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癸巳春学期教学手记14(初天班,)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2013-06-22 21:41:02)
标签:

少年国学

雒诵堂

檀作文

中庸

诗词写作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润墨本周生日,子琳下周生日。送润墨一本《甘棠集》,送子琳一本宋刊陶潜集,作为生日礼物。

上课前,继续交待暑期任务。要求每个人回去整理自己的诗集,将各自的雒诵堂作业做成电子本,再由一人负责主编,希望下学期能推出《雒诵》创刊号。阅读方面,进一步给每个人落实任务。男生凡未曾读过《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的,必须读;凡已读此二书的,读《三国志》或《史记》。初天班的课外阅读读物是《资治通鉴》和前四史。女生若对历史缺乏兴趣,未曾读过《红楼梦》的,先读此书;已读此书的,可读《世说新语》、《聊斋志异》,或选读某家诗词集。

第一节课学《中庸》,讲读二十六章后半段。字面文意疏通甚易。我跟孩子们说读此段,宜学习古人文法。写文章,不宜滥用长句。翻译过来的文字,偏学术性的,一般多长句。中国古文,偏好短句。但短句多,易碎。故短句之间,文气不可断。几个短句,联成长句,方好。先秦儒家,孟子也好,荀子也好,礼记也好,皆爱用排比句。几个长句,排比照应,构成句群段乱,方有气势。

第二节课读《雒诵堂选唐诗》。新教四首。其中之一是温庭筠《三月雪》。讲了温八叉、温鬼头、三十六等八卦典故。我又说风花雪月等字,是上好诗料。宋人有九僧者,好用此等字。恰好在坐九人,闻此大笑。用半坡村唐诗酒令抽签吟诗。一轮不过瘾,又抽一轮。

第三节课写诗。美仑自选题目,余人用诗牌雅戏。皆能在规定时间内成诗。美仑选七绝,过于喜爱美丽的辞藻,我跟她说,要懂得割舍,尽量多用几个虚字。跟嘉宣,我也说了同样的话。子琳近期的诗,基本能意在词先,浑成方面大有进步。志诚、景琦两位,进步也很大。珂维上次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今日则如有神助,诗极飘逸。我跟珂维说,你是大才,只是要沉着,要认真。润墨写了两两对仗的五绝,我说诗须流动,若四句用两个对偶,则有一个至少应是流水对。拉体验课程的雯琪,语感颇好。雯琪第一次来,颇内向。她妈妈说她觉得有压力,不认识繁体字,前面的课,基本听不懂。我说这很正常。这个班,《中庸》都读到第二十六段了,一个插班生,以前又没念过《中庸》,自然是如听天书。从雯琪写诗的语感来看,这孩子很有灵性,可以跟雒诵堂最高水平的初天班。虽然初地班的课程,雯琪不会有任何压力。但初天班是雒诵堂的典范,风气虽自由散漫,但班上半数同学是读书种子,敏而好学,且班级风气极好,同学之间亲密融洽。若能随雒诵堂初天班读书,必能收潜移默化之益。

姥爷说珂维已经在读《三国志》,难度很大,看不明白的地方,珂维就用《三国演义》来对,我说这个方法很好。子彧问我,没读《三国志》的,是否一定先读《三国志》?我说你在读什么?他说在读《史记》。我说那当然先把《史记》读完再说。我问子彧读《史记》有无困难,子彧说东周部分,山川地名,有时候比较糊涂。我说不打紧,先通读一遍就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