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前线传来的最新消息是,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地区卡霍夫卡大坝受损,大坝溃堤,洪水下泄。
  这地方我清楚,明白,地图上看过多少次了。
  这肯定是人为的,有意的,否则随便扔几颗炸弹不可能有这样“大面积溃坝”的效果。
  现在的问题都在于,是谁干的?
  很简单,俄罗斯。
  这是几乎不用动脑的问题,坐在书房里抠着脚指头都能想明白。比如上回“北溪管道”被炸,谁干的?乌克兰啊,美西方一伙啊,肯定不是俄罗斯啊。俄罗斯太想保住这条管道了,这是他们的摇钱树、金罐罐啊。
  谁得利,就是谁干的。
  一个案件的发生,一般说来有三个原因,因为钱,因为仇,因为情。情也是仇,是情仇。所以,或可以称为二个原因。“动机说”来源于此。
  同样的道理,大坝被人为炸毁,动机在哪里?
  这几天,乌克兰准备了一年之久的“大反攻”在即,相对于俄方来说,最薄弱处在于战线的南部,战略纵深浅,补及困难,如果乌几十万大军突于一点,那么俄确实有“得而无失”的可能,况且兵锋直接面临着俄方不能失去的克里米亚。那么,俄必须先下手为强,如此这般,乌的大集群突击将变为泡影。这一地的沼泽顶几十万大军。
  也有人说,如果失去了水库,一是俄方手里的核电站降温水源怎么应对?二是俄方手里克里米亚二百万人口的饮水将怎么办?俄会做这种傻事?
  这是“两害取其轻”的问题。降温与供水,再说吧,先解燃眉之急,徐图心头之恨。
  好吧,乌眼前的问题不是反攻不反攻的问题,是先怎么“抢险救灾”的问题,下游几十万人,大城市赫尔松,他们将向何处去,明天的早餐又在哪里?至于军队,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战争没个好,双方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大“煤气罐”,一切都上场了。大“煤气罐”也不是不能用,逼急了照样。当年日本已经日薄西山,投降指日可待了,而大漂亮国却在这个时机毅然决然扔下了“胖子”和“小男孩”。如果日本不屈服,还准备几个十几个一直扔下去。他们扔的时候有丝毫恐惧和犹豫了么?这还远不到“被逼急了”的时候。
 
 
                    2023年6月7日星期三上午7时27分
             
            
            
                        
            
            
            
            
            
            
            
            
            
            
                 
    
    
    
    
    
           
        
谁干的?
俄乌前线传来的最新消息是,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地区卡霍夫卡大坝受损,大坝溃堤,洪水下泄。
这地方我清楚,明白,地图上看过多少次了。
这肯定是人为的,有意的,否则随便扔几颗炸弹不可能有这样“大面积溃坝”的效果。
现在的问题都在于,是谁干的?
很简单,俄罗斯。
这是几乎不用动脑的问题,坐在书房里抠着脚指头都能想明白。比如上回“北溪管道”被炸,谁干的?乌克兰啊,美西方一伙啊,肯定不是俄罗斯啊。俄罗斯太想保住这条管道了,这是他们的摇钱树、金罐罐啊。
谁得利,就是谁干的。
一个案件的发生,一般说来有三个原因,因为钱,因为仇,因为情。情也是仇,是情仇。所以,或可以称为二个原因。“动机说”来源于此。
同样的道理,大坝被人为炸毁,动机在哪里?
这几天,乌克兰准备了一年之久的“大反攻”在即,相对于俄方来说,最薄弱处在于战线的南部,战略纵深浅,补及困难,如果乌几十万大军突于一点,那么俄确实有“得而无失”的可能,况且兵锋直接面临着俄方不能失去的克里米亚。那么,俄必须先下手为强,如此这般,乌的大集群突击将变为泡影。这一地的沼泽顶几十万大军。
也有人说,如果失去了水库,一是俄方手里的核电站降温水源怎么应对?二是俄方手里克里米亚二百万人口的饮水将怎么办?俄会做这种傻事?
这是“两害取其轻”的问题。降温与供水,再说吧,先解燃眉之急,徐图心头之恨。
好吧,乌眼前的问题不是反攻不反攻的问题,是先怎么“抢险救灾”的问题,下游几十万人,大城市赫尔松,他们将向何处去,明天的早餐又在哪里?至于军队,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战争没个好,双方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大“煤气罐”,一切都上场了。大“煤气罐”也不是不能用,逼急了照样。当年日本已经日薄西山,投降指日可待了,而大漂亮国却在这个时机毅然决然扔下了“胖子”和“小男孩”。如果日本不屈服,还准备几个十几个一直扔下去。他们扔的时候有丝毫恐惧和犹豫了么?这还远不到“被逼急了”的时候。
2023年6月7日星期三上午7时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