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紫苏梅朵
紫苏梅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40
  • 关注人气: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狗年第二赛——罗湖杯羽毛球公开赛

(2018-03-19 21:23:11)
分类: 羽球心路

忙碌的三月、四月开始了,连续几周末都填满了安排。

 

本来计划得挺好,一周越野跑,一周羽毛球,再一周半马,内容丰富不重复,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越野赛的腿伤,几乎毁灭了后面的美梦。

 

越野后第一天是周一,休息,有人说30公里越野等于1个全马,我觉得是有道理的。越野那天跑完顾着换衣服、吃赛后自助餐,并没有做拉伸,回到家,忙着清洗衣物,比较早地睡觉,不想做拉伸,这一天,大姨妈比前一天比赛还多,各种累交织更加疲惫,所以就做做拉伸动作,用泡沫轴按摩。周二,疲劳稍有缓解,想去跑跑步排酸,刚开始跑,膝盖有点打软,跑着以后可能润滑了,酸痛不那么明显。那天开始早中晚餐后,都吃一小勺田七粉,希望膝盖快一点好,前几次有点软组织问题,吃三四次就缓解了很多,而这次,吃了差不多两三天七八次,作用似乎不明显,反而它的活血带来皮肤痒的副作用,弄得坐不安稳,痒得难受,整天挠皮肤。后来就停了不吃。周四出门走过天桥,下天桥是一个比较斜的平下坡,左膝盖又发出那天越野的疼痛感,几天了,还没有好转的迹象,让我郁闷。尽管这样,要比赛了,不能把球完全停了,手感就没有了,幸好,打了几次球,膝盖虽然有反应,但不会像下坡那么疼,得到一些安慰和信心。就这样,来到了罗湖杯。

 

这次抱大腿报了自己年龄段的女双,再降了一个组打一个单打。单打完全是充数的,既然要打两天,打一项多浪费,全当练球,下月清晨杯也报了一个充数的女单。以前的女双年龄跨度大,打下限的女双没优势,这次5岁一组,最多亏3年,也还可以。最近的状态,一般,有一次把拍子的线全换了,打了一次特别爽,但之后又打回原形,是不是线变松了?我总是把一些问题归于拍子旧或线松了,确实,为什么我以前用同样的拍子,杀球感觉那么好,而现在没有了?难道是我上肢弱了?总之,搞不清为什么杀不动球了。

 

赛程出来,名单上只认识一对女双,在另外半区,单打有个知道很强的,也在另外半区,其他人不认识,心里有侥幸心理冒头,起码不会那么快碰到。其实我也知道,这个年龄组,要不不出来比赛,出来比赛的,都是球龄长、球感好的老波骨,很难打,但我也不能完全失去自信,尽管水平掉了很多。

 

据说今年的罗湖杯可能因为报名费涨了,报名人数少了很多,但高手一点不少,听说去年没那么多高手来。事后发现,好几个韩国女前国手、10多个的马来小帅哥,台湾、香港、澳门就更不用说了。

 

女双和女单第一轮轮空,直接进入前16和前8。第一天下午打女双16进8、8进4。我们的对手第一轮要打,提前到场边观看,赢出的那一对是深圳的,打得有板有眼的,不弱,我们得提起精神好好打才行。本来赛程安排在下午3点45分左右打,但因为前面的场次严重超时(31分赛制,大会预测每15分钟打一场),等到5点多才打,人也比较疲惫了,所以刚上场,没什么感觉,接连失误,比分一下子拉开4、5分,我和搭档沟通一下,搭档说,我们要适当向前压,不然在后面太被动了。果然策略奏效,换边之后,对手不适应,反过来被我们压着打,进攻也没有前面凶,判断也犹疑,自己失误增加,这样一连被我们压着没有回过神来,在领先4、5分进入场点时,我的心终于踏实了。没想到第一场球就打得如此惊险,如果对手后面觉醒又找到路子,还不知道什么结果呢。

 

在候场时遇见来过广州交流的香港球友红姑,她是那次来的4人里最厉害的,动作规范,跑动流畅,技术全面,她这一对打出来,在下一轮8进4就要碰我们,而如果胜出,半决赛要对成都邱俐敏和东莞古伟峰这一对高手,签运不可谓不险恶,反观上半区,似乎只有一对未明实力的韩国人,其他的不强。我在观众席看红姑她们比赛,开始练球时,旁边的对手好弱,我心想没什么好打的赢定了,可是等正式打了,换人了,实力不一般,后场拉球有力到位,网前封得滴水不漏,红姑这边也很稳健,对方其中一人在后场控球非常好,重复吊前场中间,动作隐蔽,质量很高,红姑她们防守已经做得很好了。双方攻防都做得很好,打得很精彩,在关键分,对方防守反攻的线路更加凶狠,最后红姑她们惜败。赛后,深圳的球友告诉我们,胜方里那个主力是退役专业,不好打。我和搭档说,那就尽量把球给另外一个吧。

 

又是一轮等待,6点多,才轮到我们打。开局,我们非常顺利,一下子领先很多,对手并没有像上一场那样给我们那么大压力,我们没有太多进攻机会给她们,即使起球,她们杀下来,我们接得也挺好,对方准备不足,失误送了不少分,在到16分之前,她们有了改变,杀球少了,改拉我们反手后场,而且比较到位,我判断出界,谁知压在线上,因为领先比较多,这一改变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16:12换场后,我们的场地看过去稍微花,但这不是主要问题,而是没有好好准备应付她们的后场球,基本上,她们利用拉后场,我们回球不到位,就杀或吊,然后网前封网得分,在20分左右大家胶着了几分,23分以后,我们突然间断了电,一下子被拉开了好几分。我们没什么办法,爽快地投降了。开局大好形势被翻盘,刚好是前一场的相反版本。对方确实是技高一筹,在落后局面下,改变战术,加快节奏,让对方跟着自己走,这是高手。这一场球,充分暴露了自己后场力量不足的软肋,搭档受我影响,也有一些失误,最后无心恋战。双打如果其中一个人老失分,确实搭档再好,也无能为力。我后来想起来,两场比赛,如果我搭档接触球更多,我们就得分,如果我接球多,失分就多,看来,我第二场后半段应该让搭档多打,还可能有戏。

 

第一天女双就结束了比赛,正好避免了第二天上午女单女双连场的局面,我搭档混双是主项,这也节省了体力。

 

第二天上午第一场女单,对手一来我觉得怎么那么眼熟,后来想起原来是昨天输的那对女双稍弱的那个。说是稍弱,但她超有力,后场比我有力很多,我本来还想对手不会那么强,可以顺利进入半决赛,现在看怎么打都是累。一上来,非常慢热,第一分想快一点压反手后场,可是出界了,球好像特别快,之后好多失误,也有杀下网,被对方轻松放网,我根本上不去。好像所有球都在对方的轻松掌控之中,我判断出来再过去接,总是那么难受。拍数不多,很快对方就领先换场了,换场后,我利用平高发球,连得了好几分,将差距缩小到4、5分,这时对方改变了策略,用多拍调动我,我的回球质量不高,对方轻松得分,几乎没挣扎,就这么一会儿,比赛就结束了。

 

一局球下来,看到了自己现在真实的情况,几年不和高手打球,老本都没了,面对速度比我快的对手,移动慢和能力下降的现实暴露无遗。虽然看到,但要找解决的办法,也不是那么简单,毕竟没有那么多精力既跑步又打球,没有付出,肯定不会有进步。

 

出去打打比赛,感受比赛中心情的跌宕起伏,蛮有意思。这几年几乎没出去比赛,认识人不多,我看其他球友之间都是老熟人,彼此知根知底,每次比赛都很较劲。那些冠军,表面上技术似乎差不多,但内心一定是很沉着,经得起“折磨”的高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