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课程讲读班壬辰秋学期教学手记05
(2012-10-20 23:55:19)
标签:
少年国学檀作文雒诵堂大学诗词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
第一节课读《大学》。齐诵一遍。疏通最后一章,讲了一半左右。依旧是每人讲一章。景琦和小兵年纪小一些,信心不足,我便鼓励他们用组词的方法,将文言的单字换成现代汉语的两个字组成的词。普遍问题还是出在引《诗》上。我让大家尝试翻译的时候,先将引《诗》部分忽略,只译其他文字。然后我再给大家讲解引《诗》部分。“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我特意问孩子们这数句是说什么?大家讨论了半天,子琳最后说,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我说:对啊!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好的注脚。
第二节课读《千家诗》。学了五首七律:戴复古《月夜舟中》、赵嘏《长安秋望》、杜甫《新秋》、李朴《中秋》、杜甫《九日蓝田会饮》。因为这几首都是写秋天的,所以格外提醒大家注意唐宋诗人是如何表现秋天的,秋天的典型意象是什么?杜甫《九日蓝田会饮》一篇,美仑说“羞将短发还吹帽”没文化,子誉说“醉把茱萸仔细看”没文化,子琳说吹帽是孟嘉的典故哦,我说这两句可不能叫没文化,这两句都是切“九日”之题,孟嘉吹帽是九日典故,茱萸是九日习俗,写九日诗,这都是避不开的诗料。学完五篇之后,让孩子们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吟出来。嘉宣、志诚选杜甫《新秋》,子琳选杜甫《九日蓝田会饮》,子彧、景琦选赵嘏《长安秋望》,美仑、子誉、小兵选戴复古《月夜舟中》。我让孩子们猜我最喜欢哪篇,居然都没猜到,我说我也最喜欢赵嘏《长安秋望》,因为浑成、因为镜阔。我又让孩子们猜我最喜欢今天学的诗的哪一联,多数猜“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不知道是不是笑我剃小平头的缘故,我说是“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留了50分钟写诗。有两个棒棒糖做奖励。诗和诗钟的第一名,都奖棒棒糖。子誉要写诗钟,小兵强烈抗议。美仑也要写诗钟,小兵都急了。我说你们两个唯美派的有点儿出息好不好,难不成要跟小兵争诗钟的棒棒糖啊。诗的题目是秋。诗钟的题目是“菊星”四唱。最后,诗钟的棒棒糖归了景琦。小兵也写了,但我说不如景琦写的哦,她便不肯交作业。志诚是第一次完成诗钟作业,蛮有成就感。诗的棒棒糖,大家评给了子彧。子彧读了一下大家的诗,说今天太惭愧了,觉得大家写得都好,嘉宣写得尤其好。既然大家写得都差不多,棒棒糖还是给小兵吧。
附诗/诗钟作业于下:
嘉宣:中秋(十四寒)
遥叹月圆白玉盘。云衢千里晚风寒。满天光影银河落,碧落星辰携手看。
子琳:秋(四支)
一揽清风便入诗。流光但借不须疑。半池冷月邀花影,谁念东篱把酒时。
子彧:秋夜
残云暮色中。霜染万枫红。叶落知秋早,飘零随晚风。(按:二句原作“霜染万林红”,末句原作“菊残伴晚风”。)
美仑:新秋
虚空小苑霜花碎,月浸窗纱孤雁飞。寂寞幽人欹石枕,星辰寥落叹红稀。
子誉:清明(十一真)
血鹃悲啭伴魂去,白蝶哀飞倾腑呻。又到清明上冢日,黎民追悼忆佳亲。(按:第二句的押韵字,没用好。)
志诚:“菊星四唱”
路边残菊无人见,天上坠星各地闻。
景琦:“菊星四唱”
寂寥野菊梧桐落,萧瑟残星月影摇。
《大学》还剩最后半章没讲,《千家诗》也快念完了。我跟孩子们说,马上就要总过堂了。《大学》一定要会背。《千家诗》要比谁背得多。这学期的《千家诗》,读得太快,估计大家会背得不多。
另外跟景琦和志诚布置了课后作业,每周要背一篇《声律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