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正在疫期,刚刚听说国企兰州公交集团负债39亿,让员工自己贷款给自己发工资!
兰州乃至中国最好的《读者》杂志,也发不出来工资了,当然,可能与疫情本身倒没有太大关系。
自我感觉,公交确实不容易,前前后后兰州静默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公交是正常开放的。
既然静默,公交为什么还得正常开放,谁下的命令啊,这样做不赔本么?
我所知道的,公交车上人很少,大白天,高峰期,坐一个两个人。
肯定是受了命的,政治正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人虽然注定很少但公交还是必须得开放。这相当于走一趟,赔一趟,走得越多赔得越狠。按照正常时间的日流量,公交想要赢利都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是在疫情期,几乎没有客流量的基础之上呢。
好在,我们这家国企还能发出来工资。我个人也是挺奇怪的:流量如此不堪的情况下,哪里来的现金流,还能发出来基本工资。
只能感谢神奇且神圣的领导吧。
如果再这样下去,那就真得减薪降薪停薪了。
雷声来了,雨点就快了。
听说兰州的房屋租赁情况也到了冰点,大量的闹市区空房租不出去,也许与疫情无关,和马云有关。
其实与疫情也是有极大关系的,必定,体验类的店铺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再也折腾不起也赔不下去了。
现在终于知道公务员铁饭碗的好处了。现在,这是最后的一群既得利益者,他们是最后最顽强的铁杆堡垒。
看新闻,纸面上的数据挺好的啊。比如今年汽车出口又创新高,超过日本。
比如,中国的军舰开启下饺子模式。
大幅减持美债转购俄罗斯黄金。
但我知道的是,周边很少有人谈车买车了,兰州每年几次的汽车大展已经连续停办了,“十一”的情况未知。
该花的钱基本一样不少花,比如养一个孩子的基本花费,比如每年的保险,汽车加油,电费网费,还有日常消耗。只是本能的,其它消费自觉减免掉了。买衣服,逛商场,或者投资。
看看吧,再看看吧,再等等吧,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也许天快亮了。
不打还如此狼狈不堪,居然老外还能仗打得不亦乐乎,我也是服了醉了。
2022年9月11日星期日下午3时53分
黑洞
兰州正在疫期,刚刚听说国企兰州公交集团负债39亿,让员工自己贷款给自己发工资!
兰州乃至中国最好的《读者》杂志,也发不出来工资了,当然,可能与疫情本身倒没有太大关系。
自我感觉,公交确实不容易,前前后后兰州静默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公交是正常开放的。
既然静默,公交为什么还得正常开放,谁下的命令啊,这样做不赔本么?
我所知道的,公交车上人很少,大白天,高峰期,坐一个两个人。
肯定是受了命的,政治正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人虽然注定很少但公交还是必须得开放。这相当于走一趟,赔一趟,走得越多赔得越狠。按照正常时间的日流量,公交想要赢利都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是在疫情期,几乎没有客流量的基础之上呢。
好在,我们这家国企还能发出来工资。我个人也是挺奇怪的:流量如此不堪的情况下,哪里来的现金流,还能发出来基本工资。
只能感谢神奇且神圣的领导吧。
如果再这样下去,那就真得减薪降薪停薪了。
雷声来了,雨点就快了。
听说兰州的房屋租赁情况也到了冰点,大量的闹市区空房租不出去,也许与疫情无关,和马云有关。
其实与疫情也是有极大关系的,必定,体验类的店铺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再也折腾不起也赔不下去了。
现在终于知道公务员铁饭碗的好处了。现在,这是最后的一群既得利益者,他们是最后最顽强的铁杆堡垒。
看新闻,纸面上的数据挺好的啊。比如今年汽车出口又创新高,超过日本。
比如,中国的军舰开启下饺子模式。
大幅减持美债转购俄罗斯黄金。
但我知道的是,周边很少有人谈车买车了,兰州每年几次的汽车大展已经连续停办了,“十一”的情况未知。
该花的钱基本一样不少花,比如养一个孩子的基本花费,比如每年的保险,汽车加油,电费网费,还有日常消耗。只是本能的,其它消费自觉减免掉了。买衣服,逛商场,或者投资。
看看吧,再看看吧,再等等吧,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也许天快亮了。
不打还如此狼狈不堪,居然老外还能仗打得不亦乐乎,我也是服了醉了。
2022年9月11日星期日下午3时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