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通透
2023-06-06 07:14:17
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性格,喜欢什么样的日常,如何每天行事,都想干些啥子。
但是有一点,网络总是迎合于你,助你一臂之力。比如你打开网页,关注过啥子热点,也许只是手滑,或者略微多停留了几秒,好吧,网络似乎是有了记忆,还会再推,并一推再推。直到你绕不过去,必须多加留心关注。
这就是网络,这就是5G时代,这就是大数据,这就是人工智能。我只能这样简单理解。
以后,只会比这更高更强更快更狠。
比方我喜欢看《今日头条》,比较留意俄乌战争,好吧,“头条”里从上至下全是这类的,正反都有,还有留言评论,让你除了眼花缭乱之外,还有眼界无限,甚至可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对了,说说世界热点战争这事情。几十年里,这世界从来没缺“货”断“供”过,我指战争。大大小小,零零总总,美国和美国以外。过去怎么去了解和感知一场正在进行时的热战?
四十年前是高音喇叭和收音机,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看到一张报纸。当然也有报纸。这方面报道最深最透的应该就是《参考消息》,可惜我们没有资格和权力有幸去感知和阅读。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从这以后,了解世界的媒介开始了“视频时代”,因为电视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这是有条件的,在适合的时间,以适合的方式,单方面传递于你。这是不能“自由点餐”的规定“工作餐”。但是已经比单纯收音机或者平面报纸强太多了。
又过了二十年,世纪之交,开始有了所谓的“锅”,还有“香港卫视”之类的“三方”介入,对同样一场战争,或者事件,观点角度就复杂丰富多了,当然,我们的评论也在“与时俱进”,只是仍然没有“双方争辨”、“分庭抗礼”、“大相径庭”那种。
然后就有了网络,终于,“自媒体时来”渐渐来临,然后,每一位参与者本身是新闻的“接收者”,也变成了新闻的“发布者”,针对于每一桩事情,多多少少都有了知情权,知情能力,还有了参与力——可以自我发表见解观点了。
官方的“新闻垄断”自此被打破。和无限的全民相比较,官方的“人财力”虽说不上不堪一击,至少是不堪一提。虽然远未到“自由时代”,但已经相比于过去,要深入深刻的太多了。
现在一场战争,说白了,简直可以做到“现场直播”“即时直播”,从视频到文字,再到各类评论。这次的俄乌战争,从新闻到舆论,眼见得分裂成两大阵营,互不相让,各持己见,而且战场态势一目了然,说宏观有宏观,见微观有微观,大到整个战争锋线,小到局部一栋楼,一条战壕的即时影像。
一句话,俄乌双方最高层所能掌握的即时信息动态,不一定比你更多更丰富。再要想瞒点什么真的瞒不住了。
也许真的可以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把网络关闭掉,我们不是又重归四十多年前的“原始石器”时代了么。那么,同时必将伴随一个问题:利大,还是弊大?会不会得不偿失?而且,现代社会,这网络关闭的风险还需说么?天上的飞机怎么办?地下的火车又怎么办?高速路上成千上万辆的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又怎么办?机关人员上班,电脑开不开,用不用?去超市购物,钱怎么付?拿着二维码讨吃的,今天还能不能要到一口饭?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我对未来更加的“通透”持一百个信心。这网络之门是永远关闭不掉了,谁关,谁就得承担这个承担不起的责任。
又回到前边的问题,每天你都关心点啥子事情?当然可以不关心不操心俄乌,总得操心点别的啥吧?喝酒吃肉,升官发财,那么感受到网络给你的助力没有?有没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和依恋之情?
2023年6月6日星期二上午7时1分
时代的通透
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性格,喜欢什么样的日常,如何每天行事,都想干些啥子。
但是有一点,网络总是迎合于你,助你一臂之力。比如你打开网页,关注过啥子热点,也许只是手滑,或者略微多停留了几秒,好吧,网络似乎是有了记忆,还会再推,并一推再推。直到你绕不过去,必须多加留心关注。
这就是网络,这就是5G时代,这就是大数据,这就是人工智能。我只能这样简单理解。
以后,只会比这更高更强更快更狠。
比方我喜欢看《今日头条》,比较留意俄乌战争,好吧,“头条”里从上至下全是这类的,正反都有,还有留言评论,让你除了眼花缭乱之外,还有眼界无限,甚至可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对了,说说世界热点战争这事情。几十年里,这世界从来没缺“货”断“供”过,我指战争。大大小小,零零总总,美国和美国以外。过去怎么去了解和感知一场正在进行时的热战?
四十年前是高音喇叭和收音机,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看到一张报纸。当然也有报纸。这方面报道最深最透的应该就是《参考消息》,可惜我们没有资格和权力有幸去感知和阅读。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从这以后,了解世界的媒介开始了“视频时代”,因为电视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这是有条件的,在适合的时间,以适合的方式,单方面传递于你。这是不能“自由点餐”的规定“工作餐”。但是已经比单纯收音机或者平面报纸强太多了。
又过了二十年,世纪之交,开始有了所谓的“锅”,还有“香港卫视”之类的“三方”介入,对同样一场战争,或者事件,观点角度就复杂丰富多了,当然,我们的评论也在“与时俱进”,只是仍然没有“双方争辨”、“分庭抗礼”、“大相径庭”那种。
然后就有了网络,终于,“自媒体时来”渐渐来临,然后,每一位参与者本身是新闻的“接收者”,也变成了新闻的“发布者”,针对于每一桩事情,多多少少都有了知情权,知情能力,还有了参与力——可以自我发表见解观点了。
官方的“新闻垄断”自此被打破。和无限的全民相比较,官方的“人财力”虽说不上不堪一击,至少是不堪一提。虽然远未到“自由时代”,但已经相比于过去,要深入深刻的太多了。
现在一场战争,说白了,简直可以做到“现场直播”“即时直播”,从视频到文字,再到各类评论。这次的俄乌战争,从新闻到舆论,眼见得分裂成两大阵营,互不相让,各持己见,而且战场态势一目了然,说宏观有宏观,见微观有微观,大到整个战争锋线,小到局部一栋楼,一条战壕的即时影像。
一句话,俄乌双方最高层所能掌握的即时信息动态,不一定比你更多更丰富。再要想瞒点什么真的瞒不住了。
也许真的可以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把网络关闭掉,我们不是又重归四十多年前的“原始石器”时代了么。那么,同时必将伴随一个问题:利大,还是弊大?会不会得不偿失?而且,现代社会,这网络关闭的风险还需说么?天上的飞机怎么办?地下的火车又怎么办?高速路上成千上万辆的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又怎么办?机关人员上班,电脑开不开,用不用?去超市购物,钱怎么付?拿着二维码讨吃的,今天还能不能要到一口饭?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我对未来更加的“通透”持一百个信心。这网络之门是永远关闭不掉了,谁关,谁就得承担这个承担不起的责任。
又回到前边的问题,每天你都关心点啥子事情?当然可以不关心不操心俄乌,总得操心点别的啥吧?喝酒吃肉,升官发财,那么感受到网络给你的助力没有?有没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和依恋之情?
2023年6月6日星期二上午7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