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亭台楼阁宜佳客(五)烟雨楼
(2022-03-12 15:51:35)
标签:
转载 |
分类: 神州集锦 |
从上海到杭州,中间要经过嘉兴。
晴好的天里,满眼的翠绿令人心碎。醉过头了。
几次路过嘉兴,都是在那春夏间,上海及周边都同时进入黄梅天了。所以嘉兴,于我大多都是在烟雨蒙蒙中而过的。我们这辈人,是有一种情结的,由此在心目中,嘉兴因了那条红船,总是令人心向往之。
只有一回,前年仲夏,终于在嘉兴站住了脚,顺心地办了三件事:游览南湖,登烟雨楼,看了红船。
登烟雨楼,能让人首先想起些优美诗句文章,几个名人。时间顺序不拘,全在自己的印象。
第一首诗及名人,是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已想不起来是在什么时候读过并记住了李大钊的这首诗的,这首诗的壮怀激烈令我刻骨铭心。最初的印象里,李大钊应该是在南湖的那座楼上作得这首《口占一绝》的,待到得了南湖,才知这里的是烟雨楼,而非彼风雨楼。我搞混了,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了。回来后核实,李大钊是在日本作这首诗的,送自己的同道返国。风雨楼是一个高远志向,也就是同道们为国家奋斗的终极目标。
第二首诗及名人,是杜牧。
杜牧的《江南春》,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就可涵盖江南的全部区域,上千年的历史。烟雨楼就得名于诗中二字。
烟雨楼自古至今就静静地伫立在南湖湖心小岛上,如那白发渔樵。有耐心,还有几度夕阳红。
“微雨欲来,轻烟满湖,登楼远眺,苍茫迷蒙。”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概括了。远望之下,灵魂出窍,天上人间,琼楼玉宇。在绿树青水间,盈盈无际。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第三篇文章及名人,自然是说这话的张岱了。
张岱在其好夸张的名著《陶庵梦忆》里写有一篇《烟雨楼》,兀自笑言之余,还是对嘉兴的烟雨楼发自内心认可了,这楼原本就卓尔不群啊!
“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湖为浅深。”这句真是写活了烟雨楼所在南湖的总体面貌。
先生还说道:“湖多精舫。”这是写实之言。其他的有关叙述均不须论了,对照文字与实物,在形制上,我相信现在的红船,肯定承继了那精舫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