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总统府

(2019-09-15 16:29:23)
标签:

南京总统府

南京

总统

民国

旧址

分类: 周边旧迹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康熙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在此。 

    清咸丰三年(1853年)3月2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暂住藩习衙署,不久后开始修缮两江总督署,5月开始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宫(今天王府),随即以原两江总督署为中心,扩建为天王府。至11月,不慎失火,夷为平地。清咸丰四年(1854年)2月,天京天王宫再次破土动工。

清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湘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焚毁宫殿建筑。

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江浙联军克复南京,遂议决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

民国二年(1913年)“二次革命”中,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

民国二年至民国十六年(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

民国十七年(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采为主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等人在南京成立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维新政府和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入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汪伪政权的正式成立,表明汪精卫集团完全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24日凌晨攻占总统府,南京解放。

总统府建筑群的主轴线,由门楼、大堂、二堂、八字厅、会客厅、麒麟门、政务局楼、子超楼组成。建筑风格前半部分以中式为主,后半部分则以西式居多。

门楼建于1929年,姚彬设计。这里也是太平天国天朝宫殿的真神荣光门、清两江总督署以及旧督军署大门旧址。在这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门楼前,保留了督署前石狮,并加建了照壁(后于2003年因长江路拓宽被拆除)。

门楼与大堂间的广场由水泥条石铺成,有些柱础规律地掩于条石下。东、西朝房依旧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东朝房曾为督署的吏户礼三科,西朝房曾为兵刑工三科。民国时期是卫士室。

红柱灰瓦、方砖铺地的大堂建于太平天国荣光大殿原址,大堂正中悬挂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匾。大堂后有东、西厢房各一,其后由封闭的西式通体方格毛玻璃封闭穿堂与二堂相连。穿堂东面是一清代四合院,西面是大礼堂。

二堂位置是洪秀全处理军国大事的真神天父殿,内有4根粗壮红柱,拱形的北门上部是空格窗,天棚、四壁、屋顶、门窗皆为木结构,加上重檐青瓦,粗看是标准中式建筑,其北面外部却又是典型的西式风格,硕大的拱形门上嵌有拱心石,并饰以西式花纹。

二堂北面的拱门外廊与东、西建筑相连,正北的敞开式穿堂与一座西式平房相连,平房造型与西花厅相似,门前的彩色石子台阶呈“八”字状展开,故称“八字厅”,是当年送别宾客时经常合影留念的地方。

八字厅通入的平房建于1917年,是冯国璋任副总统时期在一次大火后的废墟上所建,后来作为内、外宾会客室。后面又是一条中西合璧的开放式长廊,地面上的彩色磨石至今花纹鲜亮如新。

东、西所通平房都有拱门外廊,走廊中却是一樘极具中国传统的红色双扉木门,至今仍用门臼开启,名曰“麒麟门”。不过,真正的麒麟门已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拆除,地址位于红门以北两三米处,那里地上还留有“建康营造厂制”、“民国二十四年”的字迹。

长廊后的两层西式楼房建于1925年,是子超楼建成前总统府内最好的办公楼,曾作为文官处办公楼,后来是政务局办公楼。

中轴线的最北端,就是大名鼎鼎的子超楼,也是总统府内最重要的建筑。虞炳烈设计,1935年12月由鲁创营造厂建成。这是当时少见的高楼,中间高些,有六层;两边稍低,为五层,左右对称,钢筋混凝土结构。

 

游览总统府,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中的“城头变幻大王旗”,以及一副讽刺民国总统对联的轶事:

袁世凯死了以后,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大总统一个接一个。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琨,还有没当上总统,却握有实权的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跟走马灯似的,轮换掌权,争权夺势,连年混战,遭殃倒霉的可是老百姓。每换一次总统,还要下令让全国各地挂旗子来庆祝。有人气愤的写了一副对联,斥骂那些祸国殃民的“大总统”们:

  民犹此也,国犹此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是个嵌字联,上下联里嵌上了“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八个字。对联是说,不管南方还是北方,老百姓还是这样痛苦,国家还是这样混乱,你们这些作威作福的民国“大总统”们,不管换多少个——没一个是好东西!

 

游览日期 2019年5月28日,实名制参观。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郑州的早晨
后一篇:苏州穹窿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