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大学怎么比开网店还容易? (潮州日报)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视野 |
文/李清
新生搬到新校区刚三天,就接到通知:学校又要搬了。不仅仅是搬家,学校名称竟然也由“北京国际商务学院重庆校区”,改成了“中国科技学院重庆校区”。记者来到学校后,更是惊讶地发现,该校学生宿舍房间不够,只能男女混住,还得轮流睡。有家长电话咨询重庆市教委,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没有注册。(9月9日《重庆晚报》)
校舍紧张的高校见过不少,男女需要混住一间宿舍的,却还是第一次听说过。在笔者的印象中,只有搞传销的非法据点,才是异性混住在一起的。这样的学校,不用教委说它没注册,笔者也可以作出判断,它是一所“野鸡”大学,是专骗学生和家长钱的黑校。
然而随意上网一搜后,笔者吓了一大跳。仅“中国科技学院”,就至少有两家,简直是闹鬼了。两所同名的高校,校址都语焉不详,却都自称“经过政府批准设立”,其中一所还称“设有研究生处”。重庆的这个学校,应当是它们其中一家的分部。笔者实在理解不了的是,现在在网上开个小店,都要到工商局去注册,怎么办所能招本科生、研究生的大学,比开个网店还要容易一些呢?
报道中说,重庆这家学校的校长对家长宣称,他们学校的学生“不但可以拿北京国际商务学院、中国科技学院的正式文凭,四川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文凭也行”。我的天,读大学有这样读法的吗?现在心怀疑虑的家长们,在要求校长出示注册证书。可笔者想对家长们说句,一所没有教科书、教室和教师、“名字变来变去很正常”的学校,你们还指望它有合法的办学资质吗?如果它能有注册证书的话,那对中国的高教事业,会是多大的侮辱呀!
众所周知,教育部每年对办学不合格的高校,都会出示“黄牌”乃至“红牌”。不过,那针对的都是正规高校。而很显然没有注册的高校,是享受不到这些“待遇”的。可是,地无一亩房无几间的骗子,随便挂一个唬人的校名,面向全国各地录取学生,收他们一年6000、8000的学费,就真没有人能管得着吗?这样的高校在社会上存在,可不只是骗几位家长的钱财,耽误几位学生的青春,它可在严重影响高教和政府声誉啊。黑学校绝不是当天才冒出来的,教委轻飘飘一句“没有注册”,难以将自己渎职的嫌疑推卸掉。
比网店更容易开办的大学,“办学地点”和收费行为,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还都在政府眼皮底下。而且,现在面对提出退钱要求的家长,校长还很坚决地表示“不可能”。那么,取缔、查处它的职责,究竟归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工商、城管,或者公安部门呢,笔者期待能尽快有个明确说法。千万别让学生和家长们继续无助下去,只希望黑学校能“良心发现”了。
(发表于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