人情
(2012-09-13 04:41:06)
标签:
文化 |
分类: 小说 |
赵师傅与林师傅是对门邻居,两家关系一直不错。说是不错,倒也没有深交,两人年纪相仿,境遇也差不多:都是退休在家,儿女也都不在眼前,老两口子过日子。赵师傅爱看新闻,喜欢侃大山,从天上到地下,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到未来,几乎没有他不懂的事;林师傅呢?沉默寡言,但喜欢听赵师傅摆话,不管老赵说什么,他都听得津津有味。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勤快,眼里有活儿,家里的每一根柴禾刺儿都摆的顺顺溜溜的。赵师傅正好相反,在家里油瓶倒了都不带扶的,因此,老两口子整天价磕磕绊绊的。就拿倒垃圾这事来说吧:在家里的家务活几乎都是老伴干的,唯独倒垃圾这活归赵师傅。因为垃圾点儿离得太远,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让一个老太婆跑老远去倒垃圾。他干是干,只是说忘就忘了,有时得让老伴催促多少遍。有一次他拎着垃圾袋刚出门,遇到林师傅也去倒垃圾,林师傅就说:“我给你捎着吧,顺便的事。”赵师傅觉得反正也不沉,也就让他捎走了。后来,次数多了,林师傅说:“干脆你就每天把垃圾袋放到你门口,我给你捎出去就是了。”赵师傅说:“那怎么好意思?”林师傅说:“嗨,多大的事儿?”果然,从此林师傅就成了两家专门收垃圾的了。一开始,赵师傅还觉得有点难为情,时间长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事情后来突然有了变化:赵师傅发现,他放在门口的垃圾袋纹丝未动,在门外摆了一天。起初他并未在意,就悄悄地自己把垃圾倒了。可是第二天情况照旧,第三天、第四天……仍是如此,赵师傅就犯疑心病了。他对老伴说:“老林这小子捣什么鬼?”老伴说:“也许人家病了或出门了呢。”赵师傅想想也对,就没再多想。一直就这么过了十多天,赵师傅觉得确实有问题了:他亲眼看见林师傅好几次,说明他既未出门,也没什么病。那他为什么突然就不给倒垃圾了呢?老伴问他:“是不是你平时胡说八道的,得罪人家了?”赵师傅使劲儿想了半天,也想不起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叫林师傅不高兴的事。出门遇见,也看不出林师傅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反正仍是一味儿的沉默寡言。他几次想质问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可张嘴半天却没好意思说,这终归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但自己心里却暗暗的不高兴。喝了酒,就对老伴发牢骚:“这个操蛋老林,我哪儿说错了你给我指出来不就完了?干嘛跟我玩儿蔫损这一套呢?”老伴白他一眼:“行啦行啦,人家又不该你欠你的。再说,你倒个垃圾能累死你呀。”
被老伴抢白了一顿,自己又答不上话来,赵师傅的心里更郁闷了,也就更生老林的气:没想到这老小子这么小肚鸡肠,从此,他见了林师傅也就不愿意多说话,林师傅本来平时就没有多少话,一来二去两家的关系就这么淡了下来。最后,赵师傅见了林师傅,干脆连话都不说了。有时候在家里喝了酒,还会高声大嗓的骂几句。幸好老伴觉得人家并没有做错什么,把赵师傅斥责几句,这事也就过去了。
多半年过去了。后来赵师傅的老伴有了新的发现:她晚上跳老年舞回来已是十点多了,几次看见林师傅家的女婿用自行车驮着垃圾往胡同口走。老伴说:“说不定人家倒垃圾换人了。”赵师傅想了半天,说:“我得问问。”老伴把眼一瞪:“问什么?怎么问?”看见老伴着急,赵师傅也就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