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檀氏新修宗谱序
(2014-12-09 15:42:06)
标签:
文化家谱序花山檀氏宗谱檀作文檀姓 |
分类: 春明语业 |
国有国史,家有家谱。家谱之意义,在敬宗收族。敬宗收族,须知家族姓氏之来历及历代迁徙之大概。花山檀氏老谱言必称“瑕丘郡”,族中长老又常言“姜檀一家”,乃因《姓谱》云“齐公族有食采于瑕丘檀城,因以为氏。” 檀氏郡望瑕丘,瑕丘乃汉代县名,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檀氏出于齐国公族,齐乃姜太公封国,是以有“姜檀一家”之说。然檀氏得姓,并非始于东周。《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明言檀伯达为西周初年封建之诸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享有“西周第一青铜器”美誉之利簋,因其铭文明载武王克商事而为举世瞩目,铭文末句云“用作檀公宝尊彝”。利簋别称“檀公簋”,实乃右史檀利参与克商有功,以所赐金而制祭其先人檀公之宝器。檀氏得姓,早于武王克商,距今已三千余年矣。
先秦时期,檀氏先贤,齐有檀子,鲁有檀弓。檀子为齐国南城之守,檀弓以知礼闻名。檀氏宗祠号“集礼堂”,乃因《礼记》有《檀弓》篇之故。古注云:“名曰《檀弓》者,以其记人善于礼,故著姓名以显之。”檀弓集礼之大成,吾族以为骄傲,故名宗祠 “集礼堂”。花山檀氏宗祠(已毁)有联曰“长城世泽,太尉家声”,则为纪念吾族先人之功名最显者道济公。道济公为刘宋开国大将,官至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爵封司空,因功高震主,为朝廷冤杀。道济公怒斥朝廷“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后人遂以“长城”喻指道济公。道济公之二兄韶公、祗公,亦为刘宋开国名将。《宋书》云道济公兄弟系“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高平金乡,即今山东济宁市金乡县(今金乡县卜集乡尚有檀庄)。京口,即今江苏镇江。檀氏世居山东高平,西晋末年,避五胡之乱,遂迁居江苏镇江。埠头老谱云道济公后人自金陵迁居开封,至唐末避黄巢之乱,始迁居建邑桃源(今东至县桃园乡)埠头村。然因事湮年远,其间世系难以确考,老谱所载又与正史每不相符,吾人于此当持阙疑之态度。
吾族定居建邑(今东至县),已逾一千一百年矣。花山旧谱有《源流图考世系》(所据当为埠头老谱),所记一世祖为宾公,宾公长子固公登北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第,东至檀氏世系之记载,盖一千年未尝中断矣。
花山檀氏一世祖为明七公,明七公本名寿七,为世容公三子。花山旧谱具载明七公自建邑西参(今东至县尧渡镇西村)徙居彭邑七凤山(今东至县香隅七峰),阅二传,孟远公自彭邑七凤山徙居东流花山。孟远公孙彦益公为明成化岁贡,据此可推:檀氏世居花山,近六百年矣;明七公自建邑西参徙居彭邑七凤山,当在元明之际。
徙居花山以来之世系,《花山檀氏宗谱》所载甚明。花山檀氏既出自埠头,自宾公至明七公之世系,据老谱可确考者,尚有十三世。其世系如下:
【第一世】宾公(字君用,行徽五,唐侍御史俊公裔。生子二:固,信。)——【第二世】信公(宾公次子,字汝实,号子和,行瑞三。生子五:宗益、宗孟、宗杰、宗元、宗哲。)——【第三世】宗益公(信公长子。生子三:伸、仲、倬。)——【第四世】倬公(宗益公三子,字明可,号显源,别号森然。公登宋大观三年贾安宅榜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修国史、给事中、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提举西宫嵩山崇福宫。生子三:师艮、师震、师巽。)——【第五世】师震公(倬公次子。生子一:应芳。)——【第六世】应芳公(师震公子,字敬仰。生子一:本立。)——【第七世】本立公(应芳公子。生子一:正十三。)——【第八世】正十三公(本立公子。生子二:千十九、千二十。)——【第九世】千二十公(正十三公次子。生子一:成。)——【第十世】成公(千二十公子,行俊一。生子三:智芳、万四、万五。)——【十一世】智芳公(成公长子,行万三。生子三:德容、胜二、世容。)——【十二世】世容公(智芳公三子。生子三:寿二、寿三、寿七。)——【十三世】寿七公(世容公三子。即明七公,由建邑西参迁彭邑七凤山,为花山一世祖。)
既知祖先得姓之由来及远祖迁徙之大概,又知近祖以来历代之世系;我花山檀氏后人对历代宗谱修订之历史,亦当略有所知。花山檀氏,今为五组(村里、六老、四房、三房、月下),旧分四房,传世宗谱为四房合修。合修宗谱始于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同治七年(戊辰,1868)、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曾先后三次递修,谨遵三十年一修之惯例。道光十六年至民国十五年,凡九十年间,花山檀氏共修宗谱4次,每次重修,皆属递修性质,大抵爰取旧谱重为增订,信者征之、漏者补之、讹者正之、疑者阙之。
民国十五年迄今,又近九十年矣,花山檀氏宗谱则未曾一修。数典忘祖,乃二十世纪之时代风气,固非花山檀氏一姓之罪也。今日传统复兴,各地热衷修谱,香隅一带世居大姓多已新修宗谱,花山檀氏族中菊元、正海诸长老有感于此,乃振臂高呼新修宗谱,举族之人莫不响应,遂选举修谱理事会,敛费开局,聘请谱师,襄成盛事。
民国十五年所修之《花山檀氏宗谱》,凡五部,今存其二(四房、月下二组各存一部)。因有老谱可据,故此次修谱工作一分为二:一曰复制旧谱,二曰递修新谱。老谱启派以上之世系,信息完整,无须增补,故径直复制保存。近九十年未曾递修宗谱,人丁变化不知凡几,自须大量增补信息。凡见在人丁,一一登记上谱;九十年来亡故之信息,亦须一一增补。此二部分内容,不得不另起炉灶,故用电脑录入新排。此虽不得已之策,亦可谓有创有守。
小子弱冠之年负笈游于四方,为异乡之客二十年矣。今年春,接家大人信,云族中新修宗谱,理事会责予尽绵薄之力,予乃于五一假期欣欣然归,侍族中诸长老同展旧谱,按图索骥,至西村、桃园寻根,始于吾族之由来及昔日人文之盛略有所知。今新谱将梓,理事会命序于予,予不敢辞,乃率尔搦管,爰书其概,以志欢欣。
时维公元2014年岁次甲午阳月中浣之吉
裔孙 作文熏沐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