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课还有感

(2007-12-27 12:04:49)
标签:

教师

天赋

讲课

文学

哲学

教育

分类: 校园轶闻
  有时有事忙,有时无事忙,掐指一算,到新地儿端碗,已整整两月矣!
  或问:履新可有新感觉?好像有。又好像没有。说有,是事情比先前那饭碗多。说没有,是主动去想和主动去做的事情,似乎还一件也没有。
  唯有一件事,感触很深。那就是听课,不停地听课,反复地听课,大量地听课,听老师讲课,听学生讲课,听本校老师讲课,听外校老师讲课。
  由于上方备查的需要,留下了大量听课记录,粗列拢来大致有:单独听了两个星期,共十四位老师的课;与其他老师一道,先后听了三轮老师讲课比赛,总共大致二十人次;在校外听了两轮全省某课程讲课比赛,预赛十八位老师,决赛十位老师,总共二十八人次;另外,听冠名“精彩十分”的学生讲课,集中听六位,分散听十位,总共十六人人次……无论身份是听众,还是所谓评委,在各式课堂里,其实都是学生,都会不自觉地与在场全体师生一道,为精彩赞叹,替平庸扼腕。
  最突出的感受,还是当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是得有天份儿或天赋。换言之,得是那家人,是那块料,好似戏剧行当的“有没有,一张口”。当然,这“一张口”就得“有”,可以是后天勤学苦练的结果,但肯定更是先天可练条件的深化和升华。
  在集中、反复、大量听若干人的若干课后,一个愈来愈强烈的感受在心中确立:一个人若如果不适合当老师,那么他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一个原本不适合当老师的人,如果他不努力,可能会很快丢掉饭碗,于是使其在错误的道路上紧急刹车。而这个如果偏偏还很努力,那结局可能就惨极——第一,他将长期误人子弟,并成为校方、院方或系方的排课难题和麻烦制造者;第二,他将长期饱受学生的小瞧、同行的轻看与自己的郁闷这三重痛苦的熬煎。
  一个好老师的天份或天赋应当至少有:对知识有迷恋,对新知有敏感,对问题有慧眼,对逻辑有直感,对分析有兴趣,对归纳有条理,对抽象有喜好,对文学有热爱,对语言有灵感,对听众有亲和……
  不迷恋知识的人,可以当老师,但他只能用知识的肋骨或躯壳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对新知不敏感的人,可以当老师,但他只能把所谓的知识变成一首首催眠曲;对问题没有慧眼的人,可以当老师,但他永远不会告诉学生此课到底学些什么;对逻辑没有直感的人,可以当老师,但他当的只能是仅靠课堂纪律才能拢住学生的老师……
  尤其是一个老师如果对文学天生没有兴趣,从来不读中外文学名著,从来不顾时下文学走向,那么他即使专业知识很深也很新,但他的课也绝对谈不上精彩。文学中的形象思维,文学中的语言组织,文学中的起承转合,文学中的间架结构,文学中的修辞种种,以及文学中浸润着的美的愉悦、美的评判、美的精神、美的气质、美的感觉等,会让一个有着良好文学修养的人一上台,就文气弥漫,美意降临。“言之无文,其行不远”,古人把内中的道理早已参得很透。
  冒昧地说一句,一个不爱好文学的老师,绝对不可能是个好老师。一个爱好文学的老师,不可能是个太差的老师。尤其是文科。
  其次是一个老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哲学素养,没有任何哲学的境界,哲学的思维,哲学的方法,以及哲学的精神,看问题只知见子打子,说事情只会就事论事,则无论他讲什么样的课程,都会很容易地让人听出境界和档次。
  当然,爱哲学,学哲学,懂哲学,不是哲学书读得多、哲学家知道得多、哲学术语背诵得多,而是深深浸润和弥漫在骨子里、思想上和语言中的哲学气质,哲学风貌,哲学境界和哲学态度。这几乎不分文理科。
  在井民听过的文理两科课程中,凡是感觉干,干枯、干瘪、干巴者,仔细分析下来,除专业本身的问题,以及文学素养的问题外,便是哲学的缺位。哲学能提高人的概括能力,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哲学史上一再被证明的事实,对天下哪行都管用。
  不禁想到学生的“精彩十分”和老师的“精彩一课”比赛。何谓“精彩”?思想,观点,逻辑,语言,缺一不可。然而,却不是想“精彩”就精彩得了的。一些人,吃奶劲儿使出,依然平淡若水。一些人,小技略施,满堂便大放异彩。
  强调老师的天份儿或天赋比后天的努力更重要,是想告诫那些小看老师这行者,那些轻易准备入行者,老师这行不是有嘴就会说话,有脚就会跳舞那么简单的。如果已经不幸误入,仔细算算余后的时间,若还来得及,最好趁早改换门庭。
  须知,人生的最大悲哀,不在于不努力,而在于在错误的轨道上很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