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模式:纾困项目的四条路
(2022-07-27 17:13:37)
标签:
房产 |
郑州模式:纾困项目的四条路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一
2022年难,2023年会不会更难?
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
IMF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包括俄乌冲突、通胀比预期更难控制、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加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问题、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引发广泛的粮食安全问题和社会动乱等。如果上述风险成为现实,世界经济增速在2022年和2023年将可能分别下降至2.6%和2.0%。
IMF对未来有点悲观了。
二
进入7月,各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激活房地产市场的各项举措不断出台。令人有点眼花缭乱。
特殊阶段,如何探索新模式,盘活出现流动性危机房企的项目,成为焦点和难点。
郑州市相关部门最近的举措值得高度关注。
根据媒体的报道,郑州有关部门日前召集8家房企举行在郑项目情况汇报会,8家房企分别为建业、鑫苑、世茂、康桥、绿地、正商、融创、瀚海。会议主要内容为结合《郑州市房地产良性循环发展相关模式和建议》文件,汇报8家房企纾困项目开发模式。
郑州房地产项目纾困模式分为四种:
——“棚改统贷统还”模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接收,后期政府主导。
——资产大于负债的,可选择“收并购”模式,由政府组织国央企、金融机构对接,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
——资不抵债的,可采用“破产重组”模式,由政府组织破产重组,以保证项目交付。
——销售不畅、建设资金困难的,可选择“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由政府组织专项建设贷款。
1、在“保交付、保生产、保民生”的三保要求下,上述四种模式(棚改统贷统还、收并购、破产重组、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为郑州头部房企的项目纾困找到了出路。
例如,融创集团就申请其在郑的6个项目采取“棚改统筹统还”模式。
2、上述四种模式的推进,都需要有专门机构落实,也需要专项的资金。
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将设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
3、郑州提出的特殊时期的四种纾困模式,具有现实性。
“郑州模式“有三个鲜明特色:
(1)高度发挥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统筹能力,实现“保交付、保生产、保民生”。
(2)通过“棚改统贷统还”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方式消化物业,令开发项目不至于完全寄希望于房子销售。
(3)针对项目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给予企业不同的选择。
特殊时期,房企的目标已经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活下去的问题。
“郑州模式“走出了探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