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自由谈 |
我们中国的标语口号之多,恐怕是世界之最。口号总是简明扼要的一句话,用来宣传某种思想,而正由于口号太简短,往往以偏概全。过去我们认为理直气壮,无懈可击的口号,今天看起来却常常站不住脚。
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厂矿、工地都有一条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我当时就瞎琢磨:难道安全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不生产是否就可以不要安全?果不其然,八九十年代,有的工地把这句口号改为“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有的更进一步,写成“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可我觉得这还是不够,干吗一定把生命安全与生不生产联系起来?现在很多工地干脆把这句口号改为“安全第一”,这看上去的确是以人为本,可是难道厂矿、工地应该是“生产第二”?那就停产最好。实际上,只要老板们把工人当人看,从心里重视安全,挂不挂标语口号并不重要。(遗憾的是,“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句非人性化的口号还在被大量使用,上网查查就会知道。)
文革后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成为国内所有运动会的口号,而且参加国际运动会也举着这标语。我猜老外们肯定很奇怪:“如果运动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加深友谊,那改成联欢会岂不更好”?其实,这句话是当时中央领导对重归世界体育大家庭的中国运动队讲的,那时候,一方面我们的运动水平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另一方面国家需要通过体育外交扩大国际活动空间,体育担负了很重的政治任务。即使是当时,这也是领导给运动队的一项内部掌握的原则,属于锦囊妙计,没必要一定满世界举着给人看。当然,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这口号已经不合时宜了,除了一些小地方的运动会,已经很少有人再用。
不久以前,“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标语还挂在所有审讯室的墙上。但在法制社会,这句口号显然不合适了,有人建议改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是,这似乎又有给犯罪嫌疑人吃定心丸之嫌。其实这句话是给执法人员看的,没有必要给犯罪嫌疑人看。那挂什么呢?——难道我们就一定要挂标语口号吗?
其实,任何口号都有特定的内涵和特定的对象,一定要把所有口号赋予普适性,就会出问题。我相信,很多部门的领导并不是不懂这一点,但他们的大多数标语口号是挂给上级领导看的,为了让领导知道这个单位重视某项工作。
老外从来不挂什么口号,并没见煤矿死的人比我们多,也没见比赛影响了友谊。至于犯罪嫌疑人,更是爱坦白不坦白,因为早就告诉他:“你有权保持沉默”。
禅宗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错。”品一品此话,真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