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诵堂少年国学2011暑期第六课教学手记
(2011-07-30 23:09:01)
标签:
少年国学檀作文雒诵堂杂谈 |
分类: 雒诵堂教学手记 |
2010年7月30日
春子的妈妈要听徐建顺先生的吟诵培训课,一点钟就把她送过来了。春子对环境已相当熟悉,不再怯。妈妈给了春子一些彩纸,她和夭夭老师用这些彩纸叠飞机。其他孩子陆续来到,夭夭老师一遍教他们吟诗,特意教七绝平起式的那几首。
亮同学又来了。课前又跟我保证会乖。诵读《千字文》,表现尚可。但依旧是乖了半小时左右,又开始钻桌子底,回到座位,手也闲不住,要叠飞机。我和亮同学说,先好好念书,课间可以跟春子姐姐一起叠飞机。还问春子愿不愿意坐到亮的对面。春子很高兴地坐到了亮的对面。但亮同学还是玩他自己的。第二课,妈妈怕亮同学干扰大家,带他在厅里听我们读书。
第一节课,复习已经学过的《千字文》前四段,发现多数同学第四段不是很熟。又新教了全部第五段。分三个小段教的。两个八句,一个六句。平均念10遍左右。估计孩子们没能背下来,明天再巩固吧。
第二节课,学习《论语》。先让大家诵读已经学过的部分。又教了六章新的内容。子彧说他们已经看完了《为政》的注,多数能看懂,我笑着说他已经达到中文系研究生的水平。辛夷居然也会念繁体竖排的古书了。我怕她不行,让她换旧体的,她不干。居然连“人焉廋哉”都会念。显然是课前预习过了。讲“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时,特别提醒孩子们注意《论语》的对偶句式。
第三节课,复习已经学过的四首七绝,新教了王安石的《春夜》。子琳、子彧对我的诵法,倒是掌握得很好。
因为今天《千字文》教得内容量大,课间多留了点儿时间让孩子们玩。孩子们在一起念书,其实课间的交流也很重要。交流越多,彼此之间认同感越大,对学堂的归属感也越高。优秀的孩子在一起,相互帮助很大。子琳教大家叠千纸鹤,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春子很大方,把她的彩纸贡献出来给大家分享。亮很喜欢子琳的千纸鹤,央子琳叠了两个,欢天喜地地拿走,很诚恳地跟子琳说“谢谢姐姐”。
春子的妈妈五点半以后才到,孩子们走了,春子一个人留在雒诵堂玩。Punker兄来访,我们聊天,春子在一边玩,时不时跟我们说一些话。Punker兄说春子这孩子真不错,很有自主精神,思想也很自由。同年龄的中国孩子,往往不是被教呆了,没有活力;就是被宠坏了,太过放纵。