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2015年夏令营“《说文解字》初阶”课程简介
(2015-06-05 20:18:16)
标签:
雒诵堂国学夏令营青少年国学教育说文解字冯蒸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东汉经师许慎编撰《说文解字》一书,发明“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说,来解析汉字构形造字原理;并从9千多个汉字字形中归纳出540个部首。这540个部首是生成全部汉字的字根。认识这些部首,明白它的意思,了解其构形意图,并掌握其合成新字的规律,对识字教育和研究汉字文化大有裨益。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以《说文解字》为天下第一种书,为一切中国学问之根基。清华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经学专业及古文字专业),则将《说文解字》列为必考科目。
有鉴于此,雒诵堂特邀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冯蒸教授开设“《说文解字》初阶”课程。
冯蒸教授精研文字音韵之学,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长达数十年,授课风格深入浅出,颇受好评。冯老师自2015年春学期始,为雒诵堂初地班同学讲授文字音韵学初阶课程,要求具体到位,于说文部首,要求诸生做到三点:1,知道每个部首的解释,不但要记住说文的解释,也要记住冯老师介绍的现代文字学解释;2,会写说文540部首,楷书、篆书都要会写;3,记住每个部首的读音。冯老师说文课,强调实践性,重视动手能力,每课要求诸生用《说文解字》查若干字,要求写出部首、释义、字形结构、六书,并注明页码。冯老师讲说文,颇能照顾低年级小同学的理解能力,力求通俗,譬如说“一”是一根小木棍,“三”是三根小木棍,“示”是石头牌位,“王”是大斧子,“屮”是一颗小草,“艸”是两颗小草,“茻”是草丛,“蓐”是手拿小铲子除草(从寸从辰从艸),“釆”是野兽的脚掌印……冯老师上课举例极重代表性,譬如以楷书“暴”字为例,说明同一个隶定之后的字形,可能对应两个篆书字形(
为使更多青少年学子受益,得语言文字学大家亲炙,雒诵堂定于2015年8月中旬推出为期10天的“《说文解字》初阶”课程,由冯蒸教授为诸生精讲说文部首及常用字。此课程,适宜于8岁以上的中小学生,亦适宜于成人,尤其适宜于拟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材生。
课程:《说文解字》初阶
主讲:冯蒸教授
授课时间: 8月10日至8月21日(8月15日周六、8月16日周日休息)上午9点至12点
教材:《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小字缩印本一册;大字影印本上下二册。)
讲义:《<</SPAN>说文>部首今读新订》,冯蒸编
参考书目:
万献初《<</SPAN>说文>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黄天树《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
课程考核要求:
1、背诵并默写许慎六书定义;
2、背诵并默写(篆书、楷书)说文540部首;
3、讲解说文540部首(释义,用六书理论分析字形);
4、讲解常用字(释义,用六书理论分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