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人的智慧(一)

(2006-06-21 07:56:05)
分类: 个性随笔

丢了东西为什么不值得急?
    钱包不慎被小偷摸去,当如何是好?可能的举措不外有三:抓住他,报警去,急得哭。此等凡间寻常事若要叫公孙龙先生拿主意,他绝对会建议:“如果自己或警察都追它不回,不妨以‘人的钱,人偷去,等于没偷’了之。”
    读者君或许会埋怨道,到底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自己钱包惨遭不幸还作轻巧状,我们可是学不来做不到。
    然而莫要着急,且听公孙龙先生把内中道理说个端详。只不过他先生说这个道理的时间,已距今悠悠两千载矣!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公孙龙这位著名的诡辩家自创立“白马非马”论后,举世皆嚷搞不清楚,孔子的孙子孔穿也在其中。不过孔穿到底流着孔老夫子的血,搞不清楚的东西决不让它闷死在心头。于是他找到公孙龙,一来要当面问个究竟“白马”为何不是“马”,二来想洗刷一下这位名震天下的诡辩大师。
    两人一见面,孔穿劈头便说,素闻先生理论高深,但“白马非马”一论弟子委实觉得不妥,先生若能将此怪论抛弃,弟子立即就拜先生为师。
    公孙龙听罢并不动怒,倒是慢悠悠道:听说你今天是来向我讨教,可在讨教之前却又先指教我,世上哪有欲当学生者倒先指教起老师来?再说你搞不清楚“白马非马”就说它怪异,孰不知你爷爷恰恰也持如此主张……
    听到这话,刚才还心急火燎的孔穿像被从头浇下一瓢冷水,僵在了那里。他紧急启动大脑里的搜索引擎,所得回复却是链接不上爷爷的类似观点。
    这下轮到公孙龙从容施教啦:当年楚王在云梦泽打猎,不慎丢失了宝贵的弓箭,连找数遍未果的手下无不急得团团转。楚王却平静地安抚道,算了算了,楚人丢了弓,楚人拾了去,不等于没丢么?你爷爷听到这故事后,却道楚王的仁义还没修炼到家,如果修炼到家,他应当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不等于没丢么?”你看看,你爷爷这个“人弓非弓”论,与我的“白马非马”论,难道不是殊途同归吗?
这下孔穿就更搞不清楚了。爷爷的“人弓非弓”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真的是一回事么?然而不论搞不搞得清楚,他那要当面洗刷一下公孙龙的主意也算是破灭了。
    我们暂且不管白马到底是不是马。仔细把楚王、孔夫子乃至公孙龙的观念清理一下,发现圣人原来都是些心理绝佳、器量绝大者。我等不妨如是想:不慎被小偷摸去钱包,但被摸时浑然不觉,丢包后又不见小偷踪迹,报警也未能将案破获,你说我等究竟当如何是好?呼天抢地么,除了当众现丑,还能找回点什么?暗自落泪么,除了破坏我等面部皮肤及内部心情,还能弥补些什么?长吁短叹么,除了将自己的胃口及睡眠通通搞得一塌糊涂,还能叹回钱包来?德国哲人康德曾谓“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仔细想来,我等在钱包被小偷摸去后所最大可能做的反应,竟然都是在作此等愚蠢的自我折磨!
    而我等若能学学前述圣人,及时作如是自我安慰:“人的钱,人偷去,等于没被偷”,然后该吃还吃,该睡还睡,该笑还笑,只是暗中把钱包盯紧些就是了。若此,区区蝥贼又奈我何?
    可见,“白马”是不是“马”,“我的弓”与“他的弓”有无区别,模糊些,粗糙些,大而化之些,搞不清楚或故意不搞清楚,有时甚至比搞得太清楚或非要搞清楚还要有意义。

    (本系列共十篇,2001年发表在新加坡《华页指南》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学之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