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像剌儿一样——井民劝人

(2006-08-21 08:24:34)
分类: 相对隐私
    井民靠说写吃饭,无官无权无势,说话基本不管用。“基本”一词留有余地,那是因为如果主讲又主考某门课,井民说的话对学生还是有用。另外,个别朋友陷入左右犹豫,井民发挥直言优势或秉性,或把话说穿,或把事情推到极端,对促使他们最终下定决心也间或有点用。三番几次下来,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记录。
    四年前,井民学车,取得“本本”前后,每天逢人说车,网上看车,俨然车迷,貌似专家,蒙一般人绝对没问题。朋友李就爱听井民说车,觉得比报上说得更通俗、生动、好听和好记。那当然!井民一向主张,既然选车如选女人,那么看车也就如看女人。车眼如女人眼,有大小明暗之别,也有类双眼皮、单眼皮之分;车脸如女人脸,有瓜子脸,有盘子脸,还有方脸盘;车身如女人身,有苗条,有雍肿,也有凹凸得当与不当;车屁股如女人屁股,有翘得美,有翘得丑,甚至还有吊得怪。若是女人选车,则把如上“看”用于男人即可。照此看法,井民认为“夏利2000”就屁股太翘,轮子太窄,像个高脚鸡,身材难看。有一天,朋友李与井民同桌吃饭,话题三下两下绕到买车。朋友李表现出极强的买车欲望,因为他比井民年轻,也比井民拿“本本”晚,当时正置对车热恋期。井民知道他已不缺,缺的只是决心,就往果断下手上使劲煽动。朋友李犹豫道,想买么,又怕买了就跌;不买么,又不知哪天车价才合适,再说无车的日子多难熬。井民于是卖弄现炒现卖的“最佳消费点论”,说固然车价会往下降,车质会往上升,但问题是等到哪天才该买?等不到的。车价比人命长。人活着,车价会降;人死了,车价还会降。最价廉物美的车,永远在将来。因此,综合而论,一个人的经济条件、购车冲动、用车需要、爱车热情与现车价格等交集,那最佳的结合点就是当下手时。“你眼下到了这最佳消费点了么?是不是最想买?是不是最需要?是不是有意中车?是不是票子已经够?……”井民未要求朋友李回答,几日后却见他开着辆银灰色的“爱丽舍”,就知道他那“最佳消费点论”信进去了。一问,才知他回家对“领导”传达井民的话,“领导”认为说得此言有理,加之他们的女儿刚考入中学,有常接送的需要,就把那绵延了几月的犹豫结束。
    另有一次也是劝买车。不好意思,劝说对象竟是本校“一号”。话说“一号”平时极忙,其妻早早学会了开车,却一直跟井民一样是个“本本族”。有回不知是啥机缘,“一号”与井民说起买车,井民问其为何还不下手。“一号”比上述朋友李有钱,自然不会考虑车价,而是反问井民“买车有啥用?”井民知道,“一号”进出都有专车跟着,他要私车来做啥?再说,在他心里,说不定还觉得,开车与坐车是两种档次的人生。就绕开他的反问,直接替他夫人说话:“哪里是买给你,是买给你夫人用啊!”然后井民就对“一号”说,你夫人经常开驾校的那种212出去遛,多丢你的面子!再说你经常公干在外,把人家撂在家里多寂寞!你又不缺钱,权当给人家买个大玩具嘛!“一号”听着听着似有所动,接口就说“买辆‘波罗’怎样?”井民正色答曰:“别人买那车是个很好的选择,唯独你不行。”“为什么?”“一号”立时严肃起来。井民眼睛看一边,不急不慢地说:“不为什么,就为你是‘一号’。你想想,你才买‘波罗’,那么,你以下那百十来个中层干部,两千多个普通教职工,不就只得买‘夏利’和‘奥拓’了?”“咋会呢?各有所好,该买啥就买啥,哪个会干预?”“一号”大概觉得事情有些严重,赶紧声明。井民自然不便再与他争。有句话不是说“领导说啥都对”么!只是半月左右以后,井民赫然看见,“一号”的夫人开回辆铮亮的蓝色“宝来”,还是“1.8T”自动档、事业天窗的,晓得那车全部办完得二十好几万,心想“一号”咋突然想通了?果然,后来的一个场合,“一号”主动说起,正是井民那句“权当买个大玩具”最终促使他下手。井民听罢暗叹,到底是“一号”,只要决心一下,定然出手不凡。
    有了上述劝人效果,车以外的事情也有人找井民拿参考。而正是一次车以外的劝人,断送了井民良好的劝人声誉,更叫井民至今愧对朋友。那是三年前。井民有个蒋姓朋友,他女儿小蒋当年高中毕业考大学,全家一时拿不准该填报哪儿。听说井民此前给自己女儿提参考时,掐得比较准,就径直找来。在听了老蒋的烦恼后,井民方才明白,那可真是“富人的烦恼”:他女儿小蒋考前三次诊断,成绩均居本省前二三十位,且有数学论文公开发表,老师劝她报清华,她也想清华,但又担心万一高考分差一点点会踩空。全家也想到报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人大等,但又觉得那些学校与清华在本省的录取分差不了太多,假使届时的考分不理想,进那些学校照样危险。井民听罢,对老蒋把话说绝:“就报清华!你家小蒋都不报清华,哪个还敢报清华!”老蒋虽深受鼓舞,但仍不免担心:“万一……”井民知道他还在想啥,再劝:“填高考志愿,本身就带有‘赌’的性质,或者说难免有风险。但顾虑到风险就放弃,那是在给竞争者留机会!要知道,填报志愿可是零和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再说,她的一本第二志愿填电子科大,万一清华掉下来,也可以由电子科大接盘嘛!”一席话终于劝得老蒋心花怒放而走。然而,随后高考成绩下来,小蒋考了663分,而清华却以666分起录!就这样,小蒋以3分之差掉到电子科大!那几天,井民就像偷了人家的东西,生怕被人家发觉,面都不敢与人家见。只听说老蒋小蒋全家,为此都流了很多泪,甚至是问起就哭。此事过了很久,再见到老蒋,井民禁不住把心中的歉意说出。老蒋虽反过来安慰井民,称那样填也是他们全家和老师的意见,“不怪你”。但从此以后,谁再要叫井民给提高考志愿填报建议,井民就圆滑了,只说各校长短优劣,不说应当填报哪个,并一再强调“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井民最失败的劝人,是劝黄姓朋友戒酒。朋友老黄,人高体瘦,偏爱两口,走那儿都带股酒气,看谁都有几分醉眼。偏偏此君也是个靠说写谋生的角色,酒精伤他身的同时,也伤了他的神,弄得他曾经十天半月不吃饭,脑袋被摔出个洞也不觉。井民离他不远,有时他醉了,就电招井民前去论短长,井民去了也就趁机劝他戒酒。可是哪里有效!黄朋友本身即是以劝人为业的人,井民要说之理他哪样不懂?有回井民见他要醉得要死不活,就气得说:“要死还是要活,你给我个说法!”他马上接口:“你少来哈姆雷特式的困惑!”再有回见他醉得把脑袋摔了个洞,就即兴发挥:“你呀你,再不把酒戒了,哪天摔死都不晓得!”他立即来电:“你不当类推!”有天晚上临近12点,他突然打来电话,犹如午夜凶铃,吓人一大跳:“快来,我不行了……”赶紧披衣奔他家,就见家中只他一人,正躺在沙发上出水的鱼儿般喘气。见井民进来,不待规劝开始,就从沙发背后摸出瓶雪藏已久的老窖,倒与滴酒不沾的井民喝,且还使劲劝:“妈哟,男人不喝酒,不如猪和狗!”得!劝来劝去,倒被他劝了!从此,井民再也找不到话劝他。暗中征询了一些专家意见,一致认为他已是严重的“酒精依赖”,不是劝,也不是做思想工作能解决问题的。井民忧心地问:“那可如何是好?”专家回答:“得马上住院治疗。”井民把专家意见转与黄朋友,遭他跳起脚反对。原来,他久病半个医,竟然知道要他去的是“精神科”。于是井民以及他人的劝告,均彻底告失效。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黄朋友就像个幽灵,晃动着迎风飘荡的骨架,冒着浓重的酒气,在校园里游荡。所幸他才思敏捷,口才不错,只要没喝到醉酒状,微醉上课也无妨。后来,因各自饭碗所限,井民与他不再常见。偶尔见面,亦觉他还是那副“神仙”状。去年暑假,突然听说他买了辆“千里马”,第一反映就是问:“他夫人开?还是儿子开?”得到的回答却令井民大吃一惊:“由他本人亲自驾驶。”井民整死不相信,非得看个究竟,果然看到他开着辆浅米色的“千里马”,方向盘玩得还熟嘞!再打听,如今的他早已把酒控制在最佳范围,即喝到提神而不伤神,而开车则是绝对的滴酒不沾。就咋也弄不明白:井民当初口水说干、道理说完都没用,如今是哪个高人将他点醒的呢?对此,黄朋友笑而不答,他朋友答曰不知。此事已然成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