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感与口感

(2010-08-10 11:12:32)
标签:

苍蝇馆子

美味

野味

越野车

旅游

分类: 搜奇游记

    约定吃饭的地方,距驻地二十公里,听起来好像叫“尔乌”,也可能是“尔舞”。对车轮而言,这算不上远,但对井民心理,多少有点格登。因为那地方再往前,就是儿时视为魔窟的“风箱口”。一熟人当年大年三十翻死在那儿,而他出车前曾兴冲冲对井民一干小屁孩宣布,“据可靠消息,明天就要解放台湾!”结果井民之流没有得到台湾解放的消息,却等到他翻车死在风箱口的噩耗。听说他那“嘎斯”翻下岩后,他其实是及时给甩出来了的,但命该他死在台湾解放前,嘎斯那震开的车门随着翻倒的车,抵了刚刚落地的他一下,他被抵得鲜血四射,猛地挺身站起,大吼一声,轰然栽倒,就再也没活过来。熟人是个成天乐呵呵的人,尽管大家都拿他当“宝器”逗,但于今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那些逗都是因为他可爱。再有,那地方最迟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还闹过土匪,几个知青与土匪搏斗,卸了一个土匪的五六式冲锋枪弹匣,名扬十里八乡。

    朋友得知井民心头有鬼,就解释风箱口还在更远处,我们到不了那儿。又说那是哪里哪的事了,如今那儿百姓安宁,百业兴旺,想要到那儿吃饭还得趁早,晚了连桌子都找不到,车子都停不进去。于是不再疑神疑鬼。

    路两旁的农田退得老远老远,长满了高高低低的新房子。一看就知是典型的城市扩张:先侵占道路两旁,后铺满视线范围形成所谓“城郊结合部”,最后就是比原先大几倍的崭新城市,迅速把“城郊结合部”消灭,从而让新老城市连成一个更大的城市。没想到这座高原小城长得这么快,简直是疯长,印象中的荒郊野岭,竟然被推到云深不知处,等到前面的车停下来打灯左转时,才发现距传说中的魔窟只有几公里了。定睛一看,天哪,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美食区,具体说是一个野味美食区,大大小小几十家餐馆,争相高耸“野菌鲜”、“菌竹鲜”、“山珍宝”之类招牌,硬把一条蜿蜒而上的省道,活生生挤成个窄窄的巷道,一个终日飘荡着异香的巷道。过往车辆吃与不吃,都不得不减慢了速度,爬行似地向两旁的美味致敬。

    井民之流拐进去的这家,芳名“汤味鲜”。院门不大,进去前依稀可见几个车屁股。还没把脑壳伸进去,就被一个太婆拦住,由她动作熟练地指挥到旁边的围墙边停靠。太婆边指挥还边大声解释,“你们来晚哦,里头停不下哦!”面对“停这儿放心不?”的质疑,太婆又朗声道:“帅哥你尽管放放心心地吃,我在这儿给你们看车!只是喝么就喝汤了,千万千万不要喝酒,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尽管内心晓得担待不起那“帅哥”,但贱耳朵听那两字还是觉得舒服。再说太婆的敬业与专业,不是交警胜似交警,令井民之流的顾虑顿时消除,并骤然形成对“汤味鲜”的好感。

    一行人走了进去。这才发现,外面可见的车屁股,原来只是里面全部的冰山一角。里面大小共有三个错落的坝子,每个坝子停车七八辆不等,加上井民类被迫停在外面的,少说也有四十来辆。关键是,井民的代步是里面所有车中最不值钱的。在这个块高原,车不论公私,多三菱或丰田越野,以4500和4700居多。间或还有霸道、大切之类,那多是煤老板和矿老板的座骑。早就听说找餐馆的经验是“从众”,哪儿人多往哪儿去,不会有错。这么说来,这“汤味鲜”看来也就不是浪得虚名了。

    一般情况下,井民凡到了小餐馆,总要巡视厨房前后。主要是想看看那些最终变成美味的玩意,原本是副啥模样,以及该餐馆的卫生如何。这一套在大餐馆行不通,人家只准你吃蛋,不准你知晓蛋是哪只鸭子所下。然此番巡视的结果,是令井民大失所望。所有那些叫菜的原材料,都堆放在一个肮脏的水池边,有的捆成一把还未解开,有的则已经解开任其摊在地上。而地上,则是杀鸡宰鱼留下的血水与水池边两个大盆溢出的洗碗水混在一起,可谓污水横流,引来苍蝇无数。

    “苍蝇馆子!”一个熟悉的词汇蹦了出来。在井民至今混饭的那座城市,那座有说“来了就不想走”,有说“来了就走不脱”,还有说“来了就不许向左”的城市,“苍蝇馆子”是餐饮界的游击队、地方军,不仅规模小,而且卫生差。但是,“苍蝇馆子”价格便宜,服务热情,味道周正,是真正吃饭而不是吃情调或吃调情者所爱。“苍蝇馆子”也有大小之分,有十几张桌子的,是“大苍蝇”,只有两三张桌子的,是“小苍蝇”。有回在车载电台上听一的哥对弟兄们说,“要吃都要吃大苍蝇,千万不要吃小苍蝇”,他的意思是“小苍蝇”的油多来自地沟,结果一外地客打进电话问主持人:“你们这儿真的流行吃苍蝇?”

    看来这“汤味鲜”是只大苍蝇。一般情况是,一旦井民被恶心,那顿饭基本上就吞它不下去。井民命贱,还他奶奶地穷讲究,莫法。也晓得即使是大餐馆,油也未必尽都来自地上,厨师也未必不拿手挖鼻孔,但如同俗话据说,“眼不见,心不烦”啊。可如今,井民偏偏是眼见了。

    不说了。菜很快就上来。端盘子的妹妹服装不统一,高矮不整齐,手拇指甚至伸在菜水里,放下菜的时候所报菜名也大多听不懂。但她们的腿勤手勤,见证了厨师的动作麻利,以及老板的威严笼罩。闻着沁入心肺的异香,看着近在咫尺的美味,恶心与烦恼怪头怪脑地竟然跑光,舌苔下的液体竟不争气地分泌若泉涌。人啊人,真他奶奶的是个不能自持的东西!所谓“卫生”,原来根本就不值分文!所谓“讲究”,原本他奶奶的就纯粹是个“穷讲究”!

    从第一盘菜落地那一刻起,十余双筷子就争先恐后伸向盘子,且大约十来分钟内,桌上除了咀嚼声和赞美声,基本就没别的声音。而原本,当井民皱着眉头示烦的时候,也曾附合者众啊!最令自己吃惊的,是目睹一只苍蝇降落在筷子上,井民竟潇洒地让它一挥而去,嘴里还跟了句“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老外委实整不懂,中餐馆咋看起来那么脏,吃下去却不坏肚子呢?”不想此问落地根本没人接招,所有的嘴巴这会儿都只有咀嚼一个功能。井民这才觉得,说这话等于自我破功,赶紧也只发挥嘴巴的那个功能。

    若问,吃的啥,竟叫你等跑那么远,吃那么欢,那般地不管不顾?那就说出来馋馋列位罢:土鸡土猪土鱼,野兔野菌野菜,用山泉水煮,拿干柴火烧,使土巴碗装。单是野生菌,就有黑荞巴、黄荞巴、鬼脸青、刷把菌、猴头菇、黄落伞、地毛菇、鸡枞。关键是,这些野物都是新鲜的,而不是晒干的、盐渍的或冷冻的。而在那“来了就……”城市,号称“天然山珍”的餐馆,无论是大小苍蝇,还是品牌食府,都绝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全新鲜。原因很简单,那些东西他们那儿不出,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的需要,使得他们的所谓“山珍”,只好要么晒干,要么盐渍,要么冷冻。就在这原产地,过了这个季节,也不得不吃晒干、盐渍和冷冻货呢!

    怎么样,够馋的吧?这就是“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的妙处。只是得把里面的你、我打个颠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实行与玄想
后一篇:空间与时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