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里那点破事儿(139)

(2011-04-16 12:13:07)
标签:

入场式

嘉年华

去行政化

井民

哲学

研究生复试

杂谈

分类: 校园轶闻

    年度田径会开张。项目虽是田径,影响却远超全运,甚至直逼奥运。开幕有隆重入场式,闭幕有花哨团体操。入场式更是全运、奥运的山寨版:主管领导热情洋溢讲话,运动员裁判员郑重其事宣誓,西装革履园主朗声对着话筒高喊“我宣布……开幕!”,然后就是国旗队帅哥,校旗队靓女,彩旗队美腿,正步踢过主席台,十数支队伍跟在漂亮引导员高擎的名牌后,着装与步伐双整齐地陆续进场。

    超山寨的是,入场队伍绝少只走不演,每到主席台前,总有出人意料的看家本领祭出。舞狮子的,甩大刀的,写书法的,跳健身操的,玩遥控车的,放冲天炮的,组土洋字符的,变花样图案的,少则停留几十秒,多则持续几分钟,令队伍数量不及全运和奥运的入场式,至少在耗时上丝毫不逊。最扯眼球的亮点是,一艘山寨巨轮,芳名“奋进号”,高扬着迎风招展的“白帆”,伫立着两个帅气的“海军”,一路缓缓驶进场来,只见白帆上彩喷着本园班子的巨幅全身照,彩照呈园主稍前、园副稍后、错落有致、紧密团结、整体阔步的带领状。此创意至少在讲政治上花魁独占,在扯眼球上也过令人目难忘。

    井民身为小饭碗代表,被请到主席台最后排落坐。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叫井民把会场的四方八面看得真切:偌大个田径场已经天地无空,场中央站满的是花花绿绿的栋梁,场四围挂满的提神提气的标语,另有那十数道大红充气拱门把剩余空隙全部填充。动人的口号与雷人的提法,被微吹动着在眼前晃来晃去。怪说不得,小饭碗的学生头前天还说,如果本饭碗只设一道拱门,就会被淹没在拱门的汪洋大海里。当时心想,设道拱门就得六七百块人民币,广告公司倒是笑嘻了,但小饭碗那捉襟见肘的活动费,就又遭猛挤一截牙膏了。心里不十分愿意,嘴上却说不出打击积极性的话,未置可否。此时再看,果然很难找到本小饭碗的拱门,学生头的担心一点也不假啊。

    不禁精神走失:何不干脆把每年这运动会升格成文化节?比方叫个“砚湖三月嘉年华”或“十里欢乐大巡游?”若此,更多的创意就能拥有足够的展台,更多的青春就可获得尽情的释放,某些只可意会的东东就可得到堂而皇之的名分。反正每年这两天,都是停了课的,把活动从体育升格到娱乐,把田径设定为文化节的部分,玩的就多了玩法,看的就多了看点,愈来愈多的花费,也就被内容的多样性摊薄。当然,此设想才刚从脑袋里露头,就被自家理智狠狠掐灭:体育部的兄弟们肯定认为这是对他们的矮化,园主园副们肯定会认为这是对主题的淡化,各生产队那视此时为最佳政绩展台的角色们,也肯定会认为这是对展示的泛化。

    只是,运动会开销愈来愈大,热闹愈来愈在竞赛外,似乎也在提示,何时是尽头、哪里是边界。恐怕最终,事情还得回到起点,才能真正让参加者、服务者和旁观者真正以平常心来看待。一座省属园子的年度田径运动会,才会回归其原本的实质内涵和精神风貌。再有,一座学术园子的田径运动会开幕式,是否有必要把主席台上整整两排、总量多达二三十个的领导和嘉宾,全都姓名、职务、职称地详细介绍,也是个可研究和商榷的问题。如果真有必要无一遗漏地介绍,则似乎在园主园副和嘉宾们被隆重推出后,就该是入场式和参赛主角即学生们的头,而不是行政机构、教辅单位和后勤部门那些官。园外总嚷,大学应“去行政化”、“去官本位”,园内人多不知是否该“去”和咋“去”,此例却突然把井民点醒:原来“行政”早已“化”为园内的骨血精气,因而做起事来也就自然而然酷似行政机构和官方了。

    下得台子,回到小饭碗,与一帮来自各类园子的学子见面。这见面乃是国家的安排,为的是从他们中挑选出今年的研究生。这种大号叫“面试”的东东,也是一年一度,只是今年刚好与本园运动会撞车。所以副题大巡游看过,主题正式比赛就没时间看了。

    学子们依抓阄排出的位次,先后进来抽题答问。学子与考官面对面,彼此想闪避也不行。从多数学子的表情判断,原本和极其善的考官,此时在他们眼中多半凶神恶煞。

    其实抽出的题都是菜题。多与青歌赛上的“文化素质”题相类,只是范围稍微窄些。随着本科、研究生的相继大扩招,哪里还能考神马“专业”与“难度”?真要那样做,根本就招不进几个合格者。就这样,结局也如王小二过年。多数端坐对面的考生,哪怕先前的初试成绩不错,在被问到任何一道菜题时,表现得也不比青歌赛上的原生态选手好多少。比方至少四五个考生抽到“什么叫辩证法”,这是个中学就反复讲过,大学又一再学过,考研时又不停背过的菜题,也基本没人答全。另有“推动科技进步的力量是什么”一题,两三个抽到者也没能说上哪怕是“实践需要”这样个大撒网的回答。

    面试很快就使井民确知,不能依凭答题来考察所谓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只好变换花样,向至少十来个考生问起同一个菜得不能再菜的题:“你既然报考哲学,举一两个你熟悉的哲学家吧”,但除了马、恩,大多举不出更多。不得已,又把问题限缩到“你读过哪些哲学书,举两本来听听”,得到的回答要么是“毛选”,要么是“易经”。再问“毛选”和“易经”说了些啥哲学,回答就嗯嗯哈哈了。最雷是一考生面对“你什么哲学书都没读过,为何要来读哲学研究生?”的自由提问,理直气壮地答:“正因为没学过,所以才来学”,呛得井民差点翻倒。

    晚上十点过,接到兄弟伙来电:有三考生笔试作弊,被逮了现行。急问:“证据确凿么?现场有其他考生么?”答曰:“夹带纸条确与考试内容有关,作弊者自己也签了字,现场考生都看见了。”坦白交待,井民原本想的是,只要没被逮住现行,或虽被逮住,但没被其他考生看见,就把此事大化小、小化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么。可是已经没这可能了。作弊者自己把事情做绝了,也把自己做死了。就不禁为之深深惋惜与叹息:占总成绩六成的初试都过了,在只占总成绩四成的复试、并且是占复试成绩三成的笔试中冒险,何苦来?划不来啊!如此简单的得失掂量,这般关键的成败时刻,都会如此犯傻,这如今的学子,是咋的了?

    一夜无眠。上午的入场式,下午的面试,晚上的电话,轮番铁马冰河,搅得那梦支离破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