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雒诵堂少年国学2011暑期第七课教学手记

(2011-07-31 22:53:32)
标签:

少年国学

檀作文

雒诵堂

杂谈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2010年7月31日

 

 

口头禅是“对啊对啊”的可爱的春子同学去了江西。雒诵堂今天又迎来了一位小客人——格玥,跟她妈妈一起来的。格玥同学八岁,是中国小孩中极少见的收放自如型。定性很好,跟我们读了三个小时的书;又很有童心灵性。跟春子同学可以一比。格玥的妈妈真是教女有方。

 

夭夭老师今天在家,可以教孩子们吟诵调。子彧把他的手机拿来当单放机用。他的手机是厚厚的金属壳,音响效果忒好。他转了五十首诗词的吟诵在里头。课间的时候,他放音频,大家跟着一起念。氛围颇好。

 

亮坚持来了。他基本能安静半小时。跟大家一起念《千字文》,念得蛮开心。习静功课还是做不好。数呼吸,他数得太快。我让他数五遍。他还是很快数完了。我很奇怪,便问他怎么数的。他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百。”大家哄堂大笑。原来他用的是特殊进位制。

 

今天做了一个变通。头一节课全部用来温习。让大家一起念了一遍《千字文》前五段,又吟了一遍。然后分组比赛。四个男生一组,三个女生一组。男生组先开始。梦熹扯开喉咙就喊,吓得子彧他们赶紧捂耳朵。可能是受梦熹刺激,女生组吟的时候,辛夷和格玥也很卖力,尤其是辛夷,很能喊。吟完之后,子彧提议以后还是别用这种对抗方式了,说让人心脏受不了。我也说,要比谁背得更熟,而不是比谁喊得嗓门大。发现三个能嚷的都属羊,我打趣说,“你们三个哪里是属羊的啊,分明属狼!”又让他们玩了一会儿接龙,感觉第四段第五段没有前三段熟。又让大家一起将学过的五首七绝吟了一遍。让梦熹领大家齐读了《论语》的《学而第一》全篇和《为政第二》已学过的章节。以后雒诵堂的授课,第一节课都会用来温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循环滚动,期于烂熟。

 

第二节教《千字文》第六段,从“都邑华夏”至“左达承明”。此数句,生字多,讲的又都是帝都格局。先让每个人领读一遍,又让子琳带着吟了一遍。而后分组,属兔的一组,属马的一组,属羊的一组,并且叮嘱孩子们不是比嗓门大,千万别把嗓子吼哑了。梦熹说东京是日本的吧?子彧说不是。我跟孩子们说西京长安,东京洛阳,是按西周、东周,西汉、东汉的首都来说的。子彧说“背邙面洛”是依山临水,“浮渭据泾”说的却只是两条河啊。我给他们说古代建都选址,一般要有八条河,即所谓“八水绕龙城”。梦熹把“宫殿盘郁”的“郁”念成了“都”,可把大家乐坏了,大家一下子想起了我讲的“都都平仗我”的故事。“丙舍傍启”一句,我跟孩子们说旁启,就是在宫殿的围墙上随意开一个门,比如颐和园的南北如意门。讲“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时,我说右是西,左是东。孩子们很不解,说“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吗?我说这是现代地图的方位。中国古人讲究坐北朝南,实际上是前南后北,左东右西。孩子们便也懂了。

 

第三节课学《论语》。把《为政》篇剩下的部分都学完了。孩子们读一章,我串讲一章的意思。跟孩子们说了(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的读音,杨伯峻读“智”,前人不如此。(2)“施于有政”之“施”,念“yi”,去声。讲“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时,我说孔子不提倡信奉外来神佛。子彧说:莫不是说信基督是没用的,因为中国不再上帝的服务器。我与诸生闻之大乐。

 

课后,与前来雒诵堂访问的胡老师、高老师聊少儿国学教育,颇受启发。胡老师是格玥的妈妈,自己在家带孩子念国学,颇有心得。胡老师提到某些机构读经,所谓培养孩子定力,颇是扼杀儿童天性。同时感慨太缺可靠的少儿国学课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