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2012-07-22 23:26:50)
标签:

转载


感谢胡老师记录的宝贵资料。
原文地址:北京雒诵堂访学记作者:格玥儿
   端午至北京,随首师大檀作文老师学习,课程十天,安排为《论语》训估,《声律启蒙》及诗、对。
   
   海外及国内约十个孩子全天上课,我做为旁听,感受檀老师如何给孩子们创造作对写诗的氛围,如何让孩子学会查找工具书及从所背诗文中去模仿,让孩子的心去感受并发现何为真、何为雅、何为美。
  课程最大收获便是证实从前私塾为何半年一年孩子们便可作对写诗,如何学以致用,格玥与仕辰正是通过吟诵,格律与韵有一定基础,写诗解经很快上路,而解经课程之时,檀老师是读经易慢不易快。因这些孩子都把《论语》背过,至少也是熟悉的,所以每天《论语》课中是吟诵一遍,让每个孩子译句,不懂之处主动提问,再逐字训估,此法培养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
 
  读经是快乐的,不是机械的复读机,如何快乐,就如我们学白话文,学了汉字,发现能阅读不同的故事文章,读了便能说并写出自己内心的故事,学以致用,用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便促动孩子再去读古文。。。背下是最重要的,如存钱,要先存,但不能只会存钱不学花钱。。。。。 

   我给孩子们之前边读边解是结合以生活疏通文意,现在看来低估孩子们了,十岁的孩子可训估。格玥几个孩子在读的过程中便自动用文言写日记,觉得是种乐趣,也促动她们去读《世说新语》之类文言故事。

   不读诗,无以言,孩子在读诗写诗的过程,遣词用句之时,慢慢的,心感于物而动,发乎情,止乎礼。
   
   檀老师说:念《声律启蒙》,一是明韵部,二是知对偶,三是明典故,四是学辞藻。典故,倒不用急着讲,提一下,回头让孩子们自己读就可以。美丽的辞藻,却是一定要活学活用的。人在一定的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对美丽的辞藻往往痴迷。正宜顺势而为,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 

下边整理了格玥与辰辰所作诗、对,格玥自小生活于大自然,爱看科学、各类动物,她的感觉非常直观,写诗也如此直接。辰辰想当历史学家,爱看历史,看似虎头虎脑,黄医生一见辰辰笑道:这孩子长得多实在,一门墩似的。但辰辰心思细腻,大器晚成之态,从诗中可见。

格玥,“雨花四唱”    清晨落雨鸭儿唱,枫树摇花柳叶飘。
格玥:分咏鸭·莲花    棕黄小鸭游湖上,淡粉莲花开四方。
格玥:影香四唱        芍药花香麻雀跳,芙蓉绿影鱼儿游。
格玥: 《咏莲》       莲叶接天碧,何花未绽开。 胭脂数点影,粉淡远香来。
格玥:《咏竹》       新生淡绿脆,四季竹容乌。黄莺飞竹上,小唱日将晡。(评:折腰。后两句不错,是精心捕捉的镜头。格玥比小兵强的地方,在于捕捉镜头。)
格玥: 《咏琴 》       棕灰悦耳美音亮,麻雀叽喳杨柳飘。远处细声从屋出,轻风拂叶竹林摇。
格玥: 《游荷花渡 》   粉淡玉盘里,小珠落叶盆。水清见碧绿,前路遇双鸳。(评:又是盘,又是盆的,有些乱哦。)
格玥:  《离别》         书屋课程止,众人出小楼。竹林相送罢,不舍再回头。(评:后两句好。)


仕辰,“花雨四唱”    袅袅红花环绿水,绵绵细雨绕青山。
仕辰:分咏鸭·莲花    忽然白玉生池上,依旧黄毛立岸旁
仕辰:影香四唱        满径花香入琐闼,盈窗竹影映门扉。
仕辰:《咏莲》        忽然白玉升池上,一朵碧云捧暗香。夏日宜观花正好,不知红艳为谁狂。
仕辰:《咏竹》    翠掩门扉遍地生。夏蛩月夜向天鸣。不闻风雨来窗外,绿竹萧萧万晴。(评:原作“不闻”作“只闻”,第四句作“绿竹稀疏一抹平”,我说风雨与明月冲犯,且夜晚恐怕视觉不明,建议从听觉来写。)
仕辰:咏扇           轻风小扇织花满,夏日炎炎风自通。只恐东风来得早,不需折扇送清风。
仕辰:《离别》      萧萧竹院微风荡,正是人们送别时。挥泪而离竹院去,不知何月再相随。(评:建议“人们”换成“人间”,“何月”换成“何日”,尽量用成词。)


十天一晃而过,我原计划从北京直去六盘水,随周祖庠老师学习音韵学,但临时得知家中有事,很遗憾又拖着一大堆行李回惠州,也正好抽出时间为孩子们连续上八天课。


我们上课在紫竹院之内,很感谢檀老师费尽心思为孩子们选择如此诗情画意之地,孩子们下午作诗之时,便走出课室,于竹前,花边,廊内、渡旁,寻找灵感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课室之内,如此生动香艳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写诗之灵感,结果造成很多诗类同。。。。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坐位先到先得,为了离老师更近一些,我们基本是最早到课室,等老师开门之时,在院内练练功,吟吟诗与经。。。。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孩子们下课,与老太太们锻练身体去了。。。。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公园内有操琴之人,身前有位河南的小姑娘正有声有色地和着琴声表演着, 正是格玥小时唱过的河南豫剧《小郎门外连声请》《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不过格玥这几年学习京剧, 豫剧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曲调,也请爷爷为格玥拉一曲,到底是没复习,神态虽不如小时,但还是好玩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游园之时,檀老师对园内一花一石,一草一木了若指掌,我们汗颜啊,很多叫不上名,道是要去植物园恶补植物知识。边游边对对联,四象对。。。三才、三光。。。。。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美丽的荷花渡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有位孩子吃繁体字的亏,对着壁上诗句看了半天,因无句读,需断句于韵处。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转载]北京雒诵堂访学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