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2011暑期第十五课教学手记

(2011-08-14 22:31:20)
标签:

少年国学

檀作文

雒诵堂

杂谈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子彧尚未出现,不知道回京了没有。亮仔没来,因为天气预报说有大雷雨,亮妈怕回不去。敏宽来得太早。据说他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来雒诵堂“读书”。因为有可以见到景琦,而且可以玩愤怒的小鸟。敏宽来得太早,看见我和夭夭老师还没吃饭。便和妈妈下楼去玩了,还深明大义地说要等景琦一起上来。

 

第一节课复习,先吟《千字文》,次吟《千家诗》,再诵《论语》,整一个小时。一再告诫大家要保护嗓子,别太用力喊。诵《论语》之《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的时候,基本只听到子琳和梦熹两个人的声音。他们两个在刻意用我的“檀调”,大概是觉得好玩吧。梦熹上过读经本,专门背过《论语》,虽然忘了不少,但重新捡起来,毕竟容易。子琳真是好记性,新近念的四篇《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课间我跟子琳提到春子妈的建议,让她假期上午在家读经四小时,子琳瞠目结舌,而后说:“我们学校留了好多英语的课外作业呢。”体制内学校的孩子,国学只能作为课外兴趣。子琳记性过人,背书不但快而且记得牢。跟我念过的《论语》《声律启蒙》《千家诗》《千字文》,她都能成诵。自己又背了200多篇杜诗。《幼学琼林》我没要求背,她也基本记得。我跟她说,今年对她的要求是背整本《论语》。

 

第二节课学《千字文》,将第十一段剩下的十几句学完了。恰逢中元节,倒是容易引导孩子们理解何为“祭祀”。给他们解释如何“稽颡再拜”,梦熹说我会啊,就趴到地上拜了;敏宽也不甘示弱,也趴在地上拜,头磕在地砖上,梆梆作响。我说人家“稽颡再拜”的时候,“悚惧恐惶”,你们连个怎么兴高采烈呢?梦熹说,我们又不是真拜。讲“笺牒简要,顾答审详”时,说就是大臣上朝在手板上写下发言提纲,他们便都动了。讲“骸垢想浴”,顺手举例,夭夭老师今天去参观王财贵读经中心了,据说那里缺水,有些小朋友写日记,说已经六天没洗澡了。恨不得在头上,帮条绷带,上头写“我要洗澡”四个大字。没文化的说“我要洗澡”;有文化的人说“骸垢想浴”。讲“驴骡犊特”的时候,我跟他们讲驴叫有四声,大文学家王粲、曹丕,还有近人启功,都是驴的铁杆粉丝。启功先生说,驴叫有四声,要学写诗,先学驴叫。于是梦熹和敏宽两个人开始学驴叫,我给他们示范了一下驴叫四声,他们学得带劲。顺便说了一下司马相如穿犊鼻裤,景琦、梦熹、敏宽,居然都穿了犊鼻裤。

 

第三节课学《论语》之《公冶长第五》,给他们讲公冶长通鸟语的故事,梦熹和敏宽就开始讨论愤怒的小鸟的语言,热火朝天,景琦也加入了,子琳说:“你们三个都是公冶长。”讲子贡“瑚琏”时,梦熹问“瑚琏”是什么,我说是用来装饭的啊。梦熹说:“饭桶啊”。我说可不是一般的饭桶,是祭祀时用的,玉做的,梦熹说:“超级饭桶啊!”大乐。

另外吟了《千家诗》七绝部分的两篇清明诗。景琦和敏宽标平仄上瘾,大概很有成就感吧。

 

敏宽跟我请假,说明天晚上要参加一个特别重要的聚会,不能缺席,因此缺一次课。

 

课间,跟梦熹的爸爸交谈。他说梦熹得学到子琳子彧那个程度,发自内心地喜欢诗词才好,这样就能自己主动学了。聊了一下开学后分班的事,家长们都希望跟着子琳子彧所在的高班学,虽然程度进度难以跟上,但他们很看重子琳子彧的榜样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