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艺谋博尔特孔子 |
分类: 个性随笔 |
再说,如果那四条理由都能成立,那么让博尔特出演孔子恐怕比张艺谋更合适。博尔特也有名人效益,甚至该效益不输张艺谋;博尔特也有演艺功底,如他破百米世界纪录时的精彩表演,全世界都认可;博尔特也了解孔子,他听了京奥开幕式上的3000儒生念叨孔子语录,认真表态热爱中华文化;四是他更有神秘感,再是想像力发达的人,也难以想到孔子会由这位中美洲兄弟来演。
最关键的,是他有张艺谋没有的第五条:身高1米93,表演时只需随时作谦躬状,真实身高也就与史载孔子完全一样了。
或许有人会说,博尔特没有演过戏,那么重要的角色拿给他,放心不下。其实这也是多余的担心。天下人都晓得,演艺这行是最不需要系统学习的,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从大陆到港台,一堆大明星原本就不是干演艺的,也没学过演艺。导演见他、她长得跟角色或行或神相近,拖到剧组边教边拍,最后也就胜任了。便是被力挺的张艺谋,虽说上过电影学院,但学的是摄影,不是表演,结果他演《老井》的主角,还不是演成东京电影节的影帝。张艺谋行,又咋断定博尔特不行?
再有个优势,姑且称为第六条,是博尔特对孔子了解相对少,表演起来的框框也就相对小。导演咋教他咋演,不会跟导演耍犟耍横,更不会把导演气到吐血。这对演别的角色未必是好,对于演孔子则绝对必须。要晓得,孔子过世两千多年,一会儿被捧到天上,一会儿被贬到地下,一会儿被尊称为“孔圣人”,一会儿被蔑称为“孔老二”,一会儿说他的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会儿说他的学说是戗害魂灵的毒药。张艺谋演时,必然举手投足间多有犹豫,博尔特演时,就一路放开任听人唤啦。
至于博尔的中文不过关,就更是不成问题。中国的优秀的赋闲配音演员多了去了,网路上打个滚动条,保准一小时内剧组门槛踏破。
最最重要和独特的,是第七条,如果让博尔特出演孔子,拟出资的那家香港公司就不愁投资回报了,编导演们也就不愁此剧挣不到票子了。想想时下的博尔特,未来几年的博尔特,品牌号召力多大?广告效应多高?多少国际大公司抱着美元求他收下?最可能的情形是,《孔子》剧组刚定下主角由博尔特出演,全体演职人员也就天天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此外,让博尔特出演孔子,“开放”的胸襟会让地球人叹服,剧组的声望会让全世界瞩目。也算是赚足真金白银之外,顺带丰收政治的红利。双赢。不,多赢。
当然,博尔特若出演孔子,与张艺谋一样,都会面临二人太英俊这个麻烦。据说孔子长得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倒眉毛,翘胡子,额头凹陷,腰长腿短,其丑无比。后人为尊者讳,无论是那尊吴道子的和蔼老头儿像,还是眼下这个家乡人新推出的标准像,都跟他的学问样,满亲和的。只是不论以史书所载来造型,还是以人们喜爱去定相,张艺谋和博尔特都不合适。非要让二人中的哪个上,就只有看化妆术了。好在这也不必担心。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前一篇:校园里那点破事儿(20)
后一篇:不喜欢朱大可先生思想上的装酷扮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