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是当年尊师重教的产物。眼下教师行业形象受损,或受憋屈,还要尊师重教么?还要,请继续。不要,请废除。
定教师节于每年9月10号,也曾是一番争论的产物,绝不是随意的裁决。当时及此后也有定在孔子生日的请愿,但都因那日子谁也说不准,始终是建议或嚷嚷。
再后来,教师节先后明文载入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成为法定的无休之节,经近三十年的运行,早已经固化和强化,今为延后二十来天就修法,有必要么?有,就大动干戈。没有,就维持现状。
何况拿9月28日当孔子生日,几乎就注定是挑起争议,让教师节陷入莫来由甚至无厘头。当年之所以没有采纳此日,就是拍板者聪明地看到它的内在不妥,以及选定在每年9月10日的理由:新学年开始,让学生及社会想起教师的贡献,礼遇老师,善待老师。开学久了,纪念与提醒的意义也就淡了。
回到老问题,孔子到底是哪年哪月生的?“诸儒所记不一”,大史家司马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有学者按参考可信度相对更高的《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运用“较科学”的儒略日与干支法相咬合换算,认为是公历的10月9日,或农历的8月21日,且是公元前552年,并非公元前551年。也有学者用“更科学”的格里历推算下来,认为是公元前552年的10月3日。仅是哪个方法更“科学”,学界就较上劲了,还能指望众口一词的结论么。而如今以9月28日当孔子生日的主张,仅是距今100年前那次祭孔的时间,并令人不爽或不安地打上了“前朝”的印记。
说句老实话,台湾将9月28日定为教师节,除开其可能真视此日为孔子生日外,政治的意涵也要比俺持同一主张充足得多。俺新中国也非要跟着学,至少于政治上就先输一理。再说前已述及,即便是在推算方法上,当年民国政府所请专家算出的9月28日,也至少是学界历来的广为质疑。
不管咋说,孔子生日是公历10月9日也好,公历10月3日也罢,抑或农历8月21日之类,都与过去和现在嚷得极凶的9月28日说,边也不沾。据说当年国民政府本定于农历8月27日祭孔的,后觉此日每年漂浮较难操作,就请专家把它换算成公历9月28日。而按现今天文、历法及纪日之讲究和规矩,此确切日根本就推不出。
眼下是否修法还只是征求意见,就已经引起议论纷纷。咋不议论纷纷?改来改去没个主见,变来变去没个依据,咋可能众口一词?又据说舆论“多赞成”改,可所谓舆论,是否都知孔子生日神也说不准?天下有谁过生日,是靠他人给随便定个时间的?何况是对至圣先师。
有关方面的修法建议事实上采用了孔子生于9月28日这一争议之论,同时也更多考虑到目前的9月10日在实际操作中的有些别扭:适逢开学伊始,教师通常忙碌,很难有时间与心情享受,改到月底,能与中秋和国庆衔接,对教师更加亲和友善与尊重。出发点倒是好,只可惜理据不搭调。井民恰恰觉得,开学伊始,让社会惦记那些重要性仅次于爹妈的人,更比其它时段有意义。何况那节又不放假,又不加班,又不发钱,象征而已。
除非,真有人以摆平天下所有质疑的科学方法,推算出孔子果真生在公历9月28日,否则就不要去动那个心思更好。该不该尊师重教,该不该提高教师待遇,以及该不该送礼或收礼,大家都晓得,与教师节定在哪天无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