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快乐和害怕赛跑,谁会赢?——自公众号《大家心理》

(2020-05-26 07:05:38)
标签:

大家心理

熊汉忠

情绪管理

心理实验

脑机制

分类: 微信公众号

如果快乐和害怕赛跑,谁会赢?

 

 请看下面的图,你会看到什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062lWItn0saNupBS7H1svJ7y2E3OzQ8GxfUmI1X65DNibmlYOtm4NTxvARQFB2OCQMSB41RFtvBrQm4OHEYA1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你看到了什么?

(摘自《思考,快与慢》)

 

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吗?可能在你没有看出是什么东西以前,其中的一幅图就已经让你的心跳加速了。当你仔细看时,其实你会发现,左边的图中原来是一双受到惊吓的眼睛,而右边的图则是一双愉快的眼睛。

那么,我们究竟对快乐的觉察更快,还是对害怕的觉察更快呢?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将上面这两幅图给人们呈现0.02秒的时间,这个时长意味着人们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图中眼睛的存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心理学家还随后给人们呈现了一些黑白图片(干扰图片)——就像噪音干扰人们的听觉一样——这样,人们是无论如何也意识不到自己看到图片中的眼睛了。但是奇妙的是,我们脑中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脑中的杏仁核已经有反应了,它是我们大脑的“风险中心”,它对有危险的图片特别敏感。杏仁核处理关于危险的信息可能有一个非常快速的、直接通道,它可能连接我们大脑负责情绪的区域,并也可以绕开我们的视觉系统。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在“看不到”的情况下感知到危险和威胁的信号。但是我们的神经系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人和动物的大脑一样,都包含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会让我们优先处理坏消息,通过将察觉危险所需的时间减少百分之几秒,提高人和动物的生存概率,使种族得以延续。同样的通道还会让我们觉察出生气的速度快于觉察高兴的速度。同样的通道也会让我们更快地从一堆“笑脸”中找到“哭脸”,而不是相反。不信你就自己试试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062lWItn0saNupBS7H1svJ7y2E3OzQ8XWjpT7KAPAfYcick6cCNk2x9u7tUmnfpicxoibbCYgkUG7KZr5b2UZ9n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图2 找哭脸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062lWItn0saNupBS7H1svJ7y2E3OzQ8ia1073T2FIbWR4H5iaAqTUNKR5pibCicCWvxRzKRf6e8Zm970BIuLJrG6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图3 找笑脸

(摘自熊汉忠《职场情绪管理》课件)

 

即使只有声音线索,而没有任何图片,人们对害怕的觉察正确率仍高于对快乐情绪的觉察正确率。甚至是对纯粹象征性的威胁,比如杀戮、残骸等字眼,大脑的反应也很迅速,对它的注意要比对愉快、爱等积极词语的注意更多。

人脑不仅对消极的信息(包括消极情绪)更为敏感,而且消极的东西其能量也远比积极的东西要强得多,因此,“一粒老鼠屎”可以“坏了一锅粥”,而“一粒米粥”绝对不可能让“一锅老鼠屎”变“好”成可食用的食物。

心理学家保罗·罗津(Paul Rozin)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处理坏消息时比处理好消息时更彻底,我们会更在意避开负面的自我定义,而不是追求正面的自我定义,不好的印象和不好的模式更容易形成,且不易消失。”

著名的婚姻关系学家约翰·葛特蒙(John Gottman)还总结出一条维持良好婚姻关系的黄金法则——5:1法则:“一种稳定的关系中良性和不良的互动比例至少应该在51”,就是说,假如你有1次让她(他)不开心了,那么你至少得让她(他)开心5次才能抵消那一次不开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一个简单的常识也能说明这一点,培养感情需要漫长的过程,而毁掉它只是霎那间的事情。

此外,单从情绪的种类而言,消极情绪也远比积极情绪要多:你一定还记得“七情”吧?在7种常见的人类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单纯的积极情绪只有可怜的1种(喜)。

或许,你会大惑不解:谁都喜欢“好”的积极情绪,不喜欢“坏”的消极情绪,为何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不进化出相反的情绪能力:让我们对积极情绪更为敏感、让积极情绪能量更强、保留更多的积极情绪甚至完全丢掉消极情绪呢?

果真如此,恐怕人类早就和恐龙一样只剩下化石了。正因为我们具有现在这样的情绪天赋,我们才得以更及时地避免各种危险——因为消极情绪其实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有危险了”的预警信号——也因此得以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生存下来。

因此,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不开心、烦恼、痛苦——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而快乐却需要我们费点力气、花点时间有意地去发现、去找寻、甚至去反复品味,或许,“寻欢作乐”这个词原本就是这个意思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062lWItn0utEU3S6HPia6huGfviacQvmmLvIJoZjKTaicCMvykJX0RAfZVx3tmA08ibKSSCGac0pubQhoZzmsKVJ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大家心理  服务大家 欢迎关注


【新浪博客现在不大好用,图片上传不了。

欲读全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家心理”。

号内基本都是原创心理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