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多方劝降,发展商岿然不动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6月的广州阴雨连绵。
“龙舟水”刚过,热带风暴“风神”又带来了几天暴雨。
这么算下来,6月的广州没有几个像样的晴天。发展商售楼部的冷清样,是越看越令人焦急。
虽然广州楼市正处买卖博弈,互不退让阶段,但现在广州的发展商面临四面的“劝降声”。
几天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楼市转入下行通道,政府不能坐视不理》,强烈呼吁政府要调整“打压”房价的政策。
虽然政府一直不承认“穗七条”等措施是“打压房价”,更喜欢用“稳定房价”这个词。然而,事实上,2008-2009年计划开发的大规模的“限价房”(今年计划供应1.5万套),就是打压广州房价的主要工具。另外,大规模发展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一方面化解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又从根本上抽走了广州“租房”的客源,长期趋势上抽空了投资类物业的投资价值。
今年房价不升反降,政府的政策会否马上改变?
答案是:短期内不会。因为楼价还未到达政府期望值。政府期望值应该不会高于8000元/平方米。现在还有很大差距。
政府虽然没有呼吁发展商降价。但持续不断的政策天天都在让发展商难受。
第二种劝降力量是媒体。
今年媒体几乎一边倒地为楼价回调喝彩。仿佛只有楼价下去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事实上,倘楼价回调20-30%以上,受伤更多的是按揭购房者。
另一方面,广州市民80%拥有自有物业。广州楼价下降,大家的钱包都在“缩水”,又何喜之有?
最近,我参加了多场房地产研讨会。最典型的主题是“回归理性”,明显在劝降发展商,不降价是不行了。
第三种劝降力量是物业投机者。
在2007年10月以后,投机者基本上持币观望。
在楼价处于高位时,炒楼者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逢低吸纳,逢高出货,是投机者的生存法则。
广州楼市没有“投机者”,不会活跃。“投机者”不动,楼价就翻不起波澜。
第四种劝降力量是部分专家。
已经有人提出了“楼价回归8000元/平方米”的观念。
更有人功利地提出:刚性需求还在,降一点,销售效果很好。不断鼓励发展商降点价。
自出楼市回调以后,专家们的劝降声就没有停过。
面对如此多的劝降声,广州的大型发展商大多按兵不动。
局部促销多,全面降价少。
引而不发多,疯狂推销少。
寄望融资多,寄望销售少。
广州大发展商都已是寡头,实力雄厚。不会一下子亏空,顶不住。
现在谁的资金都紧张,但缺的资金不是1-2亿,不是降点价回笼一点钱,就能解决的。况且,现在降价能回笼多少钱,谁都无把握。
发展商老板们比谁都清醒。
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事实是:过去15年,广州楼价没有一年跌幅是超过10%的。
2008年,我也相信楼价跌幅不会太大。在年底前稳下来的机会很高。今年值得担心的是成交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