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到大四,即刻就心如猫抓,神情恍惚。残存的几门课程,逃还是不逃,规定的动作,做还是不做,你表现得很纠结。受你的所为影响,老师上课备感痛苦。那最后的几门课,上还是不上,开讲前的名,点还是不点,对缺到规定时数的你,挂还是不挂,老师左右为难。
你的同学,有选择能逃即逃,不能逃则在课堂上发短信或发呆。也有的选择,对毕业论文能抄则抄,不能抄就四处寻找枪手。偏偏这个季节,校园连厕所里都能有枪手的广告。大学四年,就这样被你的那些同窗,给事实上缩短成三年半,甚至更短。对中国大学如此尴尬的结局,对比迎新时热闹的开张,老师不安,社会不解,想必你也不快。
然而,如此学历与学时上的偷工减料,即使地球人都会谴责你,为师也要替你辩护。为师深知,你人在此时,饭碗要艰难地寻找,情感要理智地盘算,学业要顺利地结束。此前三年半的累积,要在这半年释放。过往十几年的付出,要在这阶段得偿。时间紧张是表象,心神迷茫是本真。再要让你像大一大二大三,尤其像大一那样,于学兴致勃勃,于情心平气和,于业聊备一说,那是对你最苛刻的要求,也是对你最大的曲解。
不妨听听为师说几句:既然你已经苦熬了三年半,又何妨再坚持最后小半年。虽然所谓“机”有“不可失”的特点,“时”有“不再来”的脾性,然人活一生,决定着重大前途性和方向性的抉择,不太可能恰恰就躲在时下这百多天里。既然爱已经发生了两三年,又何妨让爱休眠以作最后的验证。如果这百多天爱仍一如既往,那么如此的放逐就等于铸牢爱的根基。如果这三四个月爱被闪腰或伤及骨髓,那么提前归于同学情谊也比离校前见光死要好。既然已经挂了某科或某几科,不妨就抓紧时间尽可能地补上。虽说此时努力可能未必完全修补缺失,但此时放弃努力就一定只能是带着遗憾离开。虽说现如今大学文凭已经大大贬值,但进来人本该有的,你却没有,或虽有也不全,就说到天边又从天边说回来,也是你未来人生中必会骤然发作的心病。
千万不要拿半道撤漂的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来抵挡。你一定要知晓,天才就是不必遵守常规,天才就是常常脱出常规,天才就是不可复制与效妨。除非你是天才。
特别想说说那个或许叫你最不爽的事:撰写毕业论文。固然如你所知,世界牛校中,有的对此不作必备要求,有的对此根本就没要求。国内大学里,有的继续作高标准严要求,有的已经睁只眼闭只眼,有的则已事实上取消。然你很不幸,或者说很有幸,你之所在,还在作高标准严要求。这样的要求,自有其拿得到台面上的道理。至少,“负责到底”、“全面检验”和“综合锻炼”三条,就条已是可立于不败之地的充分理由。尽管,那也没有获得百分百的赞同,但它既然已经成为规矩,守规矩就是你最该的选择。因为不守规矩与不服裁判,好似难兄难弟一对,他俩凑一块儿,天赋再好的学子与球员,都无法释放潜能到全部。
所以,最后这百多天,为师强烈建议你,一定要把其中的多半分给论文撰写。如此选择,才是明智地追求双赢。否则,就只能是昏庸地寻求单输。且主要是自己输。
关于毕业论文,为师还特别想对你说:互联网时代,文科的论文很好写。以往那种找一大堆资料码放在案头,抄写无数张卡片拿在手上,论文的草稿才可下笔开工的笨拙,拜互联网与电脑之赐,今天已是完全的不必。更别说一稿二稿多稿到正式誊写的结稿,抄得人眼花手酸心头烦。互联网时代,文科论文很难写。网络的连通,很容易勾起拷贝的冲动。海量的信息,很容易滋生下载的偷懒。如果不会加工与搓揉,就很容易地当了扒手还不自知。即使你主观上在努力躲避那个丑陋的角色,电脑中编辑软件的傻瓜设计,也会很容易让你弄出个自己未必满意,老师很难看懂的东东。即使那东东能侥幸在评审与答辩中过关,也会因其“非亲生”,成为你生命中一个无法洗去的难言之隐,甚至,不定时的炸弹。
为师特地给你个建议:毕业论文一定要亲自敲,不要网上掏。亲自敲,可能看起来不那么美,但绝对会因其真,足够让你的魂灵有个得体的安放。千万要相信,老师有可能被某篇网掏之文蒙蔽过去,但绝对有能力看得出哪篇论文是作者自己的敲打。千万要相信,老师出于职业的本能与自尊,会打心底里对亲自敲打的论文看高一线,而对网上掏的东西先打几个折扣。如果没这本能与自尊,该老师就算不得真正的好老师。千万要相信,自己敲的与网上掏的,即使逃过了指导老师的法眼,也会在评审、答辩和未来某个时段现形。即使一两个老师偶然发昏,也不会让一群老师全遭传染。即使能够蒙人于一时,也绝对不可蒙人于一世。
何况,苦读三年半,以一篇亲自敲的“作品”作总结,心中那份踏实与充实,足以在你的一生中随时释放出难以名状的欢愉。因为,你可将它拿给你的爱人看,拿给你的儿女看,拿给你的老板看,拿给你的各个年龄段的心灵看。而如果不敢,或没有,甚至在被问及“毕业论文”时,还不得不作遮掩与闪避,那么你的灵魂就已经被套上副永不得解的镣铐。
单就文科论文论,若要写好,最佳的选择是:开个小口,取个低位。这样,才使你能够钻进去。钻进去,你才能喝到井底清澈的甘泉。反过来,如果你企图撒大网,搞大包围,或立意高玄,动辄“全球”、“我国”什么的,那么你就将只能抵达洼地喝脏水,甚至会撞上心力不逮与出乖露丑的南墙。因为不仅老师看了会质疑,因为连他也写不出来;就连你自己静下心来,真正与那文面对面,也会被它闹得面红筋胀。因为那不是你的观点,不是你的语言,你甚至不知它的生母是谁。因为它的血统太混杂,它的容貌太模糊,时过境迁,你也不知它是谁,来自哪。
千万不要以为,小不好,大才好,低不好,高才好。不是的,根本不是的。坦率与你交心:于本科毕业论文,小的就是大的,低的就是高的。这是做文的辩证法。至少于本科论文,那法的道理最浅显。
为师如上所说,不是出于对你能力的怀疑,只是出于对你此时能够的判断。不是出于对你整体的轻看,只是出于对你时下的提醒。最最关键的,它不涉及对你未来的预判或定论,只是出于对你怎样合理铺排眼下这百多天时光的建言。当然也不是源于为师就一定看得比你准,仅仅是因为,为师是过来人,眼下困惑着你的,当初也曾困惑着为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