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人的智慧(七)

(2006-06-21 08:11:38)
分类: 个性随笔
怎么学远比学什么更重要
    老天创造万物,均令其秉赋某种生存本事,即所谓“猪往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活法是也。怎奈人偏偏是那种最难满足的动物,老天给的那点本事,无法让人过得更滋润,不得已,只好成为动物中最善学习的一族。及至今日这个不学习就不能生存的时代,人更是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学习热情,学这学那,这学那学,从小至老,演绎出“终身教育”的波澜壮阔,硬把古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憧憬变成活生生现实。
    学习之于人的极端重要,早在圣人预料中。至圣先师孔子,便就是位彪柄史册的学者。一次,有弟子问他,如果有人问:“你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当怎样回答才是?”圣人爽快答曰:“你就直说,我老师是个勤奋好学的老头子,终日废寝忘食地学,直到发白齿摇眼发花,都浑然不觉。”弟子听罢心想,把先生描绘成这么副可怜相,妥么?不想圣人又补充道:“你还要告诉那人,我尽管这样,却生活充实,快乐无比,以至一晃就变成老头儿也不觉得。”看,圣人竟然以学为乐,以学为傲,学习的自觉性远胜今日不少人。
    然不幸的是,圣人的重学主张,极易被后人误解为“傻学”,即不辨东西、不计方式、不求效果的一味学、学、学,毕其生、毕其功于“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终身以傻学塑造一个“书呆子”形象。如此一来,在圣人那里使其乐而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在许多人眼里却变成苦难的历程。“黄金屋”不得相见,“颜如玉”无缘相会,只剩下学者近视眼一双、苦瓜脸一副。若学习之途果真如此,圣人那般提倡学习,岂不故意唆人受罪?圣人那样躬身实践,岂不故意出乖犯傻?
    原来,今人于学,多只知应学,不知学甚;只知学的重要,不知怎么学更重要。不妨听听庄子的分析:“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圣人在此明确告诉我辈,人生再长不过百年,要学的东西却浩如烟海,若硬要以我们那短暂的人生去求解那无涯的知识,除了弄得身心疲惫,势将一无所获。圣人此说似乎很是打击我们学习的积极性,然即便真是如此,这种打击也属绝对必要。明清文人颜元所谓“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的人还少么?不好学倒也罢了,好学却落得个眼也近了,脑也笨了,体也垮了,钱袋与脑袋却没有随之丰满,那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
    很明显,学什么,各时代各有要求,各人也各有兴趣能力,它永远变化多端难以界定;怎么学,则总有几点相对稳定,且必有一款适合你。如是道理圣人早已悟透,因而明确告知,怎么学远比学什么更重要。不妨听听孔圣人所说罢:要经常温习学过的东西,力求每次都能悟出些新意,而不可片面贪图多学;要边学边思考,不要只知傻读傻学;要不耻下问,态度放端正,天下人皆可教我;只要真正肯学,三人之内就可找到一个老师;学习应做到举一反三,而不是举一知一;处处留心皆学问,而不是只有读书才是学习等等。
    学会这一套,学什么都能学会;不会这一手,学什么都是白学。勤学强于懒学,敏学强于勤学,巧学强于敏学,学习之道原来与做事之道相通,只知下蛮力从来都不得好效果。比尔.盖茨若只知一路苦读,以取得一纸证书为最终目标,今日之“微软帝国”哪里去寻?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这世上为何总有那么多人看似“少学”甚至“不学”,却远比那些“学富五车”者更聪明、更智慧、以及更有钱用。
    (本系列共十篇,2001年发表在新加坡《华页指南》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