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联大院里,我居然碰到了一个初中同学。那个亲切呀,他乡遇故知。现在有了网络,整个世界就是地球村,你不想见人还得隐个身。那个年代,在省城的街上,看见一辆写着县城名字的小货车开过去,我都会有热泪盈眶扑上前去打个招呼的冲动。
初中同学个子高高,脸蛋椭圆,按如今流行的说法,也算得上一朵校花。校花自然是念书不在行的,像我这样的无名小草才是念书的料。我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被老师欣赏,她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被男生们欣赏。我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明显是分属两个阵营的人,很少有交集的时候。七八年后,相遇在同一个文联大院里,却有种百感交集的味道。
她说她姐在文联里承包了食堂,她过来帮忙,顺便在省城找个落脚点。我说真的呀,我怎么会没发现?我说我在这里实习,实习完了就要打回老家去。她说,要是能留在这里工作,那该是多好的事呀。我说,哪能呀,想也不敢想的事。闲扯了一回,毕竟也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我就说还有活儿要做,有空再聊。临了,她给我几张文联食堂的饭菜票。我说真是不好意思。后来去食堂打饭,看见她姐姐,感觉两姐妹长得一点也不像。难怪我认不出来。
实习的时间并不长,我后来好像跟初中同学也没有再深入地交流过,我们都各有各的位置。我很空闲,在空旷的文联大院里像风一样晃荡来晃荡去。她只有在到点的时候才出现在食堂里,其余时间大概是出去找活儿干。实习结束时,也没有和她告别,好像她比我先离开了文联大院。听她姐姐说,她找到了一家服装店,在店里做了一名售货员。
毕业后,有好多同学留在了省城,念了四年中文,好像也没有一个人留在文联大院里,留在报社里倒是有几个。想想,能呆在省城就是很不错的结果了。我顺理成章地回了老家。也许我是不想回的,有过想去西藏的疯狂念头,最终还是稀里糊涂地回了。
我那初中同学,在文联大院里闪现了一下,很快地又消失在我的生活里。不知道她后来是否在省城扎了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