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家

(2007-10-21 22:23:47)
 

(散文)

 

吴尔芬

 

兄弟大了要分家,宛若成熟的果子无枝可依。

分家的过程之平静,颇让亲族长辈们又欣赏又失望。一般而言,分家的缘因是为家产,伴有口角是家常便饭,拳脚相加大打出手也屡见不鲜。这个时候长辈拍案而起:你们别打了,都听我的,这样那样如此这般。长辈的尊严与公平就体现出来了。

大哥做了三个阄让二哥和我抓,展开看了大哥没抓到正厅的大间,大嫂认为老大不住大间是不妥的,于是重抓。又不是,又抓,大间终于抓在大哥手里,至此皆大欢喜,大嫂温出老酒全家弹冠相庆。大哥一副大功告成的神情出来,碰到德高望重的老叔公,老叔公说你们兄弟分家?大哥扬眉吐气说,分了。正为拍案而起酝酿情绪的老叔公一脸茫然。

盖房者,总希望能造福子孙后代,其实不可能。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愿老死故里;赚了钱的另起炉灶自营安乐窝;不孝子孙呢,卖了祖业吃喝嫖赌,能享用先人房屋者必是平庸之辈。只是可怜了父亲奋斗出来的深宅大院。二哥和我在城里靠工资过日子,大哥继承木匠家传在家门口重兴木土盖新房,父亲艰苦创业的一大幢房子在他老人家光荣归天后,就剩以怀念往事过日子的母亲住着。母亲经常在饭桌上倾诉她的忧虑:哪个房间漏雨,哪个房间受潮,哪个房间霉味太重。母亲高瞻远瞩把问题归结于没有分家,因此责任不明确,没人掏腰包修缮。我们也认为划分一下好,谁名下的房子坏了谁修。我们按单位分犁分苹果的办法,父亲手上盖的新房和祖父手上的旧宅搭配抓阄。

分了房子接着分家当,母亲如实汇报全部家私,又一次搭配抓阄,分完了大哥说反正你们带不走就我用了,大家想想只能如此。我五岁那年大嫂就过门到吴家,那时大嫂19岁,严格地说个大孩子。印象中的祖父总是长袍马褂,撩起长衫前襟风度翩翩的行走,每天晚上秉灯阅读到深夜,用非常长条的草纸写毛笔字,其儒雅风度与他的木匠身份大相径庭。祖父房间的木质门槛高至我胸部,五岁的我趴在门槛上看祖父龙飞凤舞地写东西惊得瞠目结舌,写字的优雅姿式至今难以忘怀。十多年后我读了高中,邀同学来家玩,翻箱倒柜找出厚厚的一本长方形草纸,辨认出那是一本自传。曾参加过全县书法大赛的同学说祖父飘逸的书法并不亚于郭沫若,但横看竖看能认识的字不及十分之一、二。那天祖父在数已为数不多的银元,19岁的大嫂看到很惊奇,表示要几个去玩,祖父一高兴就送她七个。我双手伸进高高的门槛大呼小叫,祖父也分我五个。我们立即拿到二哥面前炫耀一番,已经读小学一年级的二哥扔了作业本十分利索地爬过门槛伸手就抓,祖父一视同仁也给了五个。玩了半天母亲就回家了,慌慌张张的把我和二哥的十个骗去,一直珍藏到2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遗产分还我们。我七岁那年祖父病逝,父亲曾翻出他用红绳串起来的一吊吊铜板,我问及此事母亲说那叫贯,其实只一贯,而且半贯被姐夫贴在他新房子的大梁上。仅剩的半贯我作为古币收藏。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藏书的嗜好,尽管有人骂我光长书不长学问还是不改初衷,分完家当我提出要祖父的自传,全家无一反对,遗憾的是自传早已下落不明了,只有十几本线装古书。我带上线装古书和一个硕大的砚盘,二哥带上唯一可以带走的锡铸酒壶跨上摩托准备打道回府。大嫂灵机一动接过二哥的酒壶灌满老酒让我们路上喝。二嫂兴高采烈地等候在他们单位宿舍门口像迎接凯旋的将士。二嫂说,家当呢?二哥打开壶盖闻到冲天酒气,说,就这。二嫂说,酒呢?我们异口同声说,喝了。二嫂对我们忙乎半天一无所获的愚蠢行径嗤之以鼻。

兄弟大了要分家,宛若成熟的果子无枝可依。

        原载《声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说的可能
后一篇:爱的力量(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