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标签:
转载 |
感谢胡老师记录的宝贵资料。
下边整理了格玥与辰辰所作诗、对,格玥自小生活于大自然,爱看科学、各类动物,她的感觉非常直观,写诗也如此直接。辰辰想当历史学家,爱看历史,看似虎头虎脑,黄医生一见辰辰笑道:这孩子长得多实在,一门墩似的。但辰辰心思细腻,大器晚成之态,从诗中可见。
格玥,“雨花四唱”
清晨落雨鸭儿唱,枫树摇花柳叶飘。
格玥:分咏鸭·莲花
棕黄小鸭游湖上,淡粉莲花开四方。
格玥:影香四唱
芍药花香麻雀跳,芙蓉绿影鱼儿游。
格玥: 《咏莲》
莲叶接天碧,何花未绽开。 胭脂数点影,粉淡远香来。
格玥:《咏竹》
新生淡绿脆,四季竹容乌。黄莺飞竹上,小唱日将晡。(评:折腰。后两句不错,是精心捕捉的镜头。格玥比小兵强的地方,在于捕捉镜头。)
格玥: 《咏琴 》
棕灰悦耳美音亮,麻雀叽喳杨柳飘。远处细声从屋出,轻风拂叶竹林摇。
格玥: 《游荷花渡 》
粉淡玉盘里,小珠落叶盆。水清见碧绿,前路遇双鸳。(评:又是盘,又是盆的,有些乱哦。)
格玥: 《离别》
书屋课程止,众人出小楼。竹林相送罢,不舍再回头。(评:后两句好。)
仕辰,“花雨四唱”
袅袅红花环绿水,绵绵细雨绕青山。
仕辰:分咏鸭·莲花
忽然白玉生池上,依旧黄毛立岸旁
仕辰:影香四唱
满径花香入琐闼,盈窗竹影映门扉。
仕辰:《咏莲》
忽然白玉升池上,一朵碧云捧暗香。夏日宜观花正好,不知红艳为谁狂。
仕辰:《咏竹》
翠掩门扉遍地生。夏蛩月夜向天鸣。不闻风雨来窗外,绿竹萧萧万晴。(评:原作“不闻”作“只闻”,第四句作“绿竹稀疏一抹平”,我说风雨与明月冲犯,且夜晚恐怕视觉不明,建议从听觉来写。)
仕辰:咏扇
轻风小扇织花满,夏日炎炎风自通。只恐东风来得早,不需折扇送清风。
仕辰:《离别》
萧萧竹院微风荡,正是人们送别时。挥泪而离竹院去,不知何月再相随。(评:建议“人们”换成“人间”,“何月”换成“何日”,尽量用成词。)
十天一晃而过,我原计划从北京直去六盘水,随周祖庠老师学习音韵学,但临时得知家中有事,很遗憾又拖着一大堆行李回惠州,也正好抽出时间为孩子们连续上八天课。
我们上课在紫竹院之内,很感谢檀老师费尽心思为孩子们选择如此诗情画意之地,孩子们下午作诗之时,便走出课室,于竹前,花边,廊内、渡旁,寻找灵感
课室之内,如此生动香艳
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写诗之灵感,结果造成很多诗类同。。。。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坐位先到先得,为了离老师更近一些,我们基本是最早到课室,等老师开门之时,在院内练练功,吟吟诗与经。。。。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孩子们下课,与老太太们锻练身体去了。。。。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公园内有操琴之人,身前有位河南的小姑娘正有声有色地和着琴声表演着,
后一篇:崔东壁自述儿时读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