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羊城流水帐来了~(上)
(2015-12-08 22:02:57)
标签:
广州马拉松体育 |
分类: 人生百态 |
2015年12月8日~
按摩后睡眠果然好,睡到自然醒,7点半,膝盖也感觉舒服了很多。上午排酸跑3公里,然后按时去做拉伸。换了一个小师傅,力量好,拉得我的筋快要断了,微笑着忍住,一个小时后爬起来,师傅一脸担心地询问我拉伸后有什么不好的反应,我说没有。走路利落了很多。
2015年12月7日~
从昨天跑到后几个公里胸闷,一直到今天早上5点多醒来,胸还一直闷闷,联想起经常听到谁谁心梗走了,有点担心起来,轻柔地按摩胸口,让它舒服一点,别闹。
下午,按摩。
2015年12月6日~
我把闹钟调到4点半,本来路程上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可是前一天,校友会的同学让我召集一下校友在跑前集合拍照,时间提前了一点,所以不得不再提前吃早餐。
早餐:
记得北马的时候我买了好几种独立包装的面包,贴有面包的成分和能量,我那时真的是按1000千卡的标准吃的,包括面包、橙汁、运动饮料、香蕉,不是很饱,正正好。这次我依然选择我平时最喜欢的面包加热水,没喝橙汁,香蕉也没吃,怕天气冷,这些生冷东西让肚子不舒服。可我非常粗心,买了面包回来才发现它家的面包没有能量表,哈哈,想准都没法准,只好按感觉吃,后来喝了一瓶宝矿力,吃得肚子有点涨。
装备:
衣裤:提前一天准备,几种方案,最后继续选择“北马装备”。
袜子:选了新买的越野跑袜子,不薄,含棉少,透气速干,试穿感觉很舒服。说来新袜有点冒险,但是怕下雨,所以把原来一直练跑的棉袜子否了,新就新吧,事后效果不算很差,也不是很好,因为开始跑了不久,右脚的袜子好像歪了,中途,右脚掌整个发涨,脚被挤得很疼,不知道是否袜子的问题。
水壶腰包:专门买的带水壶的腰包,而且是我觉得手感最好、背起来不晃,为的是防备后半段缺水。零钱袋容量还很大,手机能量胶都挤进去了,因为料子有点张力,尽管很饱满,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帽子:通过下雨天跑步的报道,了解了很多跑步装备,比如这个帽子,我以为帽子只有空不空顶之分,原来还有速干帽、布帽……我买了一堆,唯独没有速干的,于是广马前倒数第二天,特意又买了两顶。最后选择了一顶颜色和红色衣服撞色的蓝绿色帽子
5点45,出门,地铁为广马提前发车,不过只有三条经过起跑点的地铁线路提前,其它的还照常,不在那几条地铁附近住的跑者还是得想办法先到地铁口,而我就很幸运,正好在这线路上。在中途一个站,专门上了一次厕所。广州的地铁很怪,大多站都没有地铁,即使有,也是要出地铁闸机,上完再重进地铁口。幸好广州提供免费坐地铁,所以出去、进来都不用钱。这一点是不是只有广州才有?
6点20,到拍照集合点,某大厦大堂。冬天亮得晚,大堂黑乎乎的,只有外面路灯透进来的光亮,这怎么拍照?连专业摄影师都搞不定,在天色渐渐亮了以后拉到室外拍。
6点50,拍完照,往海心沙的全马存包处走,经过安检门,见有人要打开包给安检员看,也有安检挥挥手就给过了。海心沙,因为平时不对外开放,我没有认真看过,地方很大,10000人进去,都很空,有足够地方慢跑热身。存完包,还和师妹一起上了一趟厕所,天气冷,尿就是多。然后慢跑了一会,压压腿。
7点20,从海心沙走去起跑区,这次终于享受到跑全马的起跑待遇了,不止热身区大,而且起跑点靠前,可能到拱门也就百来米,师妹找到同学,我路过喝水区喝两口水的功夫就不见他们踪影。我本来也没打算有人陪我跑,就不找了,随人群往前走。等候的时候身边是一位小个头白发老人和几个桂林的跑友,女跑友问老人多少岁,跑多少时间,一听说老人70多岁,跑5个小时,就兴奋不已,马上拿出手机和老人家合影。我打量打量,老人带着白帽子,身上穿着一件像佛家那种白长衫,我心里念叨难道他从寺中来?有点像
7点30,起跑了,很快,人群就动了,小跑了几步,又停了,原来有个地方比较窄,缓慢通行,经过起跑门是3分多一点。如果在前几届,这可是一个重大福利,因为广马没有净时,只有枪声时间。今年其中一个重大改进就是增加了净时间,第一次来跑的人真幸运。正是由于出发早和晚对成绩都没有影响,所以大家心态都很好,秩序井然,在拱门下好好地踩计时垫。就在人群启动那会儿,我看到那位老人非常安静地把白衣服脱了,然后走到路边放下,我这时才恍然,原来老人挑了准备淘汰的衣服在等待时保暖而已,不像一般人套雨衣,果然与众不同,气度非凡。过了拱门,老人家跑到了我前面,人太多,一阵子就不见了。
1~20公里:起跑后我一直穿着雨衣,如果是平时,我应该脱掉,但那天还是挺冷的,身体还没有热,还是穿着吧,一直跑了2-3公里才脱。另外,跑起来以后觉得左脚的鞋带系得太紧了,才这么一段,就开始疼,考虑到才跑了1公里,宁愿早点停下来重绑,后面少受罪,于是走到马路边上的草坪,把鞋带系松一点。在5公里水站,我犹豫着进不进,本来我带了水,究竟是先喝水壶的水还是饮水站的水,我一直没想好,先喝自己的水,好处是负重会慢慢减轻,但坏处是空了以后还是得找机会装满,没有省事很多,水留到后面喝,好处是后面可以一直向前,节约时间。可是当见到水站时,我又觉得不喝不好,特别是这次我都不在前面几张桌子和别人挤,后面的桌子比较空,完全可以做到不停脚步,拿起水喝几口,看到广马提供这么好的服务怎么好意思拒绝呢
5公里还没到,后面半马的大队人马就追上来,要知道,半马跑在前面的,速度都不慢,人流的速度一下子快了起来,流动更快了。
在8、9公里那会,背后听到几个男声对话,他们在问彼此的年纪,问的人58,被问的60多、70多,年轻的还在夸70多的老人把年纪说小了,对这些老人真是万分敬佩!
这一段是去年跑过的半马路线,非常熟悉,少了一点新鲜感,精神主要放在跑步上,配速一直不是很快,压在700以下10多秒或者几秒,我记得北马前20公里,每10公里大概1小时10分钟左右,这一次,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每10公里用的时间,也是非常准地1小时10分左右,心中窃喜,起码这一段没有比北马落后很多。应该说那天身体不是特别好,去年下猎德大桥时一溜烟那样,脚步收都收不住,今年,则保守很多,下桥都小心翼翼的。怎么这步越跑越小心了呢?
我记得在上猎德桥前,大概13~14公里这样子,我把盐丸袋子拿出来,吃了一颗。尽管不热,一边跑一边像人家专业那样拿海绵擦手、脖子和脸去降温,可还是怕抽筋,先吃为上。
在17~18公里吃了第一个能量胶,准备了5个,本来打算从15公里开始吃,每5公里吃一个,知道自己脂肪储存不足,碳水化合物也少,所以需要额外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