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2011-02-07 22:34:10)
标签:

昌乐县

乔官镇

团埠坡村

大街

老太太

村委

碾棚

贴春联

老墙

陈氏家谱

杂谈

分类: 昌乐村影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刘福新

 

 

团埠坡,行政原隶属北岩镇,今隶属乔官镇。明初,张姓自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处圆形土埠下,取名团埠坡。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今天晚上,突然从百度搜得团埠坡图片,大喜过望,从网络荧屏翻拍下来。也作为我年前腊月二十九下午的采风路线图。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还看到“在村里发消息”的栏目,我便立即发了这一消息。


 

每个地方少不了土言俚语,不知为什么,老家小埠前的人总叫这个村庄“唐都坡”,经了解这个村庄并没有姓唐的人家。

接触最早的姓氏是张姓,故乡老宅紧邻刘会武二叔,二婶娘家是团埠坡张姓。

接下来是陈姓。我1968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边下河南小学,在此之前河南村小学的教师叫陈玉华。那是一个优秀的女性,高高的个子,白皙的脸膛,漂亮的眉眼,待人接物优雅得体,交代工作认真细致。结婚前,从“准妻子”口中得知,陈玉华女士在边下河南教学期间,我的“准妻子”赵云英一直与她起居为伴。没想到结婚时,妻子还收到了她赠送的一份不菲的贺礼。那可是一个物质非常缺乏的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与妻子在路上遇见她时,她身体已经明显地发福了。从言谈中知道她婆家是五阎家庄子,与外地工作的丈夫去了外地。也许她是我任教生涯里遇到的第一个知识女性,所以给我的印象是仁厚宽容,可交可信。她的娘家团埠坡这个庄名更加深深印在了我心里。

团埠坡有一学生叫陈兴峰,在昌乐五中上学时很勤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学毕业后,他分到了母校教政治课,如今已是昌乐二中团委书记。陈兴峰的哥哥叫陈兴贵,交通局干部,由于陈兴峰的原因,我们很早就认识了。

简述已罢,该叙述我的实地采访了——

就在我们车子经过的地方,我指着一片密林对孙子梦溪说:“那个地方原来是个果园,有个叫洪庆(刘会武二叔家的孩子,比我的儿子略大一点儿,因经常到团埠坡走姥姥家,知道这里有个苹果园)的,领着你爸爸、叔叔到那儿偷苹果,俩人把你叔叔撮到树杈上了,不一会儿,让看园老头发现了,一声吆喝,洪庆和你爸爸撒腿跑了,你叔叔夹在苹果树上,下不来。”孙子问:“后来呢?”我答:“那老头很好,怕吓着你叔叔,一直背着到了我们小埠前的场院里。因为那时正收割麦子,场院里到处是梳麦秸的人。”什么叫“梳麦秸”,孙子不懂,但我还是叙述完了那个儿子小时候的故事。一提这件事儿,两个儿子记忆犹新,一直说那个团埠坡的老头很善良,那年大儿子八岁,二儿子六岁。此事我没见,若是我老伴叙述起来,那可生动多了!(图片见前篇)

车子进入团埠坡,最先遇到的是一个骑摩托的汉子,我开始了询问。他说他姓陈,而且近处一家的妇女也姓陈(是夫家,不是娘家)。每逢询问妇人,我总是按传统的问法,譬如我问“您姓啥?”那当然是指其丈夫的姓氏,女子结婚后,就是这个姓氏家族的成员;倘若我问“你姓啥?”那就是指某个妇人娘家的姓氏了。在我六十多岁的生涯里,有着良好素质的妇女都能很好地理解这个区别,我对这些妇女也就刮目相看。但也有许多妇女是不懂的,譬如我的老伴就不懂,她分不清“您”和“你”的区别。但凡妇女的素质都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有关,文盲家庭出身的某些女人(特别是男家长和女家长都是文盲),木讷迟钝不晓得一般常理的人家,是不可能分清夫家和娘家的,那一点儿也不奇怪。

过来一位老太太,问其姓氏,她答:“俺姓王。”看来这位老太太也是懂得传统常理的。因为在约定俗成的“外交辞令”中,这个“俺”是代表婆家的。“俺”代表的是“多数”而不是“单数”。一个女子出阁以后,就成为“多数”的一员;但是“我”字却有可能是指娘家的姓氏。

在团埠坡,大儿子发现了一个“新旧结合”的碾棚,建议我拍下来。之所以我讲“新旧结合”,当然是指碾棚的棚顶不是以前的样子,以前的屋顶是用麦秸苫的,可我看到的却是水泥板封顶。一盘老式碾盘和碾砣激起我不尽的回忆,尽在我那篇发表于《时代文学》的《故乡的碾棚》里。

我们由北而南进入的大街是团埠坡南北主要街道,就在碾棚北邻,挂着“团埠坡村委”的牌子。南北大街像一根冰糖葫芦的竹棒,串联起一条条东西大街。我在中间一条东西街上,见到了两个贴春联的年轻人,好似记得是姓刘。

南北大街上,见到了一个上坟祭祖的年轻人,可惜我匆忙间忘记问其姓氏了。

眼看走出南北中心大街了,忽然想起团埠坡西边有条河流,其实那一霎,我将团埠坡与赵家庄子想混了。我与孙子梦溪朝最前面一条东西街道走去,不期然遇到了学生兼同事的陈兴峰。陈兴峰与其哥哥陈兴贵是回老家看望三叔三婶的。陈兴峰的三叔也是退休教师,年龄比我大,一经接触就知道不是一般村民,因为气质是从一个人的涵养里渗透出来的。很高兴遇到了这么一位老年知识分子,他家里收藏着一份《陈氏家谱》,我举起相机拍了下来。经我建议,给这两位老人拍下了一幅合影,当然陈兴峰与他三叔家的哥哥也在其中。

团埠坡虽不像我们小埠前是独姓,全村都姓刘;但姓氏也不算很杂,大概有五个姓氏:陈、张、王、刘、秦。至于每个姓氏的户数多少,未曾细问。

                                   2011年2月722:37完稿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车子进入团埠坡,最先遇到的是一个骑摩托的汉子,我开始了询问。他说他姓陈,而且近处一家的妇女也姓陈(是夫家,不是娘家)。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过来一位老太太,问其姓氏,她答:“俺姓王。”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村委会也在这条南北主要大街上。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老砖墙与老石头墙。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一个旧式的大门。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中间一条东西街上,见到了两个贴春联的年轻人,好似记得是姓刘。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大儿子发现了一个“新旧结合”的碾棚,建议我拍下来。之所以我讲“新旧结合”,当然是指碾棚的棚顶不是以前的样子,以前的屋顶是用麦秸苫的,可我看到的却是水泥板封顶。一盘老式碾盘和碾砣激起我不尽的回忆,尽在我那篇发表于《时代文学》的《故乡的碾棚》里。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一个上坟祭祖的年轻人。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我与孙子梦溪走在这条最南边的街道上。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这里有一条狭窄的巷子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团埠坡村陈兴峰三叔保存的《陈氏家谱》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不期然遇到了学生兼同事的陈兴峰。陈兴峰与其哥哥陈兴贵是回老家看望三叔三婶的。陈兴峰的三叔也是退休教师,年龄比我大,一经接触就知道不是一般村民,因为气质是从一个人的涵养里渗透出来的。很高兴遇到了这么一位老年知识分子,他家里收藏着一份《陈氏家谱》,我举起相机拍了下来。经我建议,给这两位老人拍下了一幅合影,当然陈兴峰与他三叔家的哥哥也在其中。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今年的旱情格外严重,寒冷也格外严重,雨水少,雪下得少,小麦在干旱和冷冽的情况下,都枯萎了。

 


(原创)团埠坡采风小记
                                       团埠坡村南。

 

 

 

部分相关博文链接:

 

老母猪沟——团埠坡——早年的追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179v9.html

 

 

西管庄刘姓有两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npkv.html

 

采访城中村——四图村纪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n740.html

 

(散文)井与乳房 (2010-12-26 15:14: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o1du.html

 

南郝街——寻访过去的影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q4q.html

 

南郝街——公社党委轶事 (2010-08-01 20:10: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qol.html

 

李家老庄——凤台——南郝水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tt1.html

 

从八里庄到西任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3k7.html

 

(散文)老家的胡同 (2009-12-16 20:58:4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gdec.html

 

(生活随笔)水涧沟琐闻轶事 (2010-11-23 20:00: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nbxn.html

 

(摄影日记)我拍摄的胡同图片 (2009-12-18 20:22: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ge9w.html

 

(摄影)我的北岩街之行 (2009-10-05 22:17:3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fe0m.html

 

(摄影)庚寅年春节(七)——边下之行 (2010-02-20 21:40:5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h5gq.html

 

(图--文) 回老家 (2008-07-16 02:03: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a71i.html

 

(散文)乡雨情思 (2009-06-08 22:49:5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o40.html

 

(摄影)昌乐县庞家庄子图片 (2010-11-24 19:59: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nd2h.html

 

(散文)再到边下街 (2010-03-02 20:54: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hawd.html

 

(摄影)常家庄风情——练气功老人秦继东及其它 (2010-10-27 00:00:02)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mkl9.html

 

(摄影札记)董家河洼——张家河洼 (2010-08-12 22:54:11)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ymg.html

 

(摄影)大葛家庄摄影小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lmpo.html

 

(摄影)昌乐小葛家庄秋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lmoy.html

(原创)大葛村访老同事徐丰南纪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lmc5.html

 

徐家河漥村暨村东河滩里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p74.html

 

毕家庄——东朱家庄——西朱家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knt7.html

 

曲家庄老槐行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g8zo.html

 

周家庄的古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fvl6.html

 

后东村老槐前东村老屋及其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toh.html

 

昌乐县城南萧侧柏拍摄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kkf.html

 

田家老庄送照片有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k09.html

 

前营子村纪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m46j.html

 

后营子村掠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m56l.html

 

侯家庄轶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mox0.html

 

柴家庄遇刁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momh.html

 

姜家坊子的集市及演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msgx.html

 

昌乐镇南王村老槐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n9a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