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2012寒假第十四课教学手记

(2012-02-10 23:11:22)
标签:

少年国学

雒诵堂

檀作文

论语

千家诗

吟诵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2210星期五

 

奕周、雨轩、子琳、子彧、梦熹来了,泊宁小朋友也来了。泊宁坐在子琳旁边,妈妈跟泊宁说这就是雒诵堂的偶像紫琳姐姐,我们笑着说泊宁是新一代偶像。泊宁说什么是新一代偶像啊?

 

第一节课念千家诗。赫然发现已经学了20篇仄起式的五律。吟诗费时越来越长。新学了两篇五律。

綦毋潜《宿龙兴寺》诗,孩子们对诗人的姓很感兴趣。我问孩子们懂不懂“传心”“天花”“青莲喻法”的意思,子彧知道“天花”典故,我补充了两句。跟孩子们说莲花跟佛教的关系。给孩子们讲了灵鹫法会,佛祖拈花,迦叶会心一笑的故事,又讲了五祖弘忍两个徒弟神会和慧能的故事。还讲了神会和慧能的悟道诗。孩子们倒是对“首座”一词更感兴趣,说子琳是雒诵堂首座。又跟孩子们说了,孔子以颜回为衣钵传人,颜回早死。孔子临死之前,对子贡亦寄以厚望。子贡终不能弘道。反而是孔子不甚推许的曾子传道。孔门心法,不外忠恕二字,据《论语》,孔子只对子贡亲口说过,且明言其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奈何子贡悟性太差。孔子只说一句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便曰唯,知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张祜《题松汀驿》诗,“那知旧遗逸”一句,子彧问“仄平仄平仄”是不是特殊句式,我说前面我们已经遇到过一次,应该算作特殊句式。但我不赞成将“那只”的“那”读成na3。我颇怀疑这个音是晚起的。唐音,此字当读nuo2。词句格律仍是“平平仄平仄”。

 

第二节课念论语。合诵《季氏第十六》及《阳货第十七》前五章一遍。新学《阳货第十七》六章。“子张问仁于孔子”章,孩子们发现敏宽的名字出自这里。奕周把“恭则不侮”念成了“恭则不悔”,泊宁立马指出来了。雨轩念“佛肸召”章,好些字拿不准读音,泊宁一一正音,把师兄羞得无地自容。泊宁《论语》念得烂熟,拿的又是注音本,杀伤力超强。子彧跟子琳两个基本能疏通此章章义。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句不解,我说匏瓜就是葫芦,苦葫芦不能吃,只能挂在那里做样子,比喻派不上用场。孔子说这话,意思是讲我又不只是个摆设,肯定会有所作为的啊。我问孩子们佛肸是哪个国家的,回答说不知道。我说怎么不看注呢?又告诉孩子们“孔曰: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也”这条注错了,佛肸是晋国邑宰,但非赵简子家臣。赵简子伐范氏、中行氏,佛肸是范氏、中行氏一方的。“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章,子彧主译,不能肯定“其弊也贼”之“贼”何意,我说是贼于德啊。于“其蔽也绞”之“绞”亦不能确定,子琳说“直而无礼则绞”。我说这绞字,大概是说粗鲁莽撞,说话伤人吧。历代注多不注此字。此字本义,当为草绳缠绕。若从本义讲,则总是“拧”着,跟人较劲,似更贴切。“小子何莫学夫诗”章,子彧念注,说兴是“引譬连类”,我说这个兴就是起,念诗念到一定程度,可以感发情志。“子谓伯鱼”章,梦熹把“召南”的“召”念成“zhao1”,又被泊宁纠正了。孩子们不明白“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什么意思,我说你正对着一堵墙站着,还能看到远方么,还能往前走么?夭夭老师问此章和“不学诗无以言”差别何在,我说二南为正经,所言乃大道。整部诗经,则有变风变雅,有一些只能做反面教材。“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章,孩子们因为“云”是说,颇是纠结,我说这个“云”是语助词,“礼云礼云”,直接翻译成“礼啊礼啊”便好。

 

讲綦毋潜《宿龙兴寺》诗时,我说写寺庙,最好用的便是一个“香”字,还给他们讲当初香山寺旧址前有个牌楼,上面写了四个字“香云入座”,我给对了四个字。孩子们问我对的什么,我说你们何不自己对呢?于是最后一节课,他们就对对子了。还以年齿为序,把对句集中写在了一章纸上。奕周对“落叶归根”,雨轩对“鸟兽归园”,子琳对“暮雨催诗”,子彧对“桂影映窗”,梦熹对“臭鱼出门”,泊宁对“苦地出家”。奕周对得很好。

对完了,又写诗钟,分咏香和梨花。

奕周:浓烟缥缈众生往,洁白优柔万物怜。

子琳:一枝春雨柔肠断,千缕青烟禅院芬。

雨轩:青烟散去众僧见,淡白始生千圣栽。

子彧:落花似雪铺平野,腾雾如云笼众仙。

梦熹和泊宁,另外又对了几个二字对。

泊宁说明天不能来,问我什么时候再上课。又跟我说雒诵堂的点心很好吃,而且每次都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