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方不该为白一彤特制培养方案 (烟台晚报)

(2009-02-17 13:28:32)
标签:

白一彤

安康学院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文/李清

 

校方不该为白一彤特制培养方案 <wbr>(烟台晚报)  2月16日,安康学院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大学生村官”白一彤返校报名。她就读的学院人文系主任表示,他们已按照校党委的指示,着手制定“白一彤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除了专业课外,专门给她设计了管理学概论、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与法规、村镇规划与管理等与基层农村管理相关的课程。她每学期课堂听课不少于40学时即可,必要时,学校可以“送课堂到清涧农村”。(《华商报》2月17日)

 

  白一彤作为在校大学生,成功当选村主任之后,要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必然会与求学产生冲突。现在她就读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她的学习时间作出特殊安排,只要求她每学期课堂听课40学时,无疑是对她极大的照顾和支持。然而笔者以为,将白一彤的学制调为弹性可以,校党委要求学院为她特制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开设农村管理方面课程,却是并不妥当的。

 

  不错,当了村官的白一彤,需要学习农村管理方面的知识。而由正规高校来培训这些知识,也是较好的学习途径。但是安康学院领导必须清楚,白一彤在学校的正式身份,是一名统招录取的普通专科生,并不是地方上送来进修的村官,学校并没给她开农村管理课程的义务。如果仅仅因为白一彤有需要,就单独给她开设本专业之外的课程,对其他学生非常不公平。比如那些休学创业,还有勤工俭学做小买卖的在校生,是否也应给他们上商业相关课程呢?

 

  一定要教白一彤农村管理方面知识,也应当由她本人提出申请,在交纳相应费用后,按辅修等方式来进行。从现在的报道中,笔者没看到白一彤有主动申请辅修的情况。校党委让学院为她特制培养方案,无疑是违反学校教学管理流程的。笔者不知道,校党委作出这样的指示,是出于提高自己知名度的需要,还是源于某些人或组织背后的授意。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很不合适的。校方想支持白一彤的工作,最多只能在上课时间等方面,为她提供适当方便。

 

  必须承认,白一彤竞选并当选村官,对其他大学生是有正面激励意义的。但无论怎样,她以在校生身份去竞选村官,完全属个人行为,既非校方的活动,也不是上级的安排。事实上据先前的媒体报道,白一彤回村参加竞选,系领导都没批准她的假,她是强行回去的。现在她成了“红人”,学校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系党总支书记见到她的第一句话是,“给白主任倒点水”,用前倨后恭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只是,一所势利的大学,我们能指望它培养出什么人才呢?校方太过积极的培养计划,对白一彤究竟是不是好事,眼下恐怕还很难说。

 

  发表于烟台晚报,见:http://www.shm.com.cn/jcld/html/2009-02/18/content_844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