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的真相(上)
(2009-05-04 12:33:01)
标签:
猪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1n1疫苗西木博士 |
分类: 细胞营养和一氧化氮分子 |
“甲型(猪)流感”与病毒无关
西木博士 2009-5-4
从病毒类型来看,这次的“猪流感”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同属于“甲型流感”,后者夺去了5千万到1亿人的性命。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甚至警告和暗示,不排除历史的悲剧可能重演。但我发现,这是杞人忧天。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瘟疫不是源于病毒感染,而是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化学武器所造成的食物和物资短缺以及空气和水源污染。
截至到5月3日下午3点,全世界只有19人死于“猪流感”(甲型流感),并且全部在墨西哥。而我发现,墨西哥的“猪流感”不是源于病毒,而是源于美国在墨西哥开的机械化养猪场对空气和水源的污染。
本文旨在解除你对细菌病毒的恐惧,引发你对现代医学(西医)的反思,增加你对药品政治和营养革命的认识。
墨西哥的“猪流感”源于环境污染:
美国在“流感村”的养猪场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这次所谓的全球“猪流感”,起源于墨西哥东部韦拉克鲁斯州的一个山村——佩罗特镇拉格洛里亚村。但是,这里的村民不是由于流感病毒而生病,而是因为当地的机械化养猪场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拉格洛里亚村一名妇女告诉英国《卫报》记者说:“村里有些人今年2月就开始生病,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死了,接着另一个婴儿3月21日死亡。此后,村里60%的人病了,我们问当地医务人员是不是流感,但他们说墨西哥已完全根除流感,这只是一种严重的非典型性感冒。”
拉格洛里亚村民将矛头直接指向村子以北8.5公里处的一家养猪场,指责它不按卫生规定经营,露天堆放猪粪,招来成群苍蝇,还使当地空气、水源受到污染。
这家位于拉格洛里亚村上风口的养猪场,属于“墨西哥格兰哈·卡罗尔”公司,该公司部分归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及加工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拥有。
村民们说,拉格洛里亚村附近共有8家养猪场,大多未按卫生规定经营,露天堆放猪粪,养猪场甚至没有安装过滤网,以防止猪粪污染地下水。多年来,村民们因猪粪管理问题与“墨西哥格兰哈·卡罗尔”公司争执不休。
那么,墨西哥其他地区、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的“猪流感”又从何而来?
不过是冬春季流行性感冒,预计将于6月底结束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猪流感”,实际上不过是冬春季流行性感冒,源于果蔬缺乏和气候寒冷等因素。
在地球北部生活的每个人都有体验,冬春季是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最容易发生的季节。在历史上,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2003年的“非典”和现在的“猪流感”都是在4月份大规模爆发的。
冬春季节,特别是4月份,是一个植物干枯、青黄不接的困难时期。进入冬季后,绝大部分植物叶落枝枯,暂时丧失生命活动,叶绿体停止工作,不再生产和释放氧气。当春天刚刚来临时,旧的农产品已经保存了大半年,营养素严重流失,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另一方面,新的农产品还没有上市,特别是在北方,人们尤其缺乏当地当季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供应。当然,如今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可以从热带运输水果和蔬菜,但毕竟种类有限,价格高昂,并且保存时间较长;或者在北方当地种植反季节水果和蔬菜,但这种大棚植物缺乏阳光和紫外线的照耀,抗氧化剂含量不足。
与此同时,在冬春季节,北方的气候最为寒冷和干燥,进入4月份以后,温差又急剧加大。人类起源于赤道热带,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5到40摄氏度,人体最适空气湿度是45%以上。当体温下降时,酶的活性,从而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据日本自然疗法专家石源结实博士的研究,
体温每下降一度,免疫力可能下降30%;36.5-37摄氏度是正常体温;
体温为36度时,身体会通过发抖来增加热量;体温降到35.5度时,会出现排泄机能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过敏症状;
35度是癌细胞生长最快的体温;34度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溺水者生死分界的体温;
33度是冬季在山中遇难的人,在冻死前出现幻觉症状的体温;
体温降低到30度,人会失去知觉;体温到29度,瞳孔放大扩散;
27度以下就是尸体温度了!
我发现,只要环境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人体就会像食物储存冰箱进入保鲜状态,体内所有酶、菌和活性生物物质的工作效率开始下降,于是,机体的免疫抵抗力明显下降。而气温的快速剧烈变化和过于干燥的空气,会使身体抵抗力进一步削弱。
以北京为例,冬天的气温可以降到零下10度以下,湿度可以降到20%以下。而4月份一天中的最低最高温差可以超过20度,例如从4度到25度。
因此,在冬春季节,特别是在4月份,人们最容易缺乏氧气和营养,同时又遭遇寒冷和干燥。在身体的所有部位中,鼻、咽喉和呼吸道以及皮肤处于寒冷袭击的最前线,所以这时人们最容易出现感冒、流感和呼吸道疾病以及皮肤冻伤。
如果不发生大规模战争,不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和药物干预,我预计这场“猪流感”会在6月底结束,一切将恢复平静。我的根据是:到那时,各地绿色植物枝繁叶茂,水果和蔬菜等新鲜食物大量上市,温度升高并且变得相对稳定,湿度大幅度提高,于是,人们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营养、温度和湿度,身体的免疫抵抗力将大幅度增强。
大家应该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就是在6月份突然结束的。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始料不及的,因为当时世卫预计“非典”会进一步扩大和蔓延。世卫的这种预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按照医学界的正统看法,与寒冷的冬春季相比,SARS病毒等微生物在温热的夏季活性更高,繁殖更快。但是,如果真是细菌病毒导致感冒、流感和呼吸道感染,这些疾病应该在温热的夏季爆发,而不应该在寒冷的冬春季爆发。
同样,历史上的西班牙流感A(H1N1)也于1920年6月份结束。那么,所谓的流感病毒A(HIN1)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携带H1N1的人可以不得“甲型(猪)流感”,
有“甲型(猪)流感”症状的人大部分不携带H1N1
这次的流感病毒和历史上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同属于A型流感病毒A(H1N1),简称H1N1,一类从鸟类和哺乳动物身上发现的病毒。其中,H1和N1代表两种蛋白质类型的组合,H表示血凝素(hemagglutinin);N表示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因为科学家这次曾在患者体内检测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因此将这种流感称为“猪流感”,但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具有病毒杂交特性。世界卫生组织称,2009年4月在墨西哥引发的流感病毒是猪流感病毒(H1N1)、禽流感病毒(H5N1)和人流感病毒(例如H2N3)混合产生的新病毒,称为“猪流感”并不恰当,并且正式命名为“甲型流感”或者“A流感”。
今天,我们每个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一种“传染病”必然由一种寄生虫、细菌或者病毒所导致,比如“禽流感”由H5N1导致,“猪流感”由H1N1导致。但是,这种看法仅仅是一种假说,而我们从来没有证明过这种假说。因为截至到我撰写此文的今天,从来没有人证明过:
(1)、携带H1N1的人一定会得“猪流感”,即出现“猪流感”的症状,或者携带H1N1的人出现“猪流感”症状的机会显著大于不携带H1N1的人;
(2)、有“猪流感”症状的人一定携带H1N1。
以上两个论断是“H1N1病毒导致猪流感”假说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在病人或者死者身上发现H1N1,并不意味着H1N1就是致病或致死的凶手。比如,我们可以在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嘴唇上发现口红,难道我们认为口红就是导致乳腺癌的元凶吗?
正如口红可以通过接吻而“传染”,H1N1可以通过呼吸道而“传染”。病毒的确具有“传染性”,即从一个人身上传递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或者在人、猪、鸡之间传播,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导致疾病或者死亡的因素。
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证明上述论断(1)和(2)。因为,
第一、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疾病控制中心都已认可,携带H1N1未必马上得“猪流感”,甚至可能终身不得“猪流感”。从携带病毒开始到疾病爆发的这一段时间,医学界的行话是“潜伏期”。看来,H1N1的潜伏期分布可以从零到100年。实际上,这等于说,携带H1N1的人可以不得“猪流感”,H1N1与“猪流感”没有必然相关性。
那么,H1N1与“猪流感”有没有统计相关性呢?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疾病控制中心似乎没有兴趣去做这方面的研究。别说“猪流感”刚刚爆发,“非典”和“禽流感”已经过去好几年,我们也看不到这方面统计相关性的研究报告。
第二、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准确定义“猪流感”的症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它与“非典”和“禽流感”到底有什么区别,在晚期与“艾滋病”(并发肺炎)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目前,医学界的做法是把有“猪流感”症状、携带H1N1的人,定义和划为“猪流感”患者。但这不过是循环论证,丝毫不能证明“H1N1病毒会导致猪流感”。
第三、在这次得流感的人群中,只有少数人被测出H1N1阳性,即可能携带H1N1。如果病人的症状与“猪流感”症状类似,医学界的行话是“疑似病例”。这实际上表明,大部分有“猪流感”症状的病人并没有携带H1N1。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携带H1N1病毒可以不得“猪流感”,而有“猪流感”症状的人大部分不携带H1N1病毒。换句话说,“猪流感”与H1N1病毒无关!
那么,是什么导致历史上的重大瘟疫——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历史的悲剧是否可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