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甲午秋学期教学手记9·初地班
(2014-11-29 15:53:50)
标签:
育儿雒诵堂教学手记少儿国学檀作文声律启蒙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有一位同学暂时退出,其他同学皆按时到教室。安排曾布负责签到,曾布欣赏领命。曾布自上小学以来成熟许多,最近担任雒诵堂日课助教,表现不俗;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要安排他帮助做一些事。
论语过堂,共抽5支签,分别抽中彤彤、雅琳、星月、文瑜和宣辰。四位女生都是从《乡党》篇第一个字背到最后一个字,男生则只背诵了上次课教的一小段。彤彤第一个背,有些字音和章节和大家处理的不一样。彤彤背完,我专门做了解释。告诉大家有些字两读,彤彤取的是另一音(“食饐而餲”之“餲”,彤彤读e4,而未读ai4. 从朱注,当读ai4;而我们用的集解本,注了两个音,其实另一音读入声。)。有些章节,不同版本不一样,彤彤取的是另一本(彤彤诵“没阶趋进翼如也”,石经本皆作“趋进”,朱子本无“进”字)。跟大家强调,别的同学背书的时候,必须保持沉默。如果发现别的同学背错了,请在该同学背完书之后再指出来,而不要背的时候打断。雅琳背得几乎和彤彤一样好。星月的强记能力无人能比,显得异常自信,但是漏了两句。男生抽中宣城,背了上次课教的,诵书节奏掌握得颇好,但个别字音未按朱注处理,我专门点了一下。最后一个抽中的是文瑜,诵得实在漂亮,不轻不徐,从容大器,大家听得也痴迷,雅雀无声。文瑜诵完,我说文瑜比老师诵得还要好,论语调的虽然是我传的,但我受方言影响,读不出后鼻音和卷舌音,文瑜的口音比我标准许多,等以后雒诵堂出注音本,我会请文瑜专门录一个音频,作为雒诵堂诵读标准本。表扬之后,也告诉文瑜“揖”“出”二字是入声字,诵的时候,宜短不宜长。雒诵堂初地班这学期来了不少新同学,女同学几乎个个是超级学霸,男同学则似乎有些过于淡泊。五个同学过堂,四位女生背的《乡党》全篇,费时颇多。过堂完毕,有些男生随口说过堂占了40分钟。我说哪怕占用一整节课的时间,过堂的环节也必不可少。凡是学问一整篇《论语》,过堂的时间都很长。过堂是雒诵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威慑力巨大。若有抵触,径退可也。
新讲《先进》篇,只讲了两章。重点讲孔门“先进”“后进”“四科”“十哲”四个专门提法。
《声律启蒙》时段,大家照例欢快,要求用起哄的方式过堂,我也应允,回讲效果也不错。五言句练习,依旧是女生准备了许多答案,彤彤尤多。
新教《声律启蒙》“下平九青”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渔火对禅扄”,家长们拿的本子多作“灯”,而我提供的本子作“扄”,曾布等提出疑问。我说此不必疑,“灯”在下平十蒸韵,“扄”在下平九青韵,自然是“扄”优于“灯”。“倦绣佳人”,雒诵堂打印本作“绣倦佳人”佳人,我跟大家说这是一时疏忽,我没有校过来,请大家改一下。这在文献学上,有一个专门说法,叫“倒文”。有人质疑,我说此次亦不必疑。一则,“倦绣”对“吮豪”,都是动词加名词,动宾结构;二则,上平八齐“佳人倦绣”对“公子追欢”,“倦绣”不是第一次在《声律启蒙》里出现。
答问阶段。
第一段提问,集中在“龟曳尾”、“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三个典故,为诸生讲《庄子》《晋书》及《楚辞》典故。语词部分,提醒大家,“倦绣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二句,“吮毫”是形容画者之思貌,“倦绣”是佳人慵乏之缘故。诸生问罢,我有问“释典对仙经”一句中的“释典”“仙经”各是什么,诸生沉吟半晌,被陪读的家长抢答了。我提醒家长诸君,以后当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切不可剥夺小朋友思考的机会。雒诵堂初级班教学,重启发诱导,我随时提问追问,是为了引导诸生思考,若诸生思考了还答不出,我会针对性给以讲解。家长诸君旁听过于投入,往往忘了自己的陪读身份,抢答问题,便是破坏了我们的教学环节。若以后还出现这种情况,我可能会采取措施,谢绝家长旁听。
第二段提问,集中在“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四句,为诸生讲晋代孙绰做天台赋、张载写剑阁铭,汉代苏武鸿雁传书、晋代车胤囊萤夜读哦故事,后两个故事,诸生其实略知。彤彤问语词“佩紫”、“纡青”,余告之曰青紫指所佩官印之绶带颜色。
答问结束,离放学尚有十五分钟,乃令诸生抽签,吟今日所学《声律启蒙》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