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津味儿话剧如何突围?

(2013-05-28 18:49:32)
标签:

转载

一方面话剧市场持续升温,另一方面话剧舞台上精神内涵欠缺、追逐经济效益过度的一些作品,难以满足观众对话剧艺术的饥渴。业内人士发现泛娱乐时代观众正在试图从话剧这种艺术形式中找寻精神的慰藉。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本市话剧工作者和作家群体不失时机地共同关注话剧的未来走向。有很多创作者在努力从天津城市性格的挖掘和话剧创作本身的思想性等方面进行着话剧创作的新尝试,天津人艺的《相士无非子》和《我本善良》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日前,和平区文联邀请20余位京津两地的专家学者现场观摩了都市轻喜剧《我本善良》,并从作家介入话剧、发掘话剧中的天津味儿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家不应羞于让喜剧有深度

从今年春节至今,天津人艺布叮工作室制作、田雪导演的小剧场话剧《我本善良》已连演二十余场。虽然这部剧也是当下市场常见的都市搞笑轻喜剧,但因为有作家李小重出任编剧,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较之以往在本市舞台上演的小剧场话剧有所提升,所以也受到较多的关注。

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私家侦探亨特张和助手郭八财阴差阳错误入白美美租住的房间,先后遭遇快递员、房东大力姐和白美美三人,假扮快递员的警察公开了白美美的富二代身份。幽默时尚的津味儿台词,一波三折的故事架构和通俗的剧情让观众很容易投入,戏曲、舞蹈、曲艺、歌曲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的综合利用,也为这部戏增加了看点。

该剧结尾处剧情逆转,从谐趣幽默转向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呈现出“我本善良”的主题,让人们看到了人间有美好的存在。一个好的剧本第一个标准不是合理不合理,也不是故事情节多么复杂,而是这个剧本能够给很多人一种寄托。天津著名作家秦岭在看过这部戏多次之后深有感触:“当下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时候导致我们对价值观、对人的灵魂深处的思考感到特别纠结和矛盾,所以需要作家在创作中将这些矛盾体现出来。我们不羞于让我们的喜剧有深度,喜剧应该能够和社会现实贴得更近。”

《我本善良》的编剧李小重曾是一名警察,近年来以《走火》《危局》《铁路世家》等作品在文坛及影视剧领域备受关注,他直言自己从小就有一种话剧情结:“小时候第一次看话剧是父亲领着去的,现在我想不起具体是在哪个剧院,不过却记住了那出话剧的名字——《风华正茂》。在那以后我鬼使神差般迷上了话剧,总会有精彩的演出把我从玩耍中唤回到剧场。《钗头凤》《日出》《闯江湖》《唐人街上的传说》《蛐蛐四爷》……通过舞台我也知道了天津人艺老一辈艺术家的名字,然后自己就有一个梦想,幻想有一天能写出一部话剧,在舞台上讲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倾述街坊四邻的喜怒哀乐,调侃芸芸众生中的乱象,诉求平安平和的人生。”

田雪导演的一个创意,给了李小重一园话剧梦想的机会。从剧本变成舞台表演的整个过程,李小重秉承了一种认真的态度,他与主创人员一起排练,对剧本、台词悉心打磨,试演时还请来了著名编剧魏人、作家秦岭等人对这部戏提出修改意见。魏人说:“小重是近年写警察题材最好的作家,玩起话剧也出手不凡,这部戏接地气、拢人气,结构完整,语言漂亮,而且悬念迭生,配之歌舞,形式新奇,是我喜欢的。”每场演出后,李小重也都会在现场认真收集观众反馈,对剧本的瑕疵进行即时调整。

“《我本善良》是一部充满诚意的话剧,但也有缺点,就是作为喜剧让观众笑得有些牵强,讽刺度也不高。”学者段守新认为,“一部话剧主要在于自我定位,到底定位在哪里,这是一定要想清楚的问题。我总体感觉这部话剧在定位上还有些摇摆,戏剧张力不够。现实感很强的话剧能够使我们获得灵魂的冲撞,如果剧本能和现实紧密联系的话,在这个起点上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离开文学的戏剧就是小品化、节目化

文学信仰迷失,戏剧创作力匮乏已成为普遍现象。剧场里,除了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等少数演出团体尚能靠作品打动人的内心,剩下大大小小的剧场演出则多以恶搞、无厘头为表现手法,忽略了话剧本身应有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李小重说:“话剧必须要有艺术性,如果观众需要纯粹的解压、搞笑,可以去听相声。我们不想去站在高处教育观众,喜剧是一种形式,要让观众看过之后有淡淡的回味,我们想要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段子,而一定要有一个主题思想,就是人的本性的善良,唤起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真情的回归。”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在看过《我本善良》后认为:“现在有些实验话剧感觉比较粗糙,走得很远,但《我本善良》有传统话剧的形式,强调文学性,所以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邀请作家创作话剧剧本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李小重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说家,因为有作家的介入,使这部话剧本身的文学品质有了很大提高。话剧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剧本可以放到案头去读,电视剧剧本是不行的。《我本善良》是一出独幕剧,要在一个规定时间里来完成一个比较丰富的主题,要表现人物的性格,这个要求更高。”

按照现有的投资渠道,一个剧院一年只能做国家投资的一到两台戏,而天津人艺在2012年一共完成了28台戏,依靠的就是类似于布叮工作室这样的独立制作人机制。天津人艺院长钟海说:“独立制作人独立融资、独立管理自己的队伍,选择剧本,承担责任,院里面将所有的演职人员作为蓄水池分配给大家使用,这样一来渠道就宽了,效果非常好。话剧艺术应该归到小众艺术,所以我们就有‘突围’这个概念。因为突围两个字,大家各显其能,或者固守主旋律,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或者纯实验性的,把舞台作为实验室,把人的情感作为各种元素,在舞台上直面人的本性;再有就是相对娱乐化,虽然并不像刘老根大舞台那样纯粹的通俗大众。”

戏多了,对剧本的要求自然也会更高。谈到话剧与文学的关系,钟海分析说,历史上话剧是“作家时代”,作家最大,说到话剧首先要提的是郭沫若、老舍、曹禺;七八十年代导演说了算,剧本退到第二位;现在是制作人时代,谁出钱谁大。但戏剧离不开文学,离开文学的戏剧就是小品化、节目化。“虽然大家现在谈论的是‘制作人时代’,相对来讲更偏重于剧场的效果,这也是戏剧娱乐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是,有点儿文化底蕴、有点儿欣赏习惯的观众还是喜欢看有深度的戏,这是戏剧舞台的本质的东西。”

而实际上,话剧舞台对商业的追逐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公共场合的娱乐变成了赚钱工具。舞台剧票房逐渐提高,戏的质量却越来越烂。这种背景下,话剧创作者更需要冷静思考,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话剧创作者来说,一方面要借力于文学,一方面也要深入挖掘话剧本身的艺术深度。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闫立飞这样认为:“虽然我们提倡文学介入话剧,但剧本和舞台表演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各的特点,阅读文学作品和看话剧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这两种感觉应该是相得益彰的,比如看小说给我的感觉是一种享受,看话剧也应该是一种享受,这两种感觉不能有一强一弱的情况。如果我看话剧的时候感觉还没有阅读小说深刻,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是编剧在改编或者创作时没有更加注意到戏剧的特点。”


张扬天津本土话剧中的天津味儿

今年2月30日晚,天津人艺在光华剧院上演了年度收官大戏、大型津味话剧《相士无非子》。该剧由天津著名小说家林希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相士无非子》以及小说《高买》进行融合再创作,完成最后编剧,王延松指导,王继世、张艳秋等主演。继《蛐蛐四爷》之后,“天津味儿”的话剧又一次做出了新的尝试。

钟海说:“我们一个新戏在一个城市里很难演过30场,观众的总量太少,天津这样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真正的铁杆戏迷不到1万人,北京的铁杆戏迷也不过三四万。”在这种情况下,话剧与城市文化的结合不失为吸引本地更多观众进入剧院的方法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排演曹禺改编自巴金小说《家》的同名剧本开始,天津人艺便与不同作家有过多次深度合作。蒋子龙的《蛇神》、肖克凡的《黑砂》都曾在80年代被搬上话剧舞台。近年来,话剧与文学的联系也并未削弱。根据周振天的小说《玉碎》改编的话剧《望天吼》由天津人艺历时四载创作而成,该剧对天津民俗文化的展现不惜笔墨,通过对洗三、娃娃大哥、鬼市、天津时调等天津民俗元素的利用,准确体现出剧中人物的生活状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希认为,天津是一座小说创作的富矿,影视剧和舞台剧创作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他希望天津的作家要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让文学长出翅膀,使影视剧和舞台剧更具文学味道。林希熟悉天津卫的正史、野史、民风、俗情,以及码头规矩、江湖切口。无论《蛐蛐四爷》还是《相士无非子》,剧中浓厚的天津味儿都通过精彩的故事呈现出来,让观众在舞台下观望这座城市的历史,感受到一种如梦如幻般的沧桑变化。

《我本善良》则是小剧场话剧中天津味儿的代表作品。剧中人物大力姐是典型的居家过日子的天津女人,从台词到音乐背景也都可以发现天津的本地特色,让观众会心一笑。编剧李小重本人也是地道的天津人,有很强的语言天赋,除去说一口正宗的天津话外,北京话、河南话、山东话、山西话等都能讲几句。《我本善良》里信息含量最大的是人物的语言,能听出来写作者的文化性格,是带有李小重标签的天津故事。

北京人艺以《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槃》《小井胡同》《窝头会馆》等一系列京味儿话剧赢得了市场,也让我们看到,要写出更有天津味儿的话剧,首先要从剧本里寻找天津话剧和其他城市话剧的差异性。“话剧是语言艺术,天津也是相声的源头,相声本身就是特别重视‘说’,如果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也许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关键还在于结合的形态。”张陵认为,李小重的作品有独创性,他本人又对天津曲艺文化非常熟悉,这样的作家作品中的天津味儿会更浓郁。“天津有非常好的条件,希望天津的话剧能够带着自己的积淀,走到全国的平台上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