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熊汉忠大家心理抑郁症3无的心智模式李玟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原创 熊汉忠 大家心理 2023-07-08 12:40 发表于北京
01 李玟与抑郁症
几天前(7月5日),歌手李玟自杀身亡,一代天后就此陨落!而罪魁祸首的抑郁症也再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当我们埋头各自的工作与生活的时候,抑郁症似乎离你我很远很远;当我们抬起头,用心观察身边的亲朋好友,或者是听到某某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消息时,抑郁症又仿佛就在身边。
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其实,抑郁症离你我真的不远: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数据显示:2022年国民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其中,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2022)一项横跨十年的大型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初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的抑郁风险检出率分别为14.6%、24%、28%、20.8%,其中,高中生中与抑郁相关的几项指标——自我伤害(22.8%)、自杀意念(17.1%)、自杀计划(6.9%)、自杀未遂(2.9%)——尤其让我内心震撼!
4月4日,张家界天门山景区4个年轻人集体跳崖自杀;4月24日,3个年轻人在四川什邡市蓥华镇天鹅林场集体服毒自杀;同在4月,我一位同窗好友的妻子也是因为抑郁症从高楼一跃而下!身边的噩耗让我至今都深感内疚与自责:这些年各忙各的工作,与好同学联系太少,未能及时发现危险、未能及时给予本该给予的帮助------
我知道,仅仅自责是没用的,还不如做点什么。写下此文,只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预防抑郁症,而对身患抑郁症的患者本人及其身边的人来说,下面的内容或许会有一些具体的帮助。
02 预防与治疗抑郁症的根本措施
第一步,接纳,即了解与认识抑郁症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一个人的核心软件,简单理解就是内在的认知模式:怎么想、怎么看,怎么看自己,怎么看外在,怎么看人,怎么看事。心情好的时候与心情差的时候不一样,心理有病的时候(比如抑郁症)与健康的时候自然也不一样。
抑郁症患者的心智模式可以简单地用“3无”概括:
无用(指向自己):受挫时习惯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悲观归因——都是我不好,导致自责,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价值感,极端自卑,时间长了就自然会出现无意义感、缺乏乐趣(无愉悦感),觉得自己不值得他人关心和爱;
无助(指向外在):没有人能帮助我,没有人能理解我,或者不习惯、不喜欢求助他人,习惯忍受和独自硬扛;
无望(指向未来):觉得会越来越糟,没有希望或看不到希望,最终导致绝望。
第二步,调整,即积极转化内在的心智模式。
方向是根本,也就是从消极转向积极。
从无用到有用:抑郁症患者本人如果能够发现并意识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哪怕一点点,心情也会好转。因此,那些能看到自己长处和优点的人通常不会抑郁,即便抑郁了也可以通过重找优点的方式进行调整。类似的方式包括回忆曾经的成功经历、团体辅导中的优点轰炸、他人的认可与赞赏等等。一个人一旦严重抑郁,自己很难转向,这时候就需要身边的人让他逐渐感受到有用、有价值。
从无助到有人:强大的社会支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预防抑郁的良药。如果身边的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专业咨询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抑郁症患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接纳、支持、关心和爱。同时能看到现实世界中好的、美的存在。
从无望到希望:搬走拦在前进道路上的有形或无形的各种障碍,拨云见日,很清晰地能看到具体的目标(哪怕是阶段性的、很小的),希望感也就会随之产生和增加;
无论是从哪一点开始还是同时开始,无论是抑郁症患者本人还是想帮助抑郁症患者的其他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向(从消极到积极),能够打破抑郁症患者“3无”的心智模式,让抑郁症患者逐渐产生“有”的感觉,抑郁症状就会减轻,抑郁症的治疗就在康复的路上。
第三步,挖潜,即提升自身的心理资本。
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咨询师,抑郁症患者也不例外。关键是要发现、挖掘和培养自身的优势资源,加强和提升自身的心理资本(参见:公众号-大家心理:心理资本,你与多少?2017年2月28日)。
第四步,整合,即利用外在的各方资源,包括人际互动、亲情支持、专业求助。
人是社会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再有能力的人也有自身的不足、再坚强的人也会有脆弱的时候,学会利用外在的各种支持的资源,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Y4MTg1Ng==&mid=2247484168&idx=1&sn=eddc4593f08a4beafd1d0ebe8223c329&chksm=970fe327a0786a318fb75f6aacc05dabea6c19f26f1601783a70e8c3d774000514ee578809d4&token=2018703813&lang=zh_CN#rd
标签:
熊汉忠老年心理健康福州平潭岛厦门 |
分类: 其他 |
标签:
熊汉忠随笔威海自我成长旅游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写在前面:关于公众号文章
从前,你喜看,我便多写,外在动机,只为千字买一笑,目标几近十万加;
后来,你少看,我懒得写,表面原因,写多写少只为你,点击从此难过千;
今后,你不看,我也会写,内在动机,从此只为我自己,相信小我能长大。
其实呢,你本是我,我也是你,中间隔着的只是一面镜子。
虽然立春了,但寒意依旧。
年刚过完,我便独自一人背着包,开启了一小段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心理旅程:只带了一本《荣格自传》——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后也曾经历多年的迷茫,但随后便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分析心理学”——去威海海边待了5天。
“正月十六日,扬帆威海边。人生第三春,灯火阑珊处。闭关一周后,延迟满足时。出发”。这是动身前写的几句话,记录了启程时的感觉。他年朽木逢甘露,自信人生有三春。之所以选择威海,一方面是因为以前想去而没有去过,属于未知领域,可以探索;另一方面,寒中的威海边,人会很少,尤其是夜晚,正是心中的灯火阑珊处。也是期待自己能够在那里走向王国维的人生第三境界。白天观海可醒脑,夜间听涛能静心。
抱着“边走边看景,边想边成长”的心理,我来到了威海海边。
站在威海城北的猫头山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的困惑、不快、贪欲、烦恼、不平、抱怨、压抑------瞬间消失,只觉得神清气爽,一面感叹海之大,一面又感叹人之小。身后的枯草丛中,有不少尚未融化的积雪,不经意间,却发现白中有绿意,定眼细看,原来是小草的嫩芽在寒中冒雪而出!此情此景,不正是我这几年、尤其是此时此刻的心境吗?这几年,心气确实有些低,低得让自己心寒;但内心那一股火苗却一直还在,近来更有盖不住硬是要冒出来的感觉。此刻在猫头山的海边,被海水一激灵,就有了这一首“闭关”:
闭关
闭关灯火阑珊处,块垒顿消威海边。
寒中春意藏不住,雪里小草冒嫩尖。
坐海轮登刘公岛,又坐大巴去了趟银滩。刘公岛的历史沧桑与民族创伤,揭示的是底蕴的厚实;而银滩的言过其实与房地产的过度开发,揭示的却是内涵的空乏。这两个对比强烈的地方,给我的心理感觉却很相似:荒凉。
联想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与体验,此时被海风一吹,脑子里又冒出一首“朽木再逢春”:
朽木再逢春
朽木荒野又经年,无叶无果鸟也嫌。
朽木逢春能开花,荒野深耕方成田。
“荒野”,既包含上面所说的“荒凉”,更是自己这些年内心不上进的映射。“无叶”指的是这些年朋友渐少渐远。或许,那些曾经的朋友只是一段短暂的友缘,或者彼此间原本就是过客。而根本的原因,自然还是自己的懒乃至“堕落”。“深耕”者,自省自勉也:革命尚未成功,自己还需努力!
夏天的威海边,自然是旅游胜地,人山人海对大海;而寒冬的威海边,却是灯火阑珊,众鸟皆离唯有海鸥不离不弃。尤其是夜里,夜不深人也静,却是听涛的好时机与好去处。静静的夜里,一个人坐在寒意依旧的海边听涛,正是静心疗心的不二良药。偶有年轻的情侣经过,见我一个人独坐海边,向我投以距离更短、时间更长的明显带有善意的关心目光,好像担心我想不开要跳海似的。我无言地向他们微微招手,以示谢意,同时也是打消他们对我的担心。听着海涛拍岸却似把着自己的脉搏,看着海浪一浪高过一浪,而内心的感觉却渐趋平静,仿佛心中的灰尘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海浪冲洗干净。在海浪的冲击下,脑中的一首《寒夜听涛》也随之蹦出:
寒夜听涛
寒夜岸边独听涛,海浪远比心浪高。
道子钟馗齐助我,三神捉尽心中妖。
三神者,吴道子、钟馗还有我也。静心可以用外物,捉妖还须靠自己。
短短的5天威海之行,静了一下心,更有了一些感悟和成长;也调整了一下方向,给自己加了加油,算是扬帆再起航的一个心理仪式,期待给自己无意义的人生再整出一点意义来。
以上,只是属于我个人的一段心旅,分享给你,与你共勉。
20230211,散记于威海,补记于北京
标签:
熊汉忠秋得梦想减压随笔 |
分类: 减压随笔 |
标签:
跟博客说再见了 |
分类: 其他 |
标签:
熊汉忠大家心理心本管理高效团队幸福团队 |
分类: 企业培训 |
标签:
熊汉忠大家心理北师大压力应对压力管理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标签:
熊汉忠随笔 |
分类: 减压随笔 |
标签:
大家心理熊汉忠端午节屈子梦 |
分类: 减压随笔 |
标签:
大家心理熊汉忠心象形象印象 |
民国四大美女
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