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穹窿山

标签:
穹窿山孙子韩世忠藏书苏州 |
分类: 周边山水 |
昨天(9月20日)微友華燈初上向我推荐无锡十大高山和苏州十大高山,于是趁着今天周六天色不错,毅然前往,不妨就从苏州第一高山穹窿山起步吧。
穹窿山脉呈北西走向,长约7.5公里,北高南低,北宽南窄,最宽处有4公里,最高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
穹窿山景区历史悠长,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更相聚于此观景赏月。著景名点有:孙武苑、朱买臣读书台、望湖园、上真观、宁邦寺、玩月台等等。
我是从兵圣路上的北门进入的,车子可以停在路边省点停车费吧,景区门票80元,入口处有景区地图资料可以自由拿取,建议从御道入口直接向上登山,顺时针从右侧返回为佳。但是景区导览图中最上方的朱买臣读书台和孙武苑并非景点最高处,而是在山头的另一端最低处,山头高处为上真观和最高峰笠帽峰,我即是沿御道而上,一路向上沿途依次经过铁竹亭,慈孝亭,土地祠,洞天,直至上真观而后望湖园。
望湖园是穹窿山的山顶花园,占地60亩。据专家考证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六次都来过穹窿山,并且每次都会到上真观祈福延寿,然后到山顶眺望太湖、领略风景,此处故得名“望湖园”。从望湖园沿着路标一路向下,直至几近山底才终于发现了孙武苑的路标,不过,我首先到达的是朱买臣读书台。
朱买臣读书台是一块长约2.5米,高约1.3米、宽1.5米,近乎长方体的天然磐石,上面刻有“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之处”,朱买臣是西汉时的一代名臣,大器晚成。相传他当年以打柴为生,可是却酷爱念书,稍有闲暇就捧个书来看,为此没少遭他老婆的讥笑和责骂,老婆觉得一个打柴的人,浪费那么多时间看什么闲书。朱买臣为了不让她笑话,因此每次上山砍柴时,就在这里偷偷看一会,回家时就把书都藏在这个石头底下。因此穹窿山所在的这个古镇就叫做藏书镇,顺带一句,藏书镇的羊肉非常有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买臣当年喜欢吃羊肉?但从此可以不再纠结藏书镇是读为藏(cang二声)书镇还是藏(zang四声)书镇了。
俗话说,苦心人天不负,朱买臣五十岁的时候,终于有机会在汉武帝的面前一展才华,并被委以重任。可惜他的老婆太没眼光,老早就和朱买臣离了婚。据说当年朱买臣荣归故里时,他老婆还想和他再续旧缘,朱买臣把一盆水泼到地上,说“你可以把这些泼出去水再收回来,我们就可以破镜重圆”,他老婆羞愧难当地走了,这也就是“覆水难收”的典故出处了。
孙武苑位于苏州穹窿山茅蓬坞,由兵圣堂、孙武雕像、孙子兵法碑刻廊等组成,是一处模拟孙武当年隐居生活场景的景点。孙武是春秋时期齐国人,齐国的贵族,自幼就跟着其任齐国大司马的叔叔穰苴学习兵法,后来因逃避战乱,来到吴国,所以其生平活动及建功立业都是在吴国。孙武避难至吴国后,就隐居在穹窿山茅蓬坞里著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兵法十三篇》。后来孙武与吴国名丞伍子胥结识,被举荐给吴王阖闾,并最终助其成就霸业。兵圣堂依山而建,是一座仿春秋风格的礼制建筑形体,根据古代文物的残存样图设计,堂中置有72块红木镶拼的大型屏风,上刻金文书写《孙子兵法》全文,底座铭刻500多人物的“水陆攻战图”,内墙两侧嵌有记载孙武一生辉煌业绩的14幅线刻石碑。此外,堂内还陈列着屋内陈列着简单日用品及有关孙子的珍贵历史资料。武苑入口楼门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孙武苑”牌匾,苑内草堂屋前有引自山上的清泉,屋外一侧是菜地,一侧为竹亭,还原了当年孙武在此生活起居的场景。园内有黑色大理石雕刻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碑文,以及孙武雕像。“孙子兵法碑刻廊”呈“回”字型,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孙子兵法13篇全文。
孙武苑出来之后一时不知该如何才能返回当初入口,心想自己难不成还需要原路返回再度翻回山的那一侧去不成?于是向孙武苑工作人员打听,她建议我直接下去前往孙武文化园游玩,免费,且有景区车半小时一班可以乘坐返回到进入的入口大门(后来知道是北门)。自己对于所谓今人所见带有娱乐色彩之类的文化园兴趣索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度翻山,沿途有宁邦寺、玩月台景点,玩月台位于宁邦寺西面,台下有“百丈泉”,据说长年不枯,是一处赏月胜地,但是明显一股臭味,怕是已被污染。相传南宋名将韩世忠晚年经常来此短暂居住,看望部下爱将,登台赏月,对月忧国。同时这里有摩崖石刻多处,感兴趣者不要忘记欣赏,自己不懂书法,只是拍得几张照片和大家共享。
出了玩月台,向左沿着山路一路向下,步行半小时光景(山下路途左侧有烧烤园),尽头就是入口了,可惜因为道路并不熟悉未能登顶最高峰,而且天气转阴,非常遗憾,期待下次再来,只是再次破费八十心有不甘。
总结一下,我的游览路线如下:
北大门→丹泉 → 铁竹亭→ 御道 →慈孝亭→土地祠→洞天→ 上真观 → 望湖园 →朱买臣读书台 →孙武苑→ 宁邦寺→玩月台→北大门
关联博文
第一名《穹窿山》341.7米
第二名《大阳山》338.2米
第三名《洞庭西山飘渺峰》336.1米
第四名《七子山》294.8米
第五名《洞庭东山》293.5米
第六名《虞山》263米
第七名《光福潭山》253米
第八名《玄墓山》《西迹山》231米
第九名《天平山》201.6米
第十名《大焦山》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