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士兵突击许三多杂谈 |
分类: 个性随笔 |
好奇心于是起来,且愈发强烈。
于是赶场子似的,频繁转换着电视台,连续三日熬到凌晨两三点,不太分连贯地把这部三十集大片给看了个大概。
最为惊讶的,是这部人数众多的大片,竟连一个女角儿都有没有,用句俗话说就是“耗子都是公的”。这似乎十分不合时宜,不入潮流,不够时尚。而偏偏就这副单色调,演绎出当代军人内心的博大精深和军旅生活的多姿多彩。看后替编导演想,竟认定剧里一个女角儿也放不进去,如果勉强放进去就是放错佐料,就会坏掉整部戏。
而感受最深的,还是男一号许三多的傻。
因为傻,许三多从其当兵第一天起,就遭人嘲笑,遭人冷遇,遭人恶贬。心气高昂的高连长长期瞧不起他,数度坚决不肯收留他;技术过硬的副班长伍六一始终不喜欢他,甚至几次直接对嘻皮涎脸的他说“我讨厌你!”;三流的连队里的兵油子拿他开涮,一流的连队里的兵王看他笑话。但他始终以傻笑对讥笑,以傻干对嘲讽,最终得到大家不十分情愿的接收和佩服。
许三多的傻,于是有了浓烈的嚼劲儿。
如果许三多不傻,他会因为自己条件太差而事事预先判断行与不行,会因为自身矮人一截而事先对自己说不行,从而会停止做那些最终被证明行的傻事。比如在那个三流队伍的五班,独守距主流部队千二百里的荒原,兵们的自觉性差,自控力弱,打牌、喝酒、骂人、发牢骚、军容不整,许三多若不傻,就会很容易地与之合流。那样,他的样样不会、事事不能便会被放大,被凝固,无须几个月,他就会被完完整整地塑造成一个最差的士兵。但正由于他傻,他只一根筋地认定,一个兵得踢好正步,得站好岗哨,得没事想出点事情来做,得让自己过得有点意义,于是成天独自踢正步,站了自己的岗还替别人站岗,在驻地硬修出几条“路”。于是他成就了班长老马,成为老马所带的拿得出手的又一个兵;成就了五班,使这个经常被遗忘的落后队伍得到一个虽不值钱但精神价值极高的“先进”;成就了自己,使自己被上级发现并被提溜到的大名鼎鼎的钢七连。
如果许三多不傻,他会注意或在意所在团队的复杂人际关系,会迎合某人也会提防某人,会说一些不愿说的话,也会不说一些本想说的话,会做一些原本不愿做的事情,也会不做一些原本很想做的事情,像我们大多数聪明人经常做的那样。可是若那样,他就不可能在身体条件处处不如他人的情况下,练出超出他人的军事技能。比如做那个防晕车的“腹部绕杠”,班长骗连长说他可以做三十个,同时又骗他做五十个就行,连长原本连眼睛都不愿往他那儿瞟一下,他却因为自己只做不数数,只听周围起哄不记自己已经的动作,结果做出破纪录的三百三十三个。就这个三百三十三,成为此后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的标志。
如果许三多不傻,他就会明白,自己在班长史今的一再鼓励下走向成熟,直接的结果是让史班长为他焦心、操心和痛苦,间接的结果是可能让史班长因自己、也因队伍成绩下降而走人。副班长伍六一就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并一再提醒和敲打他。但是他很傻,竟然看不到这明眼人都能看到的事理。最是那场甩大锤的戏启发人,班长把大锤交与毫无自信和能力的许三多去砸,本身就注定了自己将会承受巨大的危险,并且危险果然就如预期而至。那一刻,班长眼里冒出的几乎是对许三多彻底的绝望,副班长差点就要扑过来揍人。但也就是在那一刻,许三多终于明白,自己再这样下去必会拖全班甚至全连的后退,必会让对自己不放弃不抛弃的史班长打包走人,于是从心底冒出个傻里傻气的信念,他要为留住班长好好练,做有意义的事情,并明白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干。可生活的讽刺恰恰在于,许三多做到了,史班长也走了,因为许三多替代了史班长,也因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因此,当不得不走的史班长离去时,全班人都在高喊一个字评价“好”时,许三多却突然嘀血喊出“不好”,他哭喊着说班长骗他,说了不走还要走,甚至耍出犟驴脾气,死死护住史班长的包让全班人都拖他不动。这一刻,他的痛苦是无人理解的,因为班长于他,也因为他于班长。
如果许三多不傻,他就会知道,演习毕竟是假打,“死人”到底是假死,就不会不顾演习规则去抓人家的胜利方的骁将。他傻儿叭叽地认为,自己的战友被对方狙击手“打死”,自己就必须报仇,于是就勇敢地冲了上去。对方的狙击手也被面前这个傻兵的傻举给弄傻了,就没有想到把他也击毙,竟然叫他给抓了个俘虏。然而正是这一傻,许三多出名了,“老A”部队的中校都被他抓了个活口,他这个下士还在原先那个连队呆得下去么?于是也经一番炼狱般熬煎,进入了“老A”。同理还有,许三多抓高连长。原本高连长就瞧不起许三多,甚至不愿去看他“证明”能腹部绕杠三十个,但如他所说“阴沟里翻船”,竟然在演习中叫许三多给捆了个结实,只好自找台阶地提醒许三多今后抓舌头不要把人勒得出不了气。他或许没发现,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许三多在一旁吓得要命,悔得要死,一再自语“我不知道是连长您……”。也倒是,换个人可能就会在捆人时注意一下,身下这人是一般战友还是首长。
如果许三多不傻,他就会学会所谓分析、理解,就不至于对枪炮坦克之类的参数死记硬背。可是如果他不死记硬背,他就不会在挑剔的团长面前露脸,为自己的集体长脸。那是何等枯燥的数字啊,彼此之间毫无内在关联,许三多又那么没文化,怎么可能过得了关?然而他傻,他便预先念经似地傻背,终于让那些枯燥的数字屈服于他,而不是相反。
如果许三多不傻,他就会在有一点成绩时就四处张扬,得一点阳光时就立即灿烂,那样,他就会很快得到提拔,得到重用,得到实惠。可是,那样一来,他就会很快失去进一步的成绩,就会恢复他原本的样样不会,就会丢失掉自己。于是,宿命似的,他傻拼到最后,也只是个“班代”,只是个士官,没有提干,没有升学,没有从奴隶到将军。
……
细细想来,我们每个人在某一方面其实都很傻。傻与聪明的界限,似乎也不那么泾渭分明。因而我们也经常许三多。唯此我们才能在这个聪明人成堆的社会找到生存的缝隙。被人认定傻,并自己也承认傻,于是不敢多想,不敢奢望,不敢与他人比,只敢逮住自己能做的事情去做,像许三多那样,把生活的意义当成好好活,把好好活当成有意义的事情,不放弃,不抛弃,集一根根大葱为参天大树(高连长对许三多的评价),我们就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生存的空间,找到了活下去的路子。
前一篇:地球到底是在变热还是变冷?
后一篇:当虚幻的阳光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