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镇

标签:
周新镇周舜卿周朴园雷雨古镇 |
分类: 周边村镇 |
无锡十大古村落,其他九个都一一前往过了,余下的周新镇即使常常从她身边路过,但是并没有停下过自己的脚步细细丈量,或许是因为她太旧,周新路周新大桥沿街北侧老房子破旧不堪,宛如受到日军轰炸,残垣断壁,枯木朽枝,凌乱斜出,阴深吓人;或许又是因为她太新,大桥南侧一片新建的“古”屋,年龄不超过三五岁,宛如新生的儿童一般。故此心底里总有些拒绝吧。半个多月前的一个晚上一度前往,无奈天色太黑,沿街店面几乎没有灯火,只得中途返回,留待白天。
今天下午虽然下着小雨,但是依然觉得前往,或许心中期待一段雨巷偶遇吧。仔细回思,十大古村落中,这是唯一一次雨中游览呢。
周新镇位于滨湖区东绛,形成于明初至晚清,民国形成村落的基本格局。江南传统民居依河而建,粉墙黛瓦、码头驳岸,错落有致。庙桥港(南骂蠡港)贯境而过,与直街形成十字形街巷空间布局。古镇经历百年仍保持典型的江南水乡村镇的空间肌理和传统建筑格局。无锡著名民族工商业家、“煤铁大王”周舜卿发迹后不忘家乡父老,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辟街道、造桥梁、设店铺、办学校,使周新镇成为江南名镇
周舜卿,名廷弼,周敦颐三十世孙,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五月初十生于现太湖街道周新社区的小园里自然村一个比较贫穷的农民家庭。周舜卿幼年即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断,一天夜里家中房屋被烧,多年辛勤劳作、节衣缩食所攒下的一点资财也毁于大火。他母亲因此抑郁成疾,卒以不起。时舜卿年方8岁,却已如成人般懂事,表现十分坚强。为避免全家再遭不测,他父亲命他的哥哥惠卿,赴江北学生意,而自己则带着舜卿泛舟太湖,躲避灾难。11岁入私塾读书,16岁由族叔介绍进上海利昌铁号当学徒。
周舜卿凭着少年的聪颖,深深感到要掌握英语的重要,否则难于洞悉商情,立足于上海商界。于是他下定决心,白天吃苦当学徒,晚上步行20余里去业余补习班学习英语,风雨无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已经掌握了一般的会话,三年后,他的外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光绪四年(1878年),帅初以5000两银子在上海开设升昌五金煤铁号,任周舜卿为经理。3年后帅初在英病故,其子来上海料理遗产,除提取升昌盈余3万两外,其余资财悉数赠予周舜卿。周舜卿后又在升昌隔壁开设震昌铁号。他在经营中注重信用,不数年业务大振,资力日益雄厚,陆续在汉口、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及日本长崎等地共开设7家分号,主要业务是为英商怡和洋行代销钢铁器材。
《雷雨》故事风靡大街小巷,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剧中“老爷”周朴园的原型,就是根在无锡的上海工商巨子周舜卿。因为剧中人曾说过“无锡是个好地方”。时至今日,猜测也罢,附和也罢,在周舜卿的故乡——无锡东绛,广大民众对此传说还是深信不疑的。事实上,周朴园和周舜卿之间确有许多相似的巧合之处。当然,《雷雨》中的大部分情节是作者虚构的,移花接木拼凑起来的东西,周舜卿也许仅是作者写作时的参照“模特”。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来,当时周舜卿在上海滩的巨大影响力。
关联博文
《独行礼舍》2014.3.5
《严家桥》2016.9.4
《南泉古镇》2017.1.14 独自 驾车
《葛埭桥》2017.1.15
《无锡西仓古村》2017.2.19
《无锡大坊桥村》2017.2.25
《黄土塘古村奇遇记》2017.3.4
《玉祁老街》2017.3.11
《甘露镇》2017.3.18
《周新镇》2017.3.19
关联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