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瑜伽融入生活(六)每天选个时段静坐

(2007-11-11 12:39:24)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健康/保健

分类: 【瑜伽】享受人生
“每天,你有多少时间停下来,享受自己…”给自己一个时间段,短至几分钟,长至一小时,以一个比较舒服和警觉的姿势,背和头部保持直直的,闭上眼睛,正常呼吸,尽可能保持静止,如果真正需要,也只可以换个姿势。

 

当静坐时,主要的对象就是要观照腹部的起伏,稍微在肚脐之上,它的起伏是由一呼一吸引起的。它并不是一种集中思想的技巧,所以在观照呼吸的时候,有许多其它的事物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在维普查那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分散注意力的,所以当某种东西出现时,就停止观照呼吸,将注意力放到正在发生的事上,直到有可能再回到你的呼吸上。这或许包括思想、感情、判断、身体的感觉、来自外界的印象等等。

 

这个观照的过程才是重要的,而不是那么多你所看到的东西,所以要记住,不要去认同出现的任何事,而你可以把问题或疑问当作是一种奥秘,并去享受其中的乐趣!

  

观照呼吸中的空隙。当你的呼吸进入时,观察它,只是一会儿,或是千分之一的片刻,没有呼吸存在——就在气上来以前,在它向外呼出以前。一个人将气吸入,然后有一个点,呼吸停止了,然后呼出去,当气呼出去时,然后再有一会儿,或是一个片刻的一小部分,呼吸停止了,然后又吸进。

在气被吸进或呼出以前,有一会儿你是不呼吸的,那一刻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当你不在呼吸,那你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要懂得这点:当你不在呼吸时,你就死了。你还在,但你是死的,但这一刻是如此的短暂,你从来不曾观察到它。

 

气的吸入是再生,气的呼出是死亡;出去的气是与死亡同义的,进入的气是与生命同义的,所以随着每一次的呼吸,你在死亡,然后又再生。两者间的空隙是非常短暂的时间,但是敏锐的、密切的观察和注意会使你感觉到那个空隙。然后就没什么东西再需要了,你是幸运的,你已经领悟到事情已经发生了。

 

你不要去练习呼吸,任其自然。为什么用如此简单的技巧?它看上去如此简单。用如此简单的技巧去领悟真理?领悟真理意味着领悟既不生也不死,领悟始终存在的永恒因素。

 

你能知道气的呼出,你能知道气的吸入,但你从来不曾知道两者间的空隙。试试看,突然地,你会达到那个点——你能达到它:它已经在那儿。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外加于你,或者你的结构中:它已经在那儿,一切都已经在那儿,除了某种觉知。所以,怎样来做到这点呢?首先,是觉知气的吸入,观照它,忘掉一切:只是观照气的吸入——那个过程。当气碰触到你的鼻孔,在那儿感觉它,然后让气进入,让气完全有意识地进入,当你随着气一直进入,进入,不要离开气,不要跑到前面,也不要落在后面,只是随它一起进入。记住这点:不要跑到前面,也不要像影子一样落在后面,要与它同步。

  

气和意识应该成为一体,气进入了,你也进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呼与吸之间达到那个点,这不太容易。随着气进入,然后随着气出来:一进一出,一进一出。佛特别喜欢使用这种方法,所以这种方法已成了佛教的方法。在佛教的术语中,它就是“阿那帕那沙帝瑜珈(AnaPanasati Yoga)”,而佛的开悟就是基于这个技巧。

 

帕坦伽利(Patanjali)说:“随着气的呼与吸和停留相互交替着,头脑也会变的安静的。”

 

当你感觉头脑不安静了——紧张、焦虑、唠叨、担心、不停地做梦——那么做一件事:首先,深深地呼气,总是先从呼气开始,深深地呼气,尽可能地深,将空气扔出去,扔掉空气,情绪也会被扔出去,因为呼吸就是一切,然后尽量地呼出气。

  

将腹部内缩,保持几秒钟,不要吸气,让空气留在外面,几秒钟内不要吸气。然后让身体吸气,深深地吸气——尽你所能,再停止几秒钟,那个空隙应该和你呼出时是一样的——如果你呼出时空隙三秒钟,那么吸进的空隙也三秒钟。将气扔出去,然后停留三秒钟;将气吸进,然后停留三秒钟;但是气必须被完全扔出去,完全地呼出和完全地吸入,使它变成一种节律,吸进,停  止;呼出,停止;吸进,停止;呼出,停止。立刻,你会感觉有种变化正进入你整个本性中。情绪会走掉,一个新的气候会进入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