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讲读班壬辰秋学期教学手记10

(2012-11-24 22:49:28)
标签:

雒诵堂

檀作文

少年国学

中庸

古文观止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2年11月24日星期六

 

子琳、美仑、小兵、景琦、志诚到得比较早。但是他们都忘了我上次课说过要过堂的事。我说等子彧或嘉宣任何一位到了,就开始过堂。六点十分,子彧推门进来,嘉宣紧跟其后。孩子们都抱怨他们两位到得太早,说还没背会呢。我说开始过堂吧。美仑、小兵喊不要啊。我说那就《中庸》和《原道》分开来过堂。小兵说,《原道》过堂,长幼有序,《中庸》过堂,反过来。

 

《中庸》过堂。大家都会背第一章。子琳背得最熟,字音也最讲究。我说子琳之所以是雒诵堂首座弟子,还有道理吧的吧。子琳说我把书忘在家里了,在学校住宿5天都没背,今天才背的。

新讲了第二章到第五章。都很短,大家读得兴高彩烈。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我说是《论语》的原文,只多了一个“能”字。子琳子彧居然说不记得。这《论语》也真忘得差不多了。

 

《原道》过堂,以美仑为首,拼命喊不会。我说会背第一段的,先过堂吧。美仑和小兵两个,过了第一段。子琳、子彧过了前两段。我说《中庸》和《原道》,子琳、子彧以前也没选过,跟大家在一个起点,为什么他们两个就能背,而其他人不会背呢?还是下功夫跟不下功夫的区别啊。

《原道》,又新讲了两段。让孩子们一人疏通一句,搞不定的地方,我再讲。美仑说不明白啥是“湮郁”、啥是“怠倦”,我说,一听《原道》要过堂,你就很郁闷,不停地抱怨《古文观止》难读、《原道》坑爹,这就叫“湮郁”,你不爱背《原道》,一背就觉得累,这就是“怠倦”,“倦”是疲倦,是累,“怠”是怠慢、松懈。轮到志诚讲“为之刑以锄其强梗”,志诚说“像美仑那样强梗的”,我说美仑不是“湮郁”和“怠倦”么?志诚说她老欺负我。大家狂笑。“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我说可以译作“天呐!他这样也真是不过脑子啊!”孩子们大笑,纷纷用这一句式造句,说“天呐!他这样也真是脑子进水啊!”“天呐!他这样也真是脑残啊!”我也乐了。

看来一个小时,至多只能讲两段《原道》。读完《原道》,至少要花四周时间。讲读《古文观止》,真是不容乐观。好在我们不追求进度。

 

剩了五十分钟给大家写诗。

先宣布从下周开始,雒诵堂将搬到紫竹桥西华澳中心1号楼20A新教室上课。宣布之后,很自然地有了晚上的题目——“别澄碧山房”。不写诗的,分咏或者四唱。要求大家30分钟之内完成初稿。讲读班四大金刚子琳、子彧、嘉宣、美仑都在限定时间内搞定。嘉宣20分钟完稿,用错一个入声字。子琳也用错一个。美仑有一句孤平。作业都被打回去,重改。子彧依旧是一次性通过。小兵四唱成功。志诚和景琦的分咏差三个字,我让他们回去好好想,下次课拿给我看。

 

附录作业如下:

同题诗:别澄碧山房

 

嘉宣:

山房澄碧映杨柳,落叶轻飘万点飞。百草芳菲星斗转,寒风冷月几时归。

 

子彧:

轩外蟾华冷,秋阑碧水寒。明年风暖日,阶下看春澜。

 

子琳:

竹影横斜窗外月,一阶秋叶笼寒烟。何时复坐苔矶冷,细数飞红落锦笺。(笼字平声,还是三平了。)

 

美仑:

残星几点竹盈窗。俊彩拂帘疏影茫。何日相逢澄碧院,莫疑亭畔笛声凉。

 

小兵:月冰四唱

空中明月何时亮,湖岸薄冰几片明。

 

景琦补交上次作业

分咏雪香

寒霜冷月飞花静,碧篆红梅白雪飘。

石花四唱

树旁玉石经风雨,湖上飞花伴月光。

 

 

这次的诗,大家都写得很快,也写得很好。或许还是因为更有感情的缘故。毕竟在澄碧山房上了这么多天课,这么好的环境,实在难觅。子琳这次的诗尤其漂亮。以前总是第四句压不住,这次是一句比一句强,真是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