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2010-05-18 19:18:55)
标签:

湘中

安化

唐家观

洞市

高城

茶马古道

古村

民宅

廊桥

文化

摄影

旅游

分类: 我行我摄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位于资水中游。这里既有秀美的山水画卷,又蕴含着神奇的人文景观,马帮文化和茶马古道的兴起,凝聚和集中了物流和人流,在茶马古道经过的好些水陆、陆陆交汇点,慢慢而自然的形成了集镇、驿站,以方便马帮和过往商贾行人买卖商品,住宿歇足。唐家观、洞市、高城等古朴自然的村落,便是随着“茶马古道”诞生、发展而来,成为茶马古道上一颗颗历史悠久的璀璨明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它们不畏冷落凄凉,依旧保留着古埠、古街、古屋、古楼的原貌,完美地保留着自己的本色。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据介绍,唐家观始建于唐,至今已有1180多年历史,居民是江浙一带避战乱迁徙而来的。他们迁徙到此,经商创业,繁衍生息,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建学堂,办商埠,很快形成了一个名扬遐迩的商业重镇。周边县市,甚至更远省份的客商,纷纷前来贩运粮食、茶叶、竹木、木炭。遥想当年,资江河里整日停着大小商船,光装卸货物的码头就有9个,何等热闹。随之衍生的还有各种商铺、饭庄、客栈、甚至妓院。使得这里成为茶马古道的始发站之一。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而今,一切繁华都成了过眼云烟,街边的木制招牌在风中摇曳着,似乎还在极力招揽着不多的过客,今天这里已经变得如此的萧条,只有墙上那一块密密麻麻记载着唐家观名人的宣传牌还在向人们讲述着往昔繁盛的历史。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眼前的唐家观是古朴的,一条不宽的麻石街,两旁都是木制结构的小屋,各家各户的门都是敞开的,而大多数房间里并没有人。这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我们拿着相机,戴着太阳镜走在这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简直就是异类,感觉就像几个现代人穿越时空来到了遥远的古村落,这多少让我感觉有些手足无措。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资江边上,有一排临江而建、错落有致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破旧、逼仄,落魄,凄惶,东倒西歪,却是真真切切经风历雨上了年纪的老建筑。和凤凰沱江边的吊脚楼比,这里的吊脚楼保存得更完好,一没有进行改造,二没有进行重建,完全是原生态。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青石板坑坑洼洼,走过了多少商贾、行客和马帮,见证了古镇的大起大落、兴败枯荣。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这里的老房子,都是用木头砌成的。正房的屋顶大多盖的是黑瓦。偏房的屋顶则通常用树皮和茅草盖成。这里的古风民宅还保留得比较全。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据统计,唐家观现有居民1600人,姓氏竟多达60多种,其中不乏国内罕见的姓氏。他们的先辈不仅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信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各种文化习俗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唐家观独特的文化现象。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我们走在古村中,见到的多是老人和小孩,还有一些无所事事的妇女。老人或在门前打盹,或在一起聊天;妇女们则围在桌上打麻将。古村是宁静的,又是黯淡的。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唐家观有许多姓吉的原住民,然而这个著名的爱国将领吉鸿昌与他们应该没有任何关系,却被他们做了木炭行的招牌。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建国以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唐家观作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的功能逐渐萎缩。如今虽然青山依旧,古镇犹存,但已失去往日的辉煌,门庭冷落,房屋破旧,满日疮痍。昨天的喧嚣已经烟消云散,人们只能漫步在古老的青石街上,流连于山水之间,去追忆这个千年古镇昔日的繁华景象,感受历史的沧桑,凭吊先辈们的辉煌业绩。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在唐家观我们没有遇到其他的游人,它太宁静了,而正因为宁静才能多少年来都保持着它世外桃源的面貌。然而又让人庆幸,如果这里真的变得人流如织,我们还能感受到这幽静而古朴的意境吗?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城里的室内贴墙纸,古村的木板屋内贴报纸,都是一种装饰。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与古村相依为伴的老人家,生活对她来说虽然没有什么色彩,但依然充实而丰富。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在洞市老街的街口矗立的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贺家祠堂,雕龙画凤的屋檐,锈蚀斑驳的石墙,依稀可触摸到当年的雄伟与繁华。这里还保留着传承至今的制茶工坊,在岁月的苍桑中,固守着梅山文化古老的传统,正如窑藏的陈年老酒,在绵长的岁月里,酝酿着隽永的芬芳。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在这个古老的茶坊里品一壶安化黑茶,那淳厚,那透亮,那清香,也便沁入心底,神秘的茶马文化一如这淳正的黑茶,香飘万里了。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这里面便是制茶的工坊,整个制作过程对外保密,游人不得而入,只能远远地看看。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利源隆,久负盛名的千两茶,曾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神秘的中国茶”,作为一种制作工艺父子相传秘不示人的地方特产,迄今仍没有自己成文的生产标准。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这里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那石板的阶梯,黝黑的木屋,清亮的良田,恬静的水池和风情万种的修竹,镶嵌在万古宁静的山凹之间。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在历史上,洞市曾是茶马古道一个重要的中转站,青石板街巷长达数百米,临街商号遍布,商贾云集。鼎盛时期,麻溪河装运茶业和其他货物的竹排成百上千,蜿蜒数里。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黑里透黄的木板屋,被岁月打磨得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路面。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放学回家的小学生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给古村带来清新的气息。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老街两旁,一排排木屋依势而建,错落有致。一些老字号的店铺一家紧挨一家,可见当时商业的繁华。木匾上的油漆早已斑驳不堪,见证了百年来的时代变迁,兴衰更替。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高城村,是洞市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更神奇的景点。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这里四周青山环绕,绿水相拥,错落有致、临溪而建的是清一色的木房子。木头做的小桥,清清的山溪水,沿水而居的山城人家,还有屋檐下牵着的马,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村,一块仍保持原生态农耕文化的乐土。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在江南镇去洞市的公路边100多米处,有一座壮美的风雨廊桥横跨麻溪。飞檐翘角、画栋雕梁的桥头,镶嵌着“永锡桥”3个正楷繁体大字;桥长80余米,桥身全由木材构成,桥身上方盖着古朴的青瓦,可避雨雪风霜。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桥墩为纯一色巨石累砌而成。从桥的上游或下游远望廊桥,但见廊桥如龙似虹,横卧麻溪河上,心中快意腾腾而生。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此桥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建成,旨在方便来自新化的运茶人马和其他人过河、歇息。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永锡桥的建筑质量之优、桥身之长、保存之好,实属罕见。只是,由于附近就有公路,这里已不是交通要道,显得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行走在神秘的茶马古道③古风民宅
   在巨石桥墩之上架起粗大的圆木,层层叠叠,横卧竖架,十分坚固,实在壮观。圆木上便是由三十九扇木屋互连而成的主体廊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