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相对隐私 |
遥想当年,井民羽翼刚满,垂直领导劝井民“上来”,晓之以“服从”,诱之以“不坐班”。幼稚的井民经不起劝诱,傻儿叭叽地就成了“双肩挑”。来了才晓得,机关哪有不坐班,坐班哪有不开会,开会哪有不听讲,听讲哪有不记录,记录哪有不传达,传达哪有不贯彻……一番下来,想不坐班,想不开会,也都通通不行了。
只是井民贼心不死,不愿就此一路坐下去,直到不能再坐,然后随便找个位置退居二线。于是挖空心思寻找开会时的应对之策。很快,狡猾狡猾的井民发现,既然开会有上述三个“一多半”,何不来它个似到非到、似开非开?
一多半的内容多余,就一多半不听、不记,趁机做其它。一多半的人多余,就找个领导视线的死角,做爱做的事情。一多半的时间多余,就只在一小半的时间听,其它时间另作它用。几次过后,井民进一步发现,无论会有多重要,真正紧要的内容也就那么一点点。无论到会的领导有多齐,真正说话管用的也就那么一两个。无论开会的时间有多长,真正须传达的也话就最后那几条。无论领导说了多少话,真正重要的总会有人会反复强调与提醒。再说如果会议足够重要,会后都会正式发文件。文件总不敢把领导说的重要话漏掉,总不敢把会上的重要内容吞掉,总不敢把要求贯彻落实的时间错掉。有此三“总不敢”,井民会后传达文件即可,会上何愁之有?会下何怕之有?
上述发现极大地鼓舞了井民。使得井民在随后的开会中,只需从时间和精力的库房中吝啬地掐出那么一丁点儿,就足以应付即使是自称极其重要的会议。
省下的时间干什么?干其它公活,以及私活。既是“双肩挑”身份,准备讲课就是正份儿,就是公活。可是坐班使井民不能像“单肩挑”的朋友那般潇洒,只好像做贼似地偷偷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备课。这些年,井民上课弃多媒体而用单媒体,即不用ppt,也不用纸讲稿,只用肉喉咙,全场上演“脱口秀”,广大学生反映都还“好听”。不知者以为井民记性好,知者方知井民开会好。
会上备课,乃井民一大隐私。之所以愿意在此公开,那是吃定他人想学也学不会。因为井民当学生时能背下整本外文字典,当老师时也就能背下整篇讲稿。听过井民《新社会阶层划分及意义》的人都晓得,里面上百处数字,数十段引文,以及所有两小时的内容,井民都一字不错地说完,而且其状甚像现场做的一步步推论。
当然也常干私活。十年前弄《犹太人九九八十一难》时,时间紧,任务重,出版社催命似地,把井民几乎逼成疯狗。好不容易把全书50来万字弄完,绪论前那段貌似词赋的玩意儿,竟把井民逼得惶若尿急。就在那紧要的关头,一个连开两天的会议降临。好似久旱逢干霖,更似灾民遇到解放军,硬把眼看就要急毙的井民给拯救。井民坐在最前排,深信“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吃了台上领导一个“灯下黑”,硬是在他们眼皮子下,激情澎湃,文飞扬,数易其稿,写出个虽未必能把读者激动,却先将自己整得涕泪横流的东西来。
有回干私活,是刚向老外朋友讨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的,学了几遍,倒会不会,正好就遇上开会,心里痒痒。于是把那歌单展开在记录本上,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默唱,待会议结束时,井民早已把那四段俄文与曲谱对应完毕。顺便还发现,原来流布很广的薛范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三段歌词译得很差,活生生把一个热情奔放的苏联姑娘,给译成了一个古代中国淑女。薛译词是:“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我不做声。想要对你讲,但又没法讲,多少话儿,留在心上。”原文直译是:“你呀你,亲爱的!你为何那样弯着腰,低着头,斜着眼睛看着我,让我有话也无法说。”是呀,情遇那样的又俏皮又风骚的姑娘,哪个男儿还能正常说话!
前年薛范来蓉,通过电话,媒体把井民所译说与他听。他承认井民所说正确。但又表示既已流传成习,就不改为好。井民对此既同意又不同意。不同意是,知错不改,还找理由,有些不够地道。同意是大家唱“淑女”几十年,再改口唱“蛮女”,的确困难较大。再说,井民也丝毫没有向谁争“正确”的意思。
会上干公活私活,都是开会的大忌,领导都严重不喜欢。开会不认真听,会后咋传达?咋贯彻?领导忧心如焚啊!井民一向善解官意,当然尤其注意他们的感受。井民在会的时候,瞌睡是绝对不会打的,因为一打就把自己的蠢相完全暴露在领导面前。小会是绝对不会开的,因为台下开小会最胀台上领导的眼睛。手机是绝对不会开的,那些个开着震动弯着腰偷打手机的朋友,以为自己做得隐蔽,领导听不到,更看不到,哪晓得每每如此便是现场演示何谓掩耳盗铃。井民的做法是,夹带进所有需要的公活私活材料,随会议记录本一道打开,口中念念有词,偶尔提笔画画,经常含情脉脉地望着台上,领导咋看咋觉面前坐的是个乖娃娃,哪会有丝毫的怀疑!
前天开会,总结校庆。说实话,晓得无非“成绩”和“不足”两方面,更晓得“成绩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的”。无须认真听,更无须认真记。只是此会时间不合适,手上无公活私活可干,心里又无耐性往下听,当然也无狗胆逃会,于是开启灵敏的双耳,偷听周遭的窃窃私语。嗨!皇天不负有心人,井民竟然听到如下对话:“去日本,有你么?”“有。”“哦,祝贺去日!”“嗯,那边多半会说‘欢迎来日!’”“你咋回答?”“日后再说……”“出去忙么?”“忙死!几天就回,只有日理万机了!”“狗日的,不晓得‘理万机’有好漂亮,那么多人都喜欢‘日理万机’,你也加入……”一个“日”字,逻辑重音与语法重音双突出,说毕便是一阵嘻嘻嘻的暗笑。领导在台上似有所察,定了睛往下找寻。偏偏坐在前面的井民挡住了后面那几位,领导看到的,恰是井民那稳得很老的“受用”相,于是大概觉得是自己把下面讲高兴了,竟也莫名地咧了咧嘴。
老话说“天机不可泄”。如今井民把开会的“天机”给泄了,今后再想在会上干点啥公活私活,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恳请看过此博文的朋友,为井民的饭碗计,可千万千万不要告知井民的领导。无论是垂直领导,还是180度领导,以及360度领导,都要尽可能替井民能遮就遮,能掩就掩。井民找到如此活法不容易,拜托啦!
老话说“天机不可泄”。如今井民把开会的“天机”给泄了,今后再想在会上干点啥公活私活,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恳请看过此博文的朋友,为井民的饭碗计,可千万千万不要告知井民的领导。无论是垂直领导,还是180度领导,以及360度领导,都要尽可能替井民能遮就遮,能掩就掩。井民找到如此活法不容易,拜托啦!
前一篇:幸福像剌儿一样——井民落泪
后一篇:俗说哲理:孤是命,独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