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在丹麦思文化

(2016-08-09 15:10:51)
标签:

哥本哈根

安徒生

玻尔

克尔凯郭尔

分类: 搜奇游记
    抵达哥本哈根前,惭愧,对丹麦知之甚少。“北欧五国之一”,听说过。“世界最富国之一”,有印象。“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似见过。“欧盟成员、北约创始国之一”,好像是吧。可它的首都是“哥本哈根”呢,还是“哈根达斯”呢?前三十年似乎很清楚,后三十年常搞混。几年前,曾把一款冰淇淋唤作“哥本哈根”,惨遭嘲笑后才终于回归正确,那“哈根达斯”会迅速融化,而“哥本哈根”则永远屹立。
  不过,这三个名字,井民是老早就知道的:安徒生、玻尔、克尔凯郭尔。并且就因有这三巨人,分扛着文学、科学和哲学大旗,站在相应领域的世界前列,井民从不把丹麦视作小国,更不把它视作弱国,反倒视它为文化大国,甚至文化强国。尽管它只得四万多平方公里、五百多万人口。
  正因了上述缘由,决意到丹麦,井民的真正想看,就是该国的文化。
  哥本哈根就很有文化。饮誉江湖的“北欧巴黎”,联合国评的“最适合居住城市”、“最佳设计城市”,与“世界气候大会”捉对出现的《哥本哈根协议》,提及玻尔时总会捎带的“哥本哈根学派”;市内有港有河,有游艇有帆船,古风有神农喷泉,新潮有新港酒吧街;建筑有古色古香,有摩登洋盘;街头有名满天下的安徒生,港口有人见人爱的“美人鱼”;全城无交通拥堵,无噪声喧哗,亦无PM2·5超标……如此首都,又使它赢得“世界最美首都之一”和“最具童话色彩的城市”。据说,欧洲人提到“世界最美首都”,轮番出现的三城便是:巴黎、伦敦和哥本哈根。
行在丹麦思文化行在丹麦思文化
    如果说城市之美主要靠“得天独厚”,那么城市的文化,就得靠人来装点和衬垫。哥本哈根的上述三人,或许更多,就极好地衬垫了它的文化以及美。这是种厚重之美和耐看之美,它让任何人在提及时,若仅用“漂亮”、“好看”之类,就一定失之轻浮。
  再放大点说。将丹麦这个面积与人口的小国,推上井民心目中的文化大国、甚至文化强国的,首先是世界童话文学大师安徒生。大师的雕像,就立在哥本哈根闹市,注视着城市的每天每人,同时也成为城市的文化景观。大师因貌丑运背而终生未婚,又因心美智慧而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故事,其文字被译成近一百五十多种语言,数以千万计地在世界各地不断发行,还有大量从中改编的戏剧、电影、芭蕾舞等,经常在列国舞台上演。可惜大师生也早,与诺贝尔错时,无缘用诺贝尔奖来证明自己的成就。但仅就其作品的翻译、发行和改编量而言,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多无法都与之比肩。
  至于说到对一代又一代娃娃们的影响,不消说,就连井民这种文化水不平的角色,都至少晓得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更晓得,哥本哈根,甚至整个丹麦的标志,就是从他的《海的女儿》脱胎而出的“美人鱼”雕像。何况,这世界,几乎真就找不出几个没听说过他的大名、没读过他一两篇作品的娃娃来。
行在丹麦思文化
    一个人,一个故事,一座雕像,就把一个国家代言,甚至成为这个国家的LOGO,让地球人四方八面来、来了就亲密接触,就拍照留念,就流连忘返,举凡世界二百来国,真还是十分地少见。
  据说安徒生属于孔夫子那种“少也贱”的人,爹是鞋匠,妈是佣人,没有诗书传家,自己也没受啥教育。本来有副好嗓子,还曾被皇家剧院雇佣,后来也因倒嗓,断了演艺生涯,成为周围人眼中的疯子,只好呆在家里编故事,靠爬格子挣点生活费。
  然而,大师那天生纯美、纯善的心灵,竟在其篇篇美妙的故事中,由内而外地自由放飞,最终也一点点把他塑造成世上最酷、最帅的男人。瞧他那副穿西装、戴高帽的伟岸形象,左执杖,右握书,脑袋向左上方微抬,目光越过处,恰是自己童年的常玩处、如今的蒂沃里公园。刻意透过公园的栅栏,往里面窥视,欣喜地发现,公园里人声鼎沸,而最响亮者,正是安徒生最喜欢的童声。
  井民随着肤色不等的人流,在安徒生雕像前后左右找寻好几十分钟,才在硬起头皮向人道声Sorry后,得到人家半推半就让出的三秒钟空档,为大师拍下一张照片。同样的情形在“美人鱼”雕像那儿也是。想要找到个“美人鱼”单独的时间,你得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时间,甚至足够厚的脸皮。这不正是“安徒生属于世界”、“安徒生是世界顶级”的最好写照么! 
行在丹麦思文化行在丹麦思文化
    没想到的是,另外一个丹麦文化大牛克尔凯郭尔,竟也与安徒生有瓜葛。据说安徒生是个旅行爱好者,曾游历欧洲多数国家,留下大批游记和自传性质作品,长篇《不过是个提琴手》,就是其中之一。惭愧,这部大作井民却没有看过,却在克尔凯郭尔的文字中,看到他认为,这是安徒生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列位,比起妇孺皆知的安徒生来,克尔凯郭尔可能有些陌生。但只要是略知近代西方哲学史,尤其知道存在主义哲学,就不可能不知道这位大师。他是存在主义的鼻祖之一,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人本心理学先驱,小国丹麦贡献给世界的思想大家。世人在提到“存在主义源流”时,其大名常与法国的帕斯卡尔、俄国的陀斯妥也夫斯基一道出现。学哲学也爱哲学的井民,读过大师的一些书,说实话,不甚喜欢这位色调阴暗、情调悲观的哲学家。但赞佩他对人性的深刻透视,惊叹他对哲学深入“孤独的个体”、而非仅仅停留在所谓“类”而开辟的新域。且只是在大师这儿,井民才确认,哲学与别的这样那样的“学”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有个人色彩、带个人印记,从而才能被称为“老子哲学”、“庄子哲学”及“克尔凯郭尔哲学”。
  曾读到大师留下的日记,载有年少时的他,在无意间偷看到他爹偷情时,内心信仰的崩坍和精神支柱的倒塌。得知或许是自小的体弱多病,为大师的哲学蒙上了病弱者的视角。而这视角,在后来的叔本华和尼采那里,被认为是就认识世界而言,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健康者的视角。大师那句“人民极少使用思想自由这项权利,所以,他们把言论自由作为补偿”,被井民引为确属健康者的视角看世界,才能悟出的真理和留下的箴言。
  至于玻尔,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哥本哈根学派”领军人物,人类物理史甚至科学史的超级大师,文科男井民知之甚少。只是每每得知,总有一种感觉是,得肃立听人介绍大师的丰功伟绩。听说大师曾到过中国,只可惜那会儿井民尚未出生。此行未得拜谒玻尔故居,以及到大师的母校踩踩地气,不失为小小遗憾一个。
  丹麦还有个有文化的地方,窃以为是腓特烈花园。这是欧洲几大著名花园之一,去过弄花园出名的英国法国,见过花园调调的英式法式并举如叶卡捷琳娜花园,但像腓特烈花园这么庞大,又这么精巧,这么英式,又这么法式,这么古典,又这么现代的花园,还是叫井民甫一相见,顿时两粒眼球停转。
行在丹麦思文化行在丹麦思文化
    据说约摸二十年前,丹麦王子乔吉姆与中国香港女子文雅丽大婚,婚礼就是在这儿举办。想象了一下当年的盛况,觉得这样的地方确实适合举办盛大的婚礼或派对,参加者再多,也不会找不到玩处,摄影师再挑剔,也不会抱怨景难选。不过,一般百姓非要硬起头皮效仿,钱或许不是个大问题,景大压人、景美盖人,可能对他们的未必吉利。这不,相对“平民”的混血美女文雅丽,尽管有留学英、奥,在港做跨国公司顾问,通晓粤语、英语、法语、德语,嫁到丹麦王室后,仅用三百小时就学会丹麦语,气质高雅,穿戴考究,引领丹麦妇女穿衣风尚等等先后天优势,婆婆对她也可以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但也还是在当了十年不到的王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女子”后,以离婚、改嫁平民、丢失王室待遇而回归寻常人生。
  不过,那段曾经与中国沾上边的佳话,虽不符合中国人的白头偕老标准,但其曾经在腓特烈花园极其隆重地上演,还是足以证明该花园的品格和影响。毕竟建造、维护、保存和经营如此的花园,大面上得是国家长期国泰民安,文保政策完备,相关措施到位,小面上得是当事者有财力,有眼力,有品位。而这些,都跟文化有关。这也是在落后国或崛起国,看不到类似景观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迷爱沙尼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