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蒸汽火车铁路纪念馆基斯利 |
分类: 搜奇游记 |
该条线路已经运行百年以上,一直是沿途若干城镇间的通行工具。现今不再有那么多人依赖它出行,乘客也渐渐以观光客和怀旧者居多。
火车缓缓启动,慢悠悠地往前方车站开。即使那样,也还是很快就依靠第一站。看样子,这是个需要加煤加水的地方,说是要停二十分钟。人们纷纷下车,在站台上打赢,拍照,经及近距离观看加煤加水。
车行十来分钟左右,有乘务员过来验票。是个老者,也很显然不是挣这个钱的,更像是来玩票的。没好意思死盯着人家看来头,就把目光转身车厢,就见从座椅到车窗,都旧得不再有翻新的可能,同时认定它们都应当是原装。说实话,今天要找工匠来把它们修旧如旧,估计成本比造新的还高。
窗外有工作人员在吹哨、举旗,火车开动时,还毕恭毕敬地行礼。一个小屁孩出现在车窗外,穿的是铁路的制服,可那制服明显是他爹或他爷的,他的双手完全被长长的袖筒遮住,再看的一只手,好像还塞在嘴里咀嚼。知道这里一些屁孩,上初中了还禁不住吸吮手指头,就判断他也充其量是个初中娃娃。

怎么眼见的铁路员工,都那般不整齐,甚至不靠谱?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轮流上岗的志愿者。
原来,围绕是否保留这条蒸汽机车线路,当地是有过激烈争议的。因为保留的环境代价和运行成本很高,在这个倡行绿色经济和生态哲学理念的国度,最是不受人待见。可是该条当年从英格兰到苏格兰铁路的一段,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客运的铁路之一。如今其它路段都废弃蒸汽火车了,如果这段再跟着废弃,作为工业文明发源地的人们,似乎又心有不甘。
这就明白了,原来车上车下的员工,都是志愿者。自然也就大小不一,高矮不一,男女不一了。方才那个验票员,尽管是个大叔,但很可能是企业高官。窗外那个制服宽大到明显不合体的屁孩,多半是放假来尽义务的学生。而那些个给车头加煤、加水的员工,那么笨拙的操作,都把自己弄得气喘吁吁,还把身上弄得稀脏邋遢,或许是才从办公室来的白领。
小站设有铁路纪念馆,出于上述目的,也是购票进入。尽管该馆无法与设在约克市的大英铁道博物馆相提并论,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英国,甚至世界铁路近两个世纪的历史,都在这儿变成微缩景观。只不过,这个微型景观不是仿真,而是本真,真的机头,真的车皮,真的配件,真的行李,真的招贴画,真的值班记录,真的运输牛奶罐,真的火车运行时刻表……
惊讶地发现,百年前的贵宾席,沙发真软,座椅真宽,马桶居然已走过重力冲水阶段,采用当今流行的按压式。而普通座席的陈设,以及厕所,也与今天的绿皮车没太大区别。仿佛在这一点上,铁路百多年来没多大变化。可能只有高铁,才感觉上有革命性的进步。


这种不变,让人心生疑虑:快些好,还是慢些好,谁能说出谁更好?
蒸汽火车缓缓通行于田园风光中。绵延起伏的丘陵,郁郁葱葱的坡地,三三两两的牛羊,稀稀落落的房舍,直刺云天的教堂,匆匆从车窗外闪过,给人一种既似穿越,又极真实的奇妙感。看来单去单回的线路设计,也是有用心的:乘客无论坐在哪边,都能把沿途风光看一遍。
何况这种慢悠悠的节奏,本身也是生活的部分构件,甚至是今人普遍的稀缺。
前一篇:拜谒勃朗特三姐妹纪念馆
后一篇:在基斯利获得的感觉很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