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民博客
井民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460
  • 关注人气:13,8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46)

(2011-09-20 00:13:44)
标签:

校园

军训

井民

新生

新兵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一色眼镜兵,一水山寨绿。新生军训,抢眼。

    有评论:“这帮娃娃运气好,报到那几天,集体蒸桑拿,军训这几天,一阵秋雨一阵凉。还不用到军营,吃住都方便。”

    也有异见:“军训不去军营,军训还是军训么?农活不在农田,还是农活么?”

    随后有反异见:“农活不在农田,还少了么?科学家试管里种菜,技术员大棚里育秧,不也干的农活么?”

    再有异见:“山寨军装还是军装么,山寨军训还是军训么?”

    再有反异见:“山寨军装也是军装之一品,咋不叫‘山寨中山装’呢?山寨军训也是军训之一类,咋不叫‘山寨团体操’呢?”

    反异见的支持者多些,帮腔不缺:“要想军装正规,有本事穿来看看,不可能的么!军人以外的人军训,哪个不是穿山寨的?新生军训跟军装样的山寨,原本就逻辑必然的么!”

    园子里的事情就是这样。别处论少行多的事,这儿论多行少。别处风平浪静的事,这儿无风浪三尺。别处没啥道理可讲的事,这儿道理咋也讲不完。

    有哥们自认井民好乱说,定向挑逗:“你觉得,校内军训,只十几天,而且……如何呀?”此君哪曾想得到,井民乃老鬼一个,不消分析综合,单从他句尾那个“呀”,就闻得出味道不周正,第一时间就直接抢答:“有比无好。训比不训好。像军人比不像军人好。”

    一口气三个“好”,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企图从井民这儿掏话的人,企图诱井民掉沟里的人,趁早移情别恋,才是人间沧桑正道。混在江湖,情商可以不高,智商也可以欠高,唯独政商不可不高。这里的政商,不是政治与商业,而是政治的智商。懂得起的,不消多说。

    不晓得在井民这儿抓不到破绽的哥们,背后会怎样暗骂井民的滑头。但井民特想告诉他,那还真不是井民在耍滑头,恰恰是井民在说老实话。

    事情的由来是这个样子的:在那井民曾经年轻的时候,也曾如此山寨过,回味起来还是甜多苦少,好印象多坏印象少。比方说,几十几百条喉咙齐声高喊“一,一,一二一!”以及“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很奇怪的,当时当下就觉得无比帅酷,回味起来也犹如就在昨天。把那几个最简单的自然数喊成一种节奏,一种气势,一种文化,除了正版军训或山寨军训,哪里还有?

    何况歪着脑袋边走边喊“首长好”,边还努力把正步走得整齐划一,爬在地上开枪打靶,边打还边顾虑打中几环,如此一心二用三用几用,基本还能各得其所,正版及山寨的军训之外,再无体会。

    当然,如果非要拿“凡事皆可一分为二”论要求,非得逼井民说出个校内军训的另外那些个“二”,井民也只有放弃彻底的滑头,轻描淡写说点校内军训的不足:“军气”不够。啥叫“军气”,井民也下不了定义,但凭着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儿跑的自信,总觉得军营与校园至少长得就不一样:军营清一色橄榄绿,校园色彩杂陈;军营无车进出敢按喇叭,校园喇叭公开违抗禁令;军营不许新兵打手机,校园新生手机用不停;军营新兵不许上网,校园新生网瘾难禁;军营新兵常深夜吹哨拉练,校园新生尽可一觉睡到天明;军营人群最喜喊声震天,校园师生就怕有人叫喊……很明显,校园的军气远逊军营。尽管追问啥叫军气,井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顺便强调句,井民不反对“凡事皆可一分为二”,但反感凡事都拿“凡事皆可一分为二”来说事。因为那会导致连“公众场合放屁是否好”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也会给分析成不好不坏或亦好亦坏,最后是哪个也不晓得到底是好还是坏。

    前天早上八点过,小饭碗楼下有支队伍在甩正步。教官压低了嗓门儿领喊“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旁边,一二四总共三幢相邻的教学楼窗户里,就有愤怒的眼光抛出来。有张咧了的嘴已经做好了某骂的发音,最后还是给咬牙切齿地吞了回去。目睹这一幕的井民当时就想,如果经费充足,如果军营宽裕,新生军训到军营,肯定会收校园军营双满意之显效。可惜两个“如果”,一个也无。

    周末老同学会,偏巧也是个校园,也是新生军训。那校园宽些,新生少些,军训的队伍固定在体育场里喊声震天,隔了八帽子远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天生偏好清静处,几乎不受影响。在那样的情况下,该校的新生军训,也就只剩气氛与实效是否如军营了,断不会有非军训的师生听讲受扰的问题。

    就特羡慕那校动手早动作快,赶在大规模扩招前后,把地盘先占了。如今虽然有些坝子看起来人口密集度低些,似乎有点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但到了新生军训的时候,就晓得那些坝子空着就是用着,是以平时“无”的方式,存储着用时的“有”。瞧这些日子,那空坝就立即变成教场坝,媲美本城著名的演兵场,比如土著熟悉的北教场和东教场。

    就不由生出一丝莫名的羡慕忌妒恨。晓得这是不良心理,还是禁不住暗骂那园,狗日太有生意人脑壳了。尽管他们是否有学人的脑壳倒未必。

    就未经本园园主的同意,擅自把本园这些天军训的难免,偷偷说与老同学听。说的时候,心头莫名地生出些“卖国”的罪感,但正如井民的以往甚至今后经常样,话非得说了出去,才会觉得不该说,但覆水已经难收,就只有坐等报应。
    没想到的是,老同学听了非但不露丝毫的自豪,反倒骤然生出明显的反羡慕,说出的话直叫井民一时不辨真假:“你们是对的!占那么多地干什么?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才多少?占那么多地,子孙后代吃什么?”

    糟了,邪人遇到正神了!嘴上却不肯认输:“太奢侈了是不对,可七八千人的军训,与一两万人的教学,共用一个巴掌大的园子,对军训,对教学,对子孙后代,对创新型国家,就一定是对的么?”

    老同学想必没料到自己的一番大局观,偏偏撞上了井民的局部论,思路、逻辑与语言的选择中,嘴巴就不自觉地投奔了井民。“也倒是。校园毕竟是校园,军营毕竟是军营。一旦校园狭小,校园军训,真还有点军训、教学两相扰,军训、教学两难全的哈。”

    所谓“高知”碰面,最易发生的怪诞就是,原本一是一的东西,说呀说的,就一不是一、二不是二了。甚至,说不定还一是二、二是一。眼下井民之所遇,仿佛就是此等情形的再现。说明白点,到底是校园军训好,还是军营军训好,原本似乎是有个答案的,说呀说的,感觉就没答案了。说好都好,说不好都不好。以至再回到园子,再见到所有空地上那片片橄榄绿,再听听旁边窗户里传出的授课声,竟觉得校园这样也对,甚至校园本来就该这样。

    老同学那天还说了个故事,用意似乎是进一步宽井民的心。说的是,有年他们的新生在军营军训,偏偏天气热,太阳大,新生心头有想法,尤其是女生想法更多。就有女生拿姨妈做借口,精心挑选在最热天请假。请假自然有效。只是令女生万万料不到的是,假可请,军训不可逃,毒日头下走正步可以免,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可违,于是被派去扫厕所。这就彰显出校园军训和军营军训的差别了:校园厕所已是水冲式,再脏也脏不到哪儿去;军营厕所当时是旱厕,耍小聪明的女生被熏天的臭气整得双泪长流,最后竟请求重回战场。教官也不多问,只淡淡表关怀:“身体……康复了?”女生一低头,以最是那一刻的娇羞入列。

    说正经的。如果经费和时间两足够,为学生的未来好,井民认为军训应当至少训一个月,最好是三个月,即使半年也不为多。而且最好在军营。说直白点,就是尽量把当兵的经历浓缩了用。站队列,走正步,负重行军,紧急集合,长途拉练,吃部队伙食,手机暂时没收,笔记本不许使用,打卧跪站走几个练习……这样浓缩的新兵生涯,必会将意志或身体的薄弱者淘汰。而大多数坚持下来者,则一定会军人般的身心素质附体,这对该生的一生将受益无穷。不过,既然那两个“如果”不成立,井民再说,也就浪漫过头是散漫,散漫到头挨批判了。

    如果有人质疑如上幻想的动机,井民就必须交待,那只是从小的生成和养成,以及后来一个擦肩而过的机会的提醒。井民说过的哈,俺老爸是老八路,丈人是解放军,从小混在军营,看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几个月训下来,一堆嘻哈打笑的小屁孩,就给训成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军人了。一直觉得那套训人的方法,特有效,甚至特高效,自己不曾亲历,很是后悔。尤其是每每想起29年前那次,如果不是内心惧怕“必须接受新兵训练三个月”的要求,井民如今很可能就是肩章上无杠有花了。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百废待举,部队人才稀缺到连井民这种半成品都看得起。

    把自己的未成投射到他人的应成,或许本身就是个偏颇。但既然偏颇的成因深邃、复杂,也就不太控制得住。如上若不讨新生乐见和园主喜欢,井民愿意坦然面对密如秋雨的砖头和瓦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