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甘露镇

标签:
甘露镇无锡十大古村落古镇文化无锡 |
分类: 周边村镇 |
今天的运气特别好,沿着金城高架一直向东开至青虹路口右拐向南,不远处到甘厚路口左拐向东一直到锡甘路继续左拐,一下子就来到甘露镇,摇下车窗问路,一位阿姨指了指地面对我说:“这里就是老街啊”。
甘露古名“月溪”,据记载:“甘露市,泰伯未至此时,一夕有甘露降其地,乃置市。”《梅里志》中也有记载:“泰伯携弟仲雍隐居荆蛮,一夕忽有甘露降其地,乃置市。”不管这象征着祥瑞的甘露究竟是在泰伯来之前还是来了之后降下的,甘露镇已存在了3000多个年头,证据确凿。恐怕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没有比她更为久远的吧。
甘露镇周边水网密布,船运发达,又处与邻县交界处,经济发展盛极一时。素有“金甘露,银荡口”之称。清末明初已是苏南粮油茧丝、工商市肆名镇之一。解放前,甘露镇上大小饭店、小吃店30多家,米行二三十家,茶馆36家,小百货店、香烛店、南北山货店、药材店、酱油店、布店等等均有。还有戏馆、竹行、油车行。其中,“华丰泰”、“薛泰丰”、“陈永享”、“程孟泰”等酱园,“童保和”、“朱泰和”、“天生堂”等药号都有上百年历史了。虽然这些老字号如今已荡然无存了,但在老街上行走,依稀还看得见残存的老石库门上刻着的旧字号,无意间我看到一户人家的大门上面刻有“华利成号”字样,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
古镇里发现了当年无锡县甘露公社粮管所的旧址,可惜不能进入,高大的围墙沿河一侧超过百米之长,门前一块伸出去的码头,当是当年交纳公粮的热闹之地吧。墙内几颗高大的樟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两三座高大的塔仓并肩耸立,可见旧时的气势。从粮管所右后方可以看到一个更大更圆的红砖建筑,自当也是粮仓之一,造型酷似大坊桥的。古镇的周边建起了很多现代建筑,老宅片片夹于其中,依旧保留一方空间,不少年轻人进出其间,有的门前停着时新的山地车。从周边建筑的阳台上可以俯瞰老宅连片的屋顶,自有一番风光和气势。
遇到一位老人正在门口河沿边休息,遂想上前咨询一下老街的房子是不是都已经集中在小河的两侧了,其他地方还有没有。老人用无锡话回答道:“你说啥么子(你说什么)?”“糟了,老人没听懂我的话”,于是尝试用无锡话重复一遍自己的问题“老街阿是(都)在这条(河的两边)?”无奈怎么也想不起“都”、“河”、“两边”的方言发音,只得作罢,惆怅地走开,留下老人一脸疑惑兀自摇头。
北市桥横跨河上,不长的石阶引桥上,长着生机盎然的青苔与野草,透出无限生机,彷佛提醒途径的人们:春天到了。桥下一所老宅低矮屋檐下,一位老阿婆正在专注地叠着纸钱,清明快到了,这是一个缅怀先人的日子。对逝者永远的怀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同样也正是因为有着对传统文化绵绵不绝的传承,才有甘露镇这样久远的历史沉淀。
无锡十大古村落,我已丈量了九处,下次是不是应该前去常常路过但几乎从未停下脚步的周新镇呢?
(部分文史资料参照了“吴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6d62d0100h7o4.html 谨致谢意)
关联博文
《独行礼舍》2014.3.5
《严家桥》2016.9.4
《南泉古镇》2017.1.14 独自 驾车
《葛埭桥》2017.1.15
《无锡西仓古村》2017.2.19
《无锡大坊桥村》2017.2.25
《黄土塘古村奇遇记》2017.3.4
《玉祁老街》2017.3.11
《甘露镇》2017.3.18
《周新镇》2017.3.19
这个院子很气派,隐藏在小巷深处,不知道是不是当年谭震林待过的地方
疑似谭正林待过的老宅(推门而入,院子里空无一人,一只看家的狗一直冲着我狂吠不止)
疑似谭正林待过的老宅(推门而入,院子里空无一人,一只看家的狗一直冲着我狂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